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属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白浅易懂的的文言文叙述了东汉末年蜀国、魏国、吴国的建立和灭亡。《三国演义》中很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世代为百姓口耳相传,形成多个版本,被拍成电影、电视、动画,制作成电子游戏和棋类等。《三国演义》通过描写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使之成为中国最脍炙人口的小说。对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对《三国演义》中的语言运用、人物刻画、战争描写、文本结构、虚实的写作手法等诸多方面来解析《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艺术成就。关键词:《三国演义》、解析、艺术成就2目录中文摘要………………………………………………………………………………1目录…………………………………………………………………………………2一、绪论………………………………………………………………………………3二、语言运用的浅白…………………………………………………………………4三、人物形象的塑造…………………………………………………………………5四、战争特点的雕刻…………………………………………………………………5五、结构严谨的叙述…………………………………………………………………5六、史实虚构的衔接…………………………………………………………………5七、《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7参考文献……………………………………………………………………………10后记……………………………………………………………………………113一、绪论《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文学写作的启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很多学者倾毕生精力研究《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但对其艺术成就没有总结和概括。《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艺术成就在哪里?为什么会对中国文学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其他学者的论文浅谈一下《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首先,《三国演义》写作的语言运用。《三国演义》是取材于民间说书人的表演形式用白浅的文言文书写。平白如话,通俗易懂,容易被民间的各个层次的人所接受。这也奠定了《三国演义》流传范围之广,民众易于接受的基本条件。其次,《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很高的造诣。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睿智,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等等,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刻画的栩栩如生。第三,《三国演义》是以各诸侯间的战争为写作主线的,能把几百次战争写的各有特色是《三国演义》的重要艺术成就。第四,《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但人们往往以为《三国演义》就是历史,书中把民间杜撰、传说都非常巧妙融入著作,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第五,全书一百二十回,洋洋洒洒写了一百年的历史,却天衣无缝。可谓结构宏大,叙述严谨。以上的艺术成就也成就了《三国演义》这部著作的辉煌成就。二、语言运用的浅白《三国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白夹杂的语言,正所谓“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典范。这样的写法对本书的传承有着莫大的力量,《三国演义》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和小说的易读易懂是分不开的。《三国演义》之所以采用这种浅近的白话,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作为历史演义小说,作者常常需要直接从史书中引用史料,如果用纯粹的白话,两者就难以谐调。二是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带些文言的成分,容易给读者形成一种历史感。同时,这种文言还需要浅近,自然主要是因为毕竟是演绎历史,如果用艰深的正史中的文言,不利于普通读者的接受。《三国演义》既吸收了史志文言的精华,又受讲史话本通俗化的影响,半文半白,既利于营造历史气氛,又能使读者“易观易入”,雅俗共赏。《三国演义》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这是由于小说从讲史而来,叙述往往以简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有力,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三国演义》语言以开始注意个性化。如曹操的出言吐语,无不含诈;孔明的言谈声貌,处处有智;张飞的语气口吻,逼现出豪气;关羽的音容语态,包藏着傲骨。《三国演义》比起善用口语乃至方言的《水浒传》、《金瓶梅》来说,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也正是这种差距造就了可以在空间和时间的广泛传播,使社会的各个层次的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深度4理解《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用浅白的文言文更容易在民间传播。正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样,全文没有什么深奥的学问和道理,但所表达的意思深刻而难忘。三、人物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显著特点,就是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三国演义》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智谋超人的诸葛亮、奸诈雄豪的曹操、仁爱宽厚的刘备、忠义勇武的关羽、浑身是胆的赵云、心地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老奸巨滑的司马懿等。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常常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但也应该看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往往因性格的稳定和单一造成某种程式化、脸谱化的现象,虽然能够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却常常伴随着一种失真的感觉。如鲁迅先生就指出作品“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也就是因过于显示刘备身为尊长的宽厚而使这个人物看上去有点虚伪,因过于突出诸葛亮的多智而把他写得接近妖道,不再像人了。《三国演义》总共写了一千二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大约一千人,堪称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巨著。其中,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家喻户晓的人物就有几十个,而曹操、诸葛亮、关羽等形象更是文学史上公认的典型。四、战争特点的雕刻5《三国演义》是一部“全景式的军事文学”作品。它反映东汉末至西晋初近一百年的全部战争生活,其反映战争规模之大、之广,时间持续之长,其描写战争的艺术技巧之高,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上所仅见,而且在古今中外军事文学中也是罕见的。全书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其形式变幻多端:有智取,有力敌;有进攻,有防御;有伏击,有偷袭;有火攻,有水淹;有千军万马的大会战,有单枪匹马的个人搏斗;有以弱胜强,有以强制弱;有的先胜后败,有的转败为胜,等等。小的战斗互不相同,大的战役更是各具特色。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这是《三国》中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其相同处在于: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又都是用火攻。但它们却毫无重复之处:官渡之战是曹操烧袁绍的粮草;赤壁之战是孙、刘烧曹操的战船;彝陵之战是东吴烧西蜀的营盘。这是火烧的对象不同;同时,火烧的地点也不一样:烧粮草是在平原,烧战船是在水上,烧营盘是在山林。三国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而且写得各有特色,绝不雷同:或鸟瞰全局,或特写片段;或以少胜多,或以强制弱;或水战,或陆战;或强攻,或智取。在争取战争胜利的众多方式中,作者突出了智斗。特别是在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时,作者极力铺写战前的政治、外交谋略,没等战争开始,最后的胜负就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暗示给读者了。五、结构严谨的叙述文学创作中最难的就是“叙述”。叙述要让看者明白并愿意看下去,就要时时注意详略、轻重、照应等(就表现方法而言)。这项工作是基础之基础,看似简单却难之又难,作者需要有非常扎实的功底才是。譬如第四十一回描写刘备从樊城退走当阳,被曹操的追兵杀得东逃西窜,狼狈不堪。当时,刘备左右有文士简雍、糜竺,武将赵云、糜芳,眷属甘夫人、糜夫人和阿斗,还有跟随的士兵、百姓,结果全都失散了。作品把各方面的情况交代得详尽周到,一笔不漏,一丝不乱。规模宏大而不散乱,结构严谨而不呆板。它把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东汉灭亡为引线,以西晋统一为终局,中间的魏、蜀、吴三线的兴衰是主线。这几条线此起彼伏,交互联络,建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魏蜀吴三线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6的矛盾斗争为全书主干;在写魏、蜀两方时,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诸葛亮的故事在全书中占了近70回。在写诸葛亮时,以隆中决策为关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以浓墨重彩描绘的隆中决策是全书的主脑,“其余枝节,皆从此生”。诸葛亮在开头所分析的形势,从董卓谈到曹操、孙权,实际上就是小说前7卷(即前35回)情节内容的概括;诸葛亮出山后的主要故事,就是隆中决策的具体演绎;诸葛亮死后,姜维九伐中原,则是“受丞相遗命”,“以继其志”。直到最后一卷,才写三国归晋以作结。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的结构既宏伟,又严整;虽头绪纷繁,却脉络分明。六、史实虚构的衔接《三国演义》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为以后的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清代学者章学诚认为《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这个定量分析得到了后人的普遍接受。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因为它毕竟是“历史”小说。像《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自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这段三国纷争就基本符合历史记载,书中的三大战役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事,作品中的人物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可以说正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则是指作者基于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美学理想,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断,并辅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相比之下,只要在主旨明确的前提下裁剪适当,“七分实事”不难做到,而“三分虚构”则相对困难。如何使作品既不影响基本史实,又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确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明清时期的许多历史小说,要么写得太实,成为通俗化的历史;要么太虚,与神魔小说、英雄传奇小说难以区分。“全实则死,全虚则诞”。只有像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样,虚实结合,处理得当,才能成为艺术精品。《三国演义》里面的主要事件,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都是历史事实,但作者不是完全照搬历史,而是根据需要对历史作了改动,有时甚至虚构历史和人物。如“三顾茅庐”在7《三国志》中,只写了在徐庶推荐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2字。但小说却挥洒笔墨,驰骋想象,尽情渲染,把这段故事写得曲折丰满,既突出了诸葛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极富艺术感染力。再“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小说却移到了张飞头上。这样,既突出了张飞爽直鲁莽的性格,又不致损伤刘备“仁君”的形象;斩华雄的本是孙坚,小说改为关羽,于是衬托了关羽的神勇,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擅长打仗,但小说中的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草船借箭”本是孙权赤壁之战后第三年在濡须所为,小说变为孔明借箭,以描绘孔明的神机妙算;再如貂禅,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书中却虚构了吕布戏貂禅等情节。作者这种作法是为了写人叙事的需要,把历史与文学巧妙结合,既真实可信,又生动传神,取得了较大成功。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把史书中有关情节的简略记载渲染铺叙,成为文学佳作。七、《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三国演义》成书以后,“历史演义”小说大量兴起,从《封神演义》写到写到《清宫演义》,但所有那些“演义”,一般认为它们在艺术成就上,都不能与《三国演义》相比。《三国演义》历史演义体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三国演义》在写作技巧或写作方法上很值得大家借鉴。既吸收了史志文言的精华,又受讲史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