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简析《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读完《三国演义》后我从情节结构、人物描写、战争描写等方面谈谈其艺术成就。一:情节组织:《三国演义》的情节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变化。整部小说围绕着各个统治集团争夺封建政权的中心,一会儿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一会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喜庆、吊丧;有火攻、有水淹。真是变化多端,扣人心弦。同是写火攻,周瑜的赤壁之火和陆逊的火攻各异。赤壁之火是较长时期的不断用计,反复较量后在江上所放。陆逊的火攻是在较短时间内利用对方的轻敌大意在陆地所烧。“五关斩将”、“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中的情节也没有一个是相雷同的。情节如此富于变化,既符合三国时期各种斗争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又使作品的描写避免千篇一律,显示出生动活泼的特点。二:人物描写:《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非常出色,作者为表现人物形象,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求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如赵云就是在单骑救主、保护刘备入吴娶亲、截江夺阿斗、谏阻伐吴兵等故事的反复描写中,充分表现了他智勇双全的主要性格特点。另外,小说还通过典型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诸葛亮在忠贞之外,还有智慧卓绝、谦虚、谨慎、精细等特点。曹操除了奸诈这一性格的主要方面外,还有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果敢机警的一面。不仅如此,小说还写出了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和其他性格特点的矛盾。作者对重要人物总是有褒有贬,褒贬结合。刘备虽然被写成“圣君”的形象,但作品对他不顾大局,一意孤行地报关羽之仇而伐吴,是批判态度的。对关羽固然“特多好语”,但也揭示了他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张飞虽然勇猛粗豪,但也写了他莽撞急躁的特点。正由于此,《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既鲜明生动,又真实丰满。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首要特点就是他的武勇神威,世称万人敌是也。关羽的武艺高强、威勇盖世是无庸置喙的,从他的出场开始,作者对这一点的着力描写就没有停止过。请看关羽首次独出大显身手、温酒斩华雄这一段,作者只是预先极力描写华雄的猛勇,一出场就连斩了四员大将,关羽出战后: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第5回)何其震撼!何其神勇!作者并没有描写关羽如何奋勇厮杀,但通过这种气氛的渲染、背景的烘托却足以使关羽勇冠三军的英武神威跃然纸上,同样收到了传神的效果。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上天真而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是那样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借助烘托气氛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三国演义》运用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表现手法,《三国演义》在把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来描写,采用对比方式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等方面,都有成功的艺术经验。三:战争描写:《三国演义》的战争场面写得很深刻,主要表现在它并不停留在两军对垒、两阵对圆、两将交战等程式化简单化的描写上,而且从多方面复杂的矛盾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描写。《三国演义》写战争不完全是一种军事力量(如兵力、粮草等)的较量,而是更重于表现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是否正确,突出了战争中人的主要作用,将斗武和斗智斗勇结合起来。特别是斗智,也就是谋略的运用,在战争胜负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这样规模宏大的战役,作者总是将各次战争特定的环境、条件,双方的战略部署,战术运用,力量对比,矛盾转化等都做了具体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示出战争中矛盾转化的过程和胜败的原因。《三国演义》写了那么多战争,读者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原因就在于它写出了每次战争的特点,亦即写出了具体条件下不同的战略战术的运用,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的较量上。在整个宏伟的长篇结构中,《三国演义》所写各次战争彼此关联照应,显得全部描写匀称和谐而又波澜起伏。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华北;赤壁之战,决定天下三分;彝陵之战,鼎足的局面开始向统一转化;这些关键性的重大战役,都是《三国演义》的描写重点。事物发展,总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总有前因后果,因此,《三国演义》在重点描写的战争之间,又描写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战争作为铺垫或余波,轻重主次配合协调。如果全部作品从头到尾都是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那么,非但战争描写显得平板单调,读者也势必久而生厌,有所不为而后才能有所为。《三国演义》于战争描写中还体现了谋略的综合应用。因为三国军事家们个个皆稍通兵学,因此在他们指挥的冬季战役中,兵学理论与军事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三国时期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中,“心战、奔袭、设疑,离间、火攻、空城计、美人计、苫肉计等各种军事奇计纷纷运用,特别是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彝陵之战,军事谋略和战术用法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将己方的优势予以充分发挥,同时又巧妙而正确地确定和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最终以弱胜强击败了强大之敌。反观曹操一方,自恃兵力雄厚,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盲目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使自己的优势逐步丧失,最终遭致惨败。四:文章结构:《三国演义》的作者独具匠心,在书中运用了含有艺术辩证法因素的结构和叙写手法。主要有:(1)有张有弛。在描写激烈战争的同时,还叙男女婚嫁,家庭琐事。如刚写完袁绍和公孙瓒,孙坚和刘表之间的军事争斗,就叙董卓、吕布和貂禅之间的风情纠葛。(2)有虚有实。叙写方法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有虚写,有实写,有详写,有略写。如孔明、张飞分路取川,孔明一路只虚描,张飞入川则实写,虚实结合,详略分明,既使作品重点突出,又避免写法平板单调。(3)有直叙顺叙,有补叙插叙。小说主要采用直叙、顺叙的方法展开情节,但有时为了前后照应或追求结构的平衡,也做了必要的补叙、插叙。如曹操望梅止渴一事本来发生在出击张绣时,可是却在第二年青梅煮酒时通过曹操口述出。总之《三国演义》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采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明白流畅,对读者掌握古代汉语有所帮助。它的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见侧出,波澜曲折,在写作上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它的结构宏伟,把百年中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的完整严密,叙述的有条不紊,前后照应,环幻紧扣。但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有缺点,如人物性格还缺少发展,好像曹操生来就奸诈,孔明生来就聪明。这种缺点的产生,可能是受史传材料的局限,同时受某些民间传说人物典型化的特点的影响。但瑕不掩瑜,《三国演义》仍然是一部具有卓越艺术成就的杰作。同时,《三国演义》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积淀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因此,对《三国演义》的研究,既可以从纯文学的角度进行,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例如:对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何满子先生超越纯文学的分析,从群众的历史感情的角度加以解释,认为:“《三国演义》确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第一部成功之作……但是,它之所以拥有这样深广的影响,却不能完全系之于小说自身的艺术能力,不能把三国故事如此广传,书中人物如此深入人心的功劳,一古脑儿记在罗贯中、毛宗岗的账上。”这里更重要的因素,是南朝以来要求理解历史的人民对于三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的特别关注之情,还要加上各种文艺形式帮助传播之力。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