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管理创新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二三目录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转型时期中等收入陷阱•GDP接近40万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人均GDP约45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收入并不等于国民的福祉”。•我们宁可把“第二经济大国”的头衔看作是一阵浮云!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大量社会矛盾易发多发。而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现实要求。(1)收入结构失衡现在人们普遍感到我国的贫富差距在拉大。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国家统计局并没有权威数据,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研究,认为我国1978年基尼系数为0.18,2000年为0.458,目前已为0.5。基尼系数对贫富差距的衡量:取值0—1之间0.1—0.2为均等化国家0.2—0.4为中等不平均国家0.4—0.5为贫富差距较大国家0.5以上为贫富悬殊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这一指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报告:英国0.36法国0.33德国0.30日本0.25美国0.41我国目前是一个金字塔型结构的社会,离橄榄型结构的社会距离很远。一个社会应该有60%—70%的人口或家庭属于中产阶层,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是稳定的。2010年初,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约为总人口的23%。9这样的社会存在许多问题:(1)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大众心理难以承受(2)有一些富人的财富来源有问题(3)有一些富人的行为有问题结果:仇官、仇富、仇不公等情绪出现,社会矛盾触点密、燃点低,群体性事件增多。(2)地区结构失衡我国有东部、中部、西部的差距,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溜索上学(3)城乡结构失衡我国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2009年扩大到3.33∶1。空心村(4)人口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从全国来看,2011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5%。可见,“中国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呈现‘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特征,人口结构已进入红利的‘拐点’时期。“421”家庭让中国青年尽折腰城市发展贵族化,形成城乡“新二元结构”。•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告,全国城镇人口比例达49.6%,但如果以户籍为标准,起码有1亿多生活在城里的人没有真正城市化,而是“被城市化”了。许多进城打工者实现了职业转换、地域转移,却未能实现身份的转变。一些农民多年在城里打工,举家进城却扎不下根,城市内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即户籍市民与无户籍农民工。•目前,我国中间层只占人口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在城市人口中,本地人、外地人,体制内、体制外,户籍、出身……不同标准给人们贴上不同的标签,不同人群“被进入”不同的发展通道,人群结构“代际分化”,底、中、上的阶层分野正在加剧。(5)阶层结构的凝固化(1)人口流动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在中国的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单位人走向社会人过去:政府——单位——个人(行政化的社会)目前:政府——个人(碎片化的社会)理想:政府——社会组织——个人(自组织化的社会)行政化的社会是臣民社会:社会缺乏活力碎片化的社会是一盘散沙社会:社会无凝聚力,官民容易对立自组织化的社会是公民社会:大众既有个人的权利意识,又有社会的责任意识(2)信息流动和传播•改革开放之初,人民需要温饱、需要不折腾•1978年中国人均GDP大约200美元,是印度的2/3,排世界倒数第2位。•1978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2.5亿,失业的城镇青年2000万人,实际城镇失业率达19%,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6.66%和67.71%.24住房————————1108票医疗———————1044票食品安全——————1023票就业—————960票劳动者权益—————955票教育—————951票低碳减排————940票收入分配————939票养老———934票城镇化管理——915票交通—909票•人民的新需要突出表现为:脱贫:生存问题---安居乐业安全:保障问题---生存保障、权利保障发展:公共服务社交:参与交流---组织、群体现在各地民众自己在寻找理性有效的表达方式,老百姓在不断“试水”,一方面。他们希望以无组织、无规矩的和平抗议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另一方面,也力求尽可能做到不违背现有的社会规制。因此创造了“(11厦门市民曾因PX项目)“上街散步”“购物”“集体喝茶(08广州的哥)”“集体休息”等形式,像厦门、上海和成都都是中产阶级维权,相当理性;重庆出租车司机是蓝领维权。一个社会只有存在共同的价值观才可能产生一致的行动。当出现价值真空的时候,一切行为都将自以为是,都将无所顾忌,都将不可预期。优先发展教育1.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2.教育优先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3、教育优先发展的“先例”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有益借鉴优先发展教育1.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2.教育优先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3、教育优先发展的“先例”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有益借鉴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看病贵、过度治疗)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三个原则,把握社会保障发展方向一是坚持社会保障标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既尽力而为,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又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二是坚持从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满足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需求。三是坚持由近及远、循序渐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注意把握改革政策出台的时机,注意保持有关政策的相对稳定和衔接配套,注意采取平稳可行和符合国情国力的过渡措施,避免社会矛盾的发生。推进四个转变,强化社会保障意识•一是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由以城市和企业职工为主向城乡全体劳动者转变。•二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由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三是适应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由以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转变。•四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由以单位管理为主向由社会机构提供管理和服务转变。完善三个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完善稳定可靠多元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通过利益导向鼓励参保缴费,强化基金管理和监督检查,建立社会保障基金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长的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统筹调剂机制,将养老、失业保险金的下拨与上解挂钩,与扩面征缴情况挂钩,对基金困难的地方,省、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调剂金予以支持。•三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机制,及时落实参保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积极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优势企业对慈善机构进行捐助,积极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定点挂钩、定向捐赠、结对认养等方式,参与集中供养。强化两项措施,夯实社会保障基础•一是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严肃查处不参加社会保险、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二是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建立起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将社会保障资金的缴纳、记录、核算、支付、查询服务等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对所有服务对象跟踪一生、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继续推进扶贫开发继续推进扶贫开发继续推进扶贫开发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服务、残疾人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服务、残疾人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服务、残疾人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服务、残疾人服务事业和产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城关区就业局插花培训班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收入差距源归何处?•差距之一分配比重•差距之二分配关系•差距之三分配秩序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确存在的一些问题1、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对象失控即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者错位问题。2、经济适用房本身是否真的“经济、适用”问题3、经济适用房制度是否违背“公平竞争”规则的问题4、经济适用房分配过程中的“机会主义”问题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