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五大史观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历史校本课程资料设计:王方勇1第二章如何运用五大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一、五大史观简介1、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主要内容: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③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现代化类型:现代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的内涵: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3、文明史观文明史观,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历史校本课程资料设计:王方勇2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4、革命史观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5、社会史观社会史观认为,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包括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其它、生态史观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二、全球史观典型例析:例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材料二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请回答:⑴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⑵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检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第⑴问,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入手,把有效信息进行归纳。解答第⑵问,要注意题干的导向词“主导的原因”,分析原因时要从历史角度切入,同时答案注意要精练。参考答案:⑴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⑵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三、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历史校本课程资料设计:王方勇3中国的近代化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40—1870年)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世界(A)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起来,与此同时,工人运动蓬勃发展。(B)经济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时期过渡,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C)思想方面: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D)世界一体化进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的加剧,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B、西方的冲击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侵略。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C、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在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与回应(A)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B)思想:固步自封→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①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儒家学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②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芽③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④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洪仁玕《资政新篇》⑤早期维新思想:具有资本主义要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C)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②社会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并存,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因此,革命任务随之发生了转变。③阶级关系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D)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各阶级的回应①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②地主阶级的回应:洋务运动③农民阶级的回应:太平天国④资产阶级的回应:资产阶级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主张。⑤无产阶级的产生: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阶级。第二阶段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A.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历史校本课程资料设计:王方勇4阶级共和国。B.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C.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三阶段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A.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B.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C.现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第四阶段,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A.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B.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D.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中国近代化的启示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⑦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⑧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⑨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任务。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