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牲畜林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脉络,分析朱阿及德国兵的形象。2、理解小说表现的反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主题。3、分析小说延迟的结构特征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教学重点:分析延迟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化重为轻”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这歌曲《白桦林》写的是战争带给人的悲伤痛苦,听起来让人无比的沉重,“战争”是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的一个母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牲畜林》同样是一篇以战争为母题的作品,大家感受到了沉重悲伤吗?大家是何感受?二、整体感知小说1、风格(轻松、幽默)其实这是卡尔维诺一贯的创作理念,他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那么如何把沉重悲伤的题材写得轻松幽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问题之一。)2、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提示: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时,基本形式是……人在……地点,发生了……事情,也就是把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用一句话串起来。明确:在意大利人民反抗德国的入侵时,农民朱阿和德国兵在牲畜林里搏斗的故事。3、朱阿打死了德国兵吗?2、作为一个村庄被德国人侵占的受害者,朱阿是非常想打死德国兵的,可是为什么没有成功的打死德国兵呢?明确:原因一:朱阿是村子里最蹩脚的猎手。原因二:朱阿每次准备开枪的时候总有人跳出来阻拦,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共有几次2被阻拦?并找出每次被阻拦的原因。三、理解延迟的概念,分析“延迟”对表现主题的作用1、朱阿五次准备开枪打德国兵都没有成功,作者一次又一次推迟小说的高潮和结局,这种情节设置,用我们前面一个单元的知识概括,叫做“摇摆”,作为小说的一种在结构特点,又叫做“延迟”,请大家翻到课本78页,认真的默读课本78页关于延迟的介绍。PPT补充强化2、从你熟悉的作品中举出几个运用到了延迟法的例子(1)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三打白骨精(2)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成功,总要经过几次挫折最后才能成功,比如前面的一片小说《炼金术士》。3、运用延迟法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呢?使得小说的情节波澜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4、合作探究“延迟”对表现本文主题的作用不仅如此,“延迟法”的成功运用,甚至可以巧妙的表现作品的主题,下面我们就来探究本文“延迟法”的运用对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1)五次延迟表现出朱阿和德国兵的什么特点?(2)每一次延迟作者都设置一种动物出场,动物的出场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3)五次延迟与一次搏斗最后成功开枪打死德国兵,这两种情节有何不同特点?要求:分析时请结合文本。(1)在一次又一次的延迟中,我们看到了农民朱阿的善良,几次延迟使人物的动作、心理表现得更加细腻,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朱阿滑稽的一面。德国兵从最初得到牛又想去抓猪,得到猪又想去抓山羊、得到山羊又想爬树去抓火鸡,没有抓到火鸡他又试图去抓兔子,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五次的延迟,使3德国兵的贪婪愚蠢的形象更加鲜明。牛、猪、山羊、火鸡,最后是家兔,大家发现动物出场的顺序有何规律?动物价值越来越小,最后才出现那只被打死的母鸡,德国兵就像那个掰玉米的猴子一样,收获越来越小,人物的喜剧性又一次显现出来。实际上,在五次延迟之前,作者已经向我们呈现了朱阿和德国兵的形象,我们不妨来读一读,72页第5段和73页16段,用一个词概括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点。明确:滑稽,在延迟之前我们所认识的朱阿和德国兵都是滑稽的小丑,然而延迟手法的运用就让这两个人物最本质的特点展现出来了,一个善良,一个贪婪。(2)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动物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主角,这些动物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文中写到“花大姐”一头钻进林子跑了,写到了梅杨果树丛中跑出漂亮的粉色的小猪(24段),还写到火鸡挺着胸脯开屏的姿势(28段),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这种氛围消解了战争的严酷与沉重。《圣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深悔自己的创世之举,决定用洪水淹没大地,唯一幸免的是善良的诺亚一家。上帝吩咐他们建造一艘巨大的方舟,把所有的动物,无论贵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或爬的,都雌雄配对,带上方舟,诺亚方舟是善良的人的避难所。文中充满生命力的“牲畜林”就是人们在战争中的避难所,它一定要充满生命与活力才能给人们以希望与力量。(3)“延迟法”的运用使得原本简单的打斗情节变的波澜起伏,又使得那种紧张激烈的打斗变成了一只又一只动物的表演,使得紧张的情节变的舒缓,小说的喜剧色彩更加突出,让我们读来倍感轻松,丝毫感受不到半点战争的沉重。四、解读小说的主题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作者却通过延迟法的运用,塑造出一个善良滑稽的农民和一个贪婪愚蠢的敌人,编织舒缓轻松又波澜起伏的情节,4营造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环境,是想表达怎样的主题呢?(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不妨先分析小说的结局)1、小说的结局是德国兵和猫一起厮打时滚下了石崖,这个结局有何深意?(鲁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野猫就是无价值的东西,它不是牲畜,它是牲畜的天敌,是邪恶的象征,让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这也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就是喜剧。2、因此小说结束在一片欢乐和谐的气氛中,最后再来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3、归纳主旨明确:小说叙述了在充满生命力的牲畜林中,一个善良滑稽的农民与一个贪婪愚蠢的敌人之间周旋并最终消灭敌人的喜剧性故事,消解了战争的残酷与严肃,表现了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作者消解战争的残酷与严肃并不是在美化战争,只是在以轻松的方式写战争。五、总结本文“化重为轻”的写作特点希望大家理解这是一种“化重为轻”的写法,更希望大家将这种文学创作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来对抗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就像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说的那样:“轻,是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现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最后我把这首并不出名的小诗来送给大家,男生读第一节、三节,女生读第二节和第四节,齐读第五节。我曾问青青的柳枝/为何你把叶子低垂/像我一样/没有勇气把生活面对我也曾问淙淙的小溪/你这样日夜奔忙/象我一样/是不是也有些疲惫柳枝说/我有时也在风中欢舞/我的身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把叶子低垂/是在把生活品味...小溪说/曲曲折折/我的道路也不平坦/但我不愿作一潭死水/流连于两岸的无限风光我的心一次又一次陶醉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张有驰才是生活的本位/成功与挫折,只要你能正确理解/生活,可以变得更美希望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