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疲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癌因性疲乏癌因性疲乏(CRF)也称癌症疲劳综合征或肿瘤相关性疲劳,是临床肿瘤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与肿瘤或肿瘤治疗有关,是一种持续性、主观性疲倦劳累体验。它能长期存在并干扰患者日常生活、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并很可能致使抗癌治疗中断。因此认知和改善患者不同状态下的疲劳症状是非常必要的。癌因性疲乏的关注度逐年上升以“癌因性肺癌”为检索词,对CNKI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共有213篇。其中近五年文献176篇,占82.6%。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由此可见,现在医学界对癌因性疲乏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其中癌因性疲乏护理文献共121篇,占56.8%,表明在癌因性疲乏在护理方向有很高的关注度。住院肿瘤病人发生癌因性疲劳状况的调查81.40%75.00%58.93%58.93%57.14%55.36%51.79%0.00%20.00%40.00%60.00%80.00%100.00%疲劳食欲缺失疼痛气短口干恶心呕吐躯体症状发生率图示癌因性疲乏的定义及相关因素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癌因性疲乏的诊断及治疗现状参芪对癌因性疲乏的治疗癌因性疲乏的定义pCRF广泛意义上指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筋疲力尽、厌倦感、劳累甚至恶心反胃等一系列不舒服的感觉症状,它是主体对生理性、心理性、功能性和社会性结果的一种多维度主观体验。p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将CRF定义为一种扰乱机体正常功能的非同寻常的、持久的、主观的劳累感,与活动强度无关,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有关,常伴有功能障碍。它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性功能。p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将癌因性疲乏定义为一种扰乱机体正常功能的非同寻常的、持久的、主观的劳累感,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有关。p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描述癌性疲乏的症状为非特异性的无力、虚弱、全身衰退、嗜睡、疲劳王梅芳,李小妹,癌性疲乏的研究现状,实用癌症杂志2006年7月第21卷第4期癌性疲乏的特征•美国癌症网络(The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2000年)把癌因性疲乏定义为一种对疲乏的主观感觉,具有持续性以及非普遍性的特点,与癌症本身以及影响生理功能的癌症治疗有关。•疲乏有两层特征:•(1)主观感受:以体力、精力降低为特征,包括3方面的感受,–①躯体感受:虚弱、异常疲乏,不能完成原先胜任的工作;–②情感疲乏:缺乏激情,情绪低落,精力不足;–③认知感受:注意力不能集中,缺乏清晰思维。•(2)客观表现:客观上体力与精力的降低如上两方面不是简单的相关。李艳,袁长蓉,徐燕,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及其机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5A)癌因性疲乏的特点癌因性疲乏不同于一般的疲乏起病快程度重能量消耗大持续时间长不可预知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癌因性疲乏从体力、精神、心理、情绪方面影响患者,临床上可出现无精力、虚弱、懒散、冷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沮丧等多种表现形式。•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大量研究显示,其相关因素有癌症治疗、贫血、药物、恶液质、代谢障碍、心理不适、睡眠障碍、疼痛等。癌性疲乏在肿瘤患者中发病率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疲乏发病率高达76%,若配合其它治疗方式,疲乏的发病率会高达90%-100%。•其中54%有恶心症状,23%有抑郁症状,20%感到疼痛。•针对不同治疗方式,疲乏的发病率不同:–手术:接受手术的患者100%会有疲乏–化疗:接受化疗的患者发病率约为75%-96%–放疗:放疗患者为82%-96%–生物治疗: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发病率为70%-100%王琦,李峻岭,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及发病机制,癌症进展,2011年1月第9卷第1期陆箴琦,振娟,朱桔.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的调查与护理[J].上海护理,2008,8(4):5-8.钱莉,庞冬,路潜,等.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27):2557-2558.肿瘤手术治疗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手术治疗•癌症病人在手术治疗前所经历的疲乏来源于术前心理因素,主要是由于病人对手术的担心、焦虑、恐惧等心理。手术后主要源于机体因手术发生能量的大量损耗,术后短时间内无法弥补这种损失,加上术后伤口肿胀疼痛、睡眠障碍、贫血等各种生理或疾病因素,一般在术后第1周疲乏较严重。•欧玉兰等利用修改后的piper疲乏量表对82例乳腺癌手术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日和手术后第7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术前86.6%的病人存在轻、中度疲乏,而术后中、重度CRF的发生率为100.0%。张小芬,周利华,王维利,肿瘤治疗因素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2年8月第26卷第8期上旬版欧玉兰,张静.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肿瘤化疗治疗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化疗治疗•癌症病人在接受化疗后常出现精力疲乏、体力虚弱、冷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沮丧等临床表现,使病人感到情绪低落,日常体力下降,导致病人治疗依从性降低,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导致或加重疲乏。同时,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不仅限于肿瘤细胞,对机体正常的组织细胞也有损害,常导致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缺乏、感染、呼吸困难、肢端麻木、白细胞及细胞因子减少、贫血等,这些副反应不仅使病人营养摄入不足,而且,疼痛和失眠等因素又加重自身能量的消耗,导致机体的能量出入不均衡,容易发生或加重疲乏感。病人的疲乏程度会随着化疗疗程的进展而加重,并且化疗导致的CRF与化疗所用的剂量有关,接受高剂量化疗的乳腺癌病人比接受标准剂量的病人疲乏程度高。•我国学者杨守梅等对121例肿瘤病人化疗前后调查发现,癌症病人在化疗后的疲乏程度、疲乏持续时间评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都比化疗前有明显加重。,化疗过程中有恶心、呕吐症状者化疗后疲劳程度更高,联合化疗病人比单药化疗病人的疲乏程度严重张小芬,周利华,王维利,肿瘤治疗因素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2年8月第26卷第8期上旬版肿瘤放射治疗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放射治疗•沈婵娟等通过对72例肺癌病人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后第15天疲乏程度的测评,经过比较发现,癌症病人在放疗后的疲乏程度明显高于放疗前,这与国外Jerczek-Fos-sa等对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疲乏增加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放疗导致病人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降低有关张小芬,周利华,王维利,肿瘤治疗因素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2年8月第26卷第8期上旬版肿瘤生物治疗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生物治疗•Foubert通过实验发现,70%-100%使用过干扰素的病人会产生疲乏。Ahlberg等发现,进行生物制剂治疗时病人经常出现寒战、头痛、发热、腰酸、肌痛等类似流感综合征的不适反应,加剧疲乏程度。并且疲乏的严重程度与生物制剂的类型、剂量、给药途径等因素相关。张小芬,周利华,王维利,肿瘤治疗因素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2年8月第26卷第8期上旬版1与肿瘤直接相关的原因:肿瘤的进展;肿瘤的治疗;放疗化疗生物治疗2肿瘤的并发症及相关药物的原因:肿瘤并发症:贫血、营养不良、疼痛、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水电解质的紊乱药物:麻醉性药物、安眠药、抗抑郁药、镇吐药、抗组胺药3伴发症的原因:心、肝、肺、肾伴发疾病、感染、神经系统疾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癌因性疲乏的诱因4心理社会因素:情绪紊乱焦虑沮丧害怕愤怒悲伤等王梅芳,李小妹,癌性疲乏的研究现状,实用癌症杂志2006年7月第21卷第4期癌因性疲乏的诱因癌症或肿瘤的直接影响癌症治疗因素癌症或癌症治疗并发症慢性合并症状心理社会因素肿瘤细胞能够产生细胞生长因子抑制素,它们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阻碍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降低机体机能,导致恶病质、贫血、发烧、感染、诱发焦虑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发生与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治疗方法有着密切关联。化疗产生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放射性治疗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细胞损伤都和疲乏的产生有关,生物治疗中常用的制剂在抗肿瘤的同时都会对机体产生负面效果,而且生物制剂的类型、剂量、给药途径均与疲乏的程度有关,使用后常出现的反应如发烧、寒战、头痛、肌痛、腰酸等不适感癌症或癌症治疗的合并症及结局如贫血、甲状腺功能紊乱、感染、营养不良等又成为发生疲乏的促进因素,如此循环往复加剧恶化。癌症的诊断、癌细胞的神经毒性作用、治疗影响以及患者对预后的担心、功能性丧失、社会角色认同、自我形象、药物治疗等问题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精神心理不良反应,如:情绪紊乱、焦虑、沮丧、害怕、愤怒、悲伤等,这些负性情绪反应对疲乏是一种促进,同时会加重患者的精神性疲乏。另外,患者的个性特征、应对反应机制也于疲乏的发生有关。有研究证明消极负性的应对方式可以加重疲乏疼痛的程度与疲乏的水平相关,大量的研究一致认为睡眠紊乱与疲乏之间存在正性相关。王梅芳,李小妹,癌性疲乏的研究现状,实用癌症杂志2006年7月第21卷第4期癌因性疲乏发生机制肌肉的改变和ATP代谢异常癌性疲乏病因相关机制学说5-羟色胺(5-HT)失调HPA轴功能失调24小时节律异常迷走神经兴奋5-羟色胺(5-HT)失调假说——脑内5-HT浓度升高、受体数量增多疲劳从广义来讲分为中枢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中枢性疲劳多由脑部各种神经束和物质失调引起,外周性疲劳多与肌肉组织有关中枢性疲乏多由脑部的各种神经束和物质失调引起,外周性疲乏多与肌肉组织有关。研究表明,在癌症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脑内5-HT的浓度升高、5-HT的受体数量增多,进而产生中枢性疲乏的。5-HT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可能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5-HT含量、功能异常可能与精神病、偏头痛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动物侧脑室注射5-HT后,可引起镇静、嗜睡和一系列行为反应,并影响体温调节和运动功能。5-羟色胺(5-HT)本身有许多功能:包括对于食欲、睡眠、记忆、学习、体温等的调节;对于心情、行为、心血管功能、肌肉收缩、激素分泌等的控制。有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脑内5-羟色胺(5-HT)的浓度升高、5-HT的受体数量增多,过量的5-HT使脑部的功能活动受到抑制这可能就是产生中枢性疲乏的原因之一。王永利,徐丁洁,癌因性疲乏病机初探,中外医疗,2010NO.29•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或HTPA轴),是一个直接作用和反馈互动的复杂集合,HPA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参与控制应激的反应,控制着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释放,在一定应激状态下外界或自身信号传达至中枢,使激素的正常释放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调节许多身体活动,如消化,免疫系统,心情和情绪,以及能量贮存和消耗。•在对慢性疲乏综合征的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患者体内循环状态的皮质醇浓度较正常人群低,所以有学者提出,在癌症患者和癌症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HPA轴的功能变化导致内分泌紊乱而引起疲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失调假说——皮质醇释放减少正常的机制:生理和心理的应激视丘下部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协同精氨酸、垂体加压素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皮质醇生物学效应:包括血压调节、心血管功能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激发免疫功能产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失调假说——皮质醇释放减少肿瘤及治疗皮质醇减少HPA轴功能下调癌因性疲乏可能的机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失调假说——皮质醇释放减少•在组织水平,疲乏与细胞的能量产生系统线粒体的效率减少有关,主要由于氧化反应对线粒体的部件造成损害,损伤了线粒体的功能,导致了由于过度生产ROS/RAN而出现氧化源。线粒体膜和DNA是氧化源攻击的主要目标。随着年龄的增加,氧化损害损伤了线粒体的功能,导致了慢性疲乏。近来,对于有慢性疲劳的癌症患者和非癌症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表明分子置换加上抗氧化性的药物有助于减轻对线粒体膜的损害,修复线粒体的电子转运功能,减轻疲劳,保护细胞结构和酶不受氧化性损伤•营养与疲劳密切相关,肿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