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要的名词解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物质:物质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存在的,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固定的联系。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相对静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即物质运动在一定范围内的某种相对稳定状态。时间与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它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它具有三维性的特点。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反映论: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出发,在认识论上产生了两条对立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先验论:认为认识先于客观事物和实践,认识是人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东西进行认知或者回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认识: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理性认识: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绝对真理:第一,它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的正确性。因此,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第二,人类按其认识能力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因此,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从认识的广度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从认识的深度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价值: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实事求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不附加任何主观臆测的成分。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发展: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矛盾: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既对立又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相反相成。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它是“异中之同”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肯定: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必然: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可能: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与自然界一样,社会存在也有三种表现形式,即物质形态的存在;运动形态的存在;思维形态的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体系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社会形态: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居民中的大多数人。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革命: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问答题1.哲学和科学的基本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a区别:它们分别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b哲学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指导科学的研究。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决定谁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b.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哲学发展历史上,绝大部分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的。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自参加革命实践和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同时,吸取了人类的一切先进思想和优秀成果.特别是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想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论唯物主义,并把它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他们在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穿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对未来社会的合理设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理论.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d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基础和承担者。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割裂二者关系,设想无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相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包含,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相反,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的观点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7.意识是社会劳动的直接产物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二,劳动创造了语言和文字。三,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四,现代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9.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a.意识有主动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控作用10.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异同相同点:物质第一性;可知论区别: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因为:第一、前者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第二、前者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指出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1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客体不会自动满足主体的内在需求。主体和客体又是统一的。离开客体,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无所谓客体。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客体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而客体也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基本层次。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价值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这三层基本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最基本的层次,认识关系可以指导实践活动,价值是人的实践、认识活动的内在尺度、目的和动力,价值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层次。1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以及解决这些课题的经验材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实践目的制约着整个认识的过程,规定着认识的方向。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感性中渗透着理性因素: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与水平。感性认识的结果要借助于理性形式来表达。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利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理性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对象,并需要用感性材料来印证和说明。理性认识活动需要以感性形式为载体,以感性形式为物质外壳来表现。14.实现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途径和条件1.建立既符合外在尺度又符合内在尺度的理想客体,也叫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群众自觉、主动的实践活动。15.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16.绝对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区别:真理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是确定性、无条件性。是绝对的。从广度和深度上看是近似性、有条件性。是相对的。绝对和相对是真理的两个属性联系:首先,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17.真理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无限发展着的实践最终能鉴别一切认识的真理性。相对性:任何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受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认识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