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意志与挫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意志主讲人:王玉娇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意志的概述第二节意志的过程第三节意志品质第四节挫折与意志海伦凯勒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1908–1913著《我的天地》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1931–1933年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海伦凯勒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刘翔110米跨栏歌手郑智化back断臂钢琴师刘伟back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Will)•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意志行动是人所特有的,但并不是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意志行动。•一个行动只有同时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特征时,才称得上是意志行动:意志的基本特征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体现在克服困难之中意志是有目的的行动•(一)明确自觉的目的性。婴儿吸吮母乳等本能活动,一边讲,一边比划的习惯动作等无意识、不自觉、无目的的行动都不是意志行动。人在从事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并且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先形成观念而后把观念付诸行动,使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是有意识、自觉地进行的。第一节意志的概述意志的目的性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人类行动的目的性是意志的首要特征。表现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吴静钰跆拳道目标:奥运夺金)(二)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核心价值)如:人平常饥饿时,去吃食物;劳动疲劳需要坐下休息。这些行动是不能叫意志行动的。必须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完成的行动,才叫意志行动。人们在有目的行动中,克服的困难难度越大,数量越多,人表现出来的意志也就越坚强。第一节意志的概述困难概括起来有两种:内部困难与外部困难。内部困难是指干扰目的确立与实现的内在条件,它包括心理方面的困难和生理方面的困难。如消极的情绪,信心不足,缺乏知识经验,能力的不足,性格缺欠,动机冲突等是心理方面的困难,身体的疾病属于生理方面的困难。外部困难指客观条件造成的某些不利因素。如社会生活环境的恶劣,缺乏工作条件,周围人的冷热嘲讽等。•(三)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动作可分为不随意动作和随意动作。•不随意动作是指不学而能,通过遗传获得的,是无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如:吞咽、眨眼、咳嗽等动作。•随意动作是在意识调节下,通过有目的的练习形成的,受人的意志调节和控制,具有一定目的、方向性。如:走路、赛跑、写字、开车等。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一)意志和认识的关系1、意志的产生以认识过程为前提2、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二)意志和情感的关系1、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或阻力2、意志可以控制情绪情感使之服从于理智第一节意志的概述认知对意志的影响•我们知道自觉的目的性是意志的首要特征,但目的的确立来源于人的认识活动。•目的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却来源于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结果,也可以说,人做的某一件事,做与不做,怎样做,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所有这些都是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实现的。•对外界认识越深刻,越能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其意志行动就越有价值,就越有可能提供实现意志目标的有效策略、方法与手段。意志对认知的影响认识过程也需要意志的参与和支持。因为在认识过程中,人总会遇到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就要做出意志努力。正如所说的“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情绪对意志的影响意志受情绪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情绪过程是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可鼓舞意志行动,也可压抑意志行动。积极的情绪增强意志,消极情绪阻碍意志。意志影响情绪意志反过来也可以调节与控制情绪,意志坚强者,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化困难为动力,化悲痛为力量。总之,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心理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即不存在无认识、情感成份的单纯的意志;也不存在无意志参予的单纯的认识或情感。把心理过程划分为认识、情感和意志只是便于研究的需要,在分析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必须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人类是否有自由意志?(FreeWill)•行为主义者华生:否认意识自由,人的行为完全由外界刺激所决定。(机械论)•唯意志论者叔本华和尼采:人的意志行为是不受任何东西约束的,可以绝对自由,为所欲为。(唯心论)•人的意志是自由和不自由的统一。意志的自由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志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意志对客观规律的依存性。•说它是自由的,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自主地选择目的,发动或制止某种行动,按照某种方式、方法行为;•说它是不自由的,因为人的一切愿望,一切行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在实践中碰壁。第二节意志的过程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一、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过程中人脑积极活动的过程,是为意志行动做准备的阶段,是意志的先导,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包括三个密切相关的主要环节:(一)动机的斗争(二)目的的确定(三)方法的选择与计划的制定(一)动机的斗争•动机:直接推动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激发与维持个体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有的行动动机单一,有的行动动机复杂。•动机斗争:动机间相互矛盾时,个体对各种动机权衡利弊,评定其社会价值,进而抉择的过程。从内容上来说1.非原则性动机斗争不与社会道德准则矛盾,属于个人爱好、兴趣、习惯等方面的动机斗争(选择困难症)。2.原则性动机斗争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准则相矛盾的动机斗争。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例如:周末是去野游,还是去参加集体的赈灾活动。这类动机冲突涉及公与私之间的矛盾,是原则性动机斗争。(还如,上大学的动机、结婚的动机、孝敬父母的动机)斗争(冲突)的方式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扳铁轨的例子从形式上来说•(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4)多重趋避式冲突斗争(冲突)的方式(1)双趋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个体,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必须放弃另一目标时即出现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吾所欲也;义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如,周末的晚上放映两部有同样吸引力的影片而只能看一部;在新学期开始时有两门同样喜爱的学科只准选修一门等,都属于双趋冲突。(1)双趋冲突双趋冲突如何解决双趋冲突对人心理上的扰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目标对当事人吸引力大小和做出选择所需的时间长短。两个目标的吸引力越大,选择所花的时间越多,对人的影响越大。要想解决双趋冲突,只要增大一个目标的合意性质,如把它想得好一些,便会使人趋向这一目标,使冲突得以解决。(2)双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面临着两件不受欢迎或令人讨厌的事情,要回避其一,就必须遭遇另一件时产生的心理冲突。比如一位癌症患者,可能必须在手术和药物治疗之间做出选择。如果他认为手术会给自己带来很大危险和痛苦,而药物疗效又不肯定、毒副作用大,便会陷入双避冲突之中。还比如“贫穷与吃苦”,一个学生打碎了玻璃,即不愿意在班上公开检讨,也不愿意接受罚款。双避冲突•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双避冲突的解决双避冲突比双趋冲突对人危害大,也较难解决。双避冲突的解决有赖于其他因素的出现。例如一位病人十分信赖的医生消除了上述癌症病人对手术的误解和恐惧,或病人找到了一种极为信任的新的治疗方法。(3)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利又有害,即想追求又想回避的矛盾的内心冲突。例如:“甜食与肥胖”,一个人既想吸烟,又怕损害健康;既想住在大城市里,又想躲避污染。一个胃出血的病人既想通过手术根治自己的疾病,又担心手术会带来危险。趋避冲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4)多重趋避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趋避冲突,常常出现一种更为复杂的形式,即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像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必须进行多重选择,称为多重趋避冲突。例如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选择职业•如:有个人想到开发区工作,因为开发区工作收入高,住房条件好,环境优美,有留学机会等。可是又担心去一个新单位熟悉,适应环境可能比较困难,再者又不是铁饭碗,无安全感。如果在原单位工作、工资、住房等条件差些,但工作和生活稳定,已习惯等。(4)多重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解决解决这种冲突要求人们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深入的思考,因而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例如,列举某大城市寻求发展所需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小城市的优劣分析。(二)目的的确定•目的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目标明确,人的行动便自觉;目标远大,对行动的动力作用就大,但过于遥远的目标让人懈怠。•目的与动机有一致性与差异性:动机比目的更隐蔽、更强烈,并且同一动机可以导向不同的目的;同一目的也可以来自不同的动机。(三)方法的选择与计划的制定•方法、策略、计划受动机和目的的制约,而且与个人的知识经验水平,与是否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活动规律有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行动方法和途径的情形也有所不同。•符合社会道德原则,克服不利于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做法。执行决定阶段是实施作出的决定,实际完成意志行动的阶段。意志行动只有经过执行决定阶段,才能达到预定目的。如果不执行所作出的决定,即使行动的动机再高尚,目的再美好,行动的方法再完善,行为计划再周详,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二、执行决定阶段(一)克服内外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部困难,就成了执行决定的关键,与之相应,执行决定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既定方案积极组织自己的行动,以实现预期目的;•二是实现所作出的决定,除了克服的困难外,有时还需要改变原来的决定,修正原来的计划,根据新的决定采取行动。二、执行决定阶段(二)经受失败的考验。执行决定阶段是在实际活动中完成的,所以会遇到很多的失败。如由于工作条件差,环境复杂而引起的信心不足;由于长期忍受巨大的智力和体力紧张而产生的的精力缺乏;由于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产生的惊慌,彷徨等消极因素。千方百计克服这些困难,坚决执行决定,达到预定目的,是意志努力最好的体现。二、执行决定阶段(三)意志对行动的调节。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无论是遇到困难、挫折,还是荣誉和成功,都需要意志的努力。•意志坚强者会胜不骄、败不馁,不断进行目标定向(发动和激励);•意志薄弱者会在成功面前骄傲自满,失败面前垂头丧气,甚至发生意志动摇,轻易改变原来的决定(抑制和制止)。二、执行决定阶段第三节意志的品质自制性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意志品质是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一)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据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的意志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是盲从性和独断性。•“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受暗示性强”。盲从性小实验(二)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与此相反的是顽固性和动摇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心血的结晶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时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时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年时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时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时间。谈迁撰写《国榷》用了36年时间。哥白尼写《天体运

1 / 1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