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简述【摘要】:说到中国话剧的起源,人们通常认为,它是一种“舶来品”,其实不然。中国人并非被动地接受西方戏剧,在自足的文化形态中,硬性地植入了一种异质文化因素。西方戏剧是中国人在探求革命的过程中引进来,此时的中国传统戏曲也正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中国话剧的兴起,是一种历史的遇合,更是中国人一种主动的文化选择。中国话剧是一部反映中国从救亡图存到独立自主、闭关锁国到走向世界、由弱被欺凌到强大自主的中国发展史。【关键词】:中国话剧发展时期特点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等,缺一不可。更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的有机结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中国话剧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是在20世纪初才由国外传入的。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中国人最早接触西方戏剧的,是一些出使西洋的外交官。他们或由于外交礼仪,或出于好奇,观看了他们称为“西剧”的演出。令他们感兴趣的:一是津津乐道西洋“戏馆”建筑之华美,其“规模壮阔逾于王宫”;二是惊异西方“优伶”地位之高贵,所谓“英俗演剧者为艺士,非如中国优伶之贱”,“优伶声价之重,直与王公争衡”;三是慨叹西方戏剧布景之逼真,“令观者若身历其境,疑非人间”;四是看重或夸张西方戏剧之社会功能。稍后,随着中国沿海口岸的对外开放,一些西方传教士和外国侨民涌入中国,上海成为他们主要的聚集地。在此,他们演出一些西方戏剧以自娱。1866年,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定期演出业余剧团ADC编演的戏剧,这是“西剧”或所谓“戏剧”在中国本土的演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涌入中国之时,传统的戏曲也正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当时,戏曲界人士对古旧剧目不足以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甚为不满,因此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改良戏曲的参照物即是中国人眼中的西方写实戏剧。当时著名的戏曲艺人汪笑侬(1858-1918),创造和改编了不少托古喻今的戏曲,藉以讽刺清政府的腐败,宣传“维新”。在这种时事新戏的演出中,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已划分得不是那么清晰,舞台布景也趋于写实。于是,我们看到“红顶花翎黄马褂”的时人,穿梭于有着写实布景的舞台上,甚至把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事改编入戏,人们把这种演出叫“时事新戏”。在中国,促进戏曲改良的另一支力量,来自新式学堂。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借助戏曲的故事,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戏。它“既无唱工,又无做工”,是一个在形式上接近后来的“话剧”的“新戏”。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从根本上说,它并不是话剧。学生演剧,其中有些接近话剧,但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史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中国话剧大体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新剧时期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辛亥革命失败后,新剧逐渐衰落。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予倩。爱美剧时期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人对新剧启发民众觉悟的力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推崇介绍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三个叛逆的女性》、《一片爱国心》、《泼妇》、《一只马蜂》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为中国话剧建立了重要的文学基础。1922年留美专攻戏剧的洪深,针对文明戏的不良习气,从剧本、舞台纪律、导演制建立等方面大胆改革,推行男女合演,从而形成完整的话剧艺术体制。欧阳予倩、洪深、田汉被公认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1928年洪深创意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区别已陈腐的“新剧”,中国话剧从此定名。左翼戏剧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总盟设在上海,从此中国话剧进入以左翼戏剧运动为主的发展阶段。1935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成立,演出《娜拉》、《钦差大臣》、《大雷雨》、《武则天》、《太平天国》,40年代剧社演出《赛金花》等大型剧目,舞台艺术水平大大提高。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话剧开始了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1944年2~4月,广西桂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是一次话剧艺术的大展览大检阅。解放战争时期,话剧活动处于低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7月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话剧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党和政府重视话剧事业的发展,先后成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以及各省、自治区、大军区的专业话剧团。文化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50年代后也出现维吾尔、蒙古、朝鲜、藏语的话剧演出,扩展了话剧艺术领域。随着文艺界双百方针的讨论与贯彻,1962年后出现了《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年青的一代》(陈耘)等优秀剧目。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国话剧艺术实践荒疏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话剧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在突破旧舞台局限、革新戏剧观念、丰富话剧艺术表现力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戏剧创作上的无场次结构、意念化形象塑造、时空跳跃情节、模糊主题等尝试,舞台艺术上的运用面具、中性服装、几何图形布景道具,激光灯光以及打破第四堵墙,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四面观众等形式革新,引起戏剧理论界的关注,出现了一场戏剧观念与形式革新的讨论,对中国话剧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新时期话剧对外开放与交流也更为宽广,自1986年后成功地举办了莎士比亚戏剧节、奥尼尔戏剧节。北京人艺的《茶馆》多次在欧、美、日、港演出,《鸟人》、《旮旯胡同》等剧的上演获得好评。中央戏剧学院的《俄狄浦斯王》出访希腊获得成功,是中国话剧走向世界的良好开端。中国话剧历经五个发展时期,现在已是满载荣誉、硕果累累,并走向更加辉煌的道路。中国话剧-话剧特点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它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中国话剧,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西方列强以武力轰开大清国门之后,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舶来品”经由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的吸纳和改造,已经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在艺术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主要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幻觉;在近百年的艺术实践中,它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无论是抗战的硝烟、文革的摧残,还是商业大潮的席卷,都不曾使它改变自己的艺术品格和精神追求,相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它在挫折中锤炼,在嬗变中适应,在探索中发展。中国话剧百年进程中,涌现过很多优秀的戏剧运动领导者、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人员,他们共同创造的不朽的话剧艺术成果,已经构成了百年话剧史的不朽篇章,并为今后的话剧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