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专科毕业论文题目: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姓名:XXX学号:XXX专业:小学教育分校:酒泉电大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内容摘要】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时期。譬如,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5岁是儿童形成使用筷子习惯的最佳期: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扣纽扣训练的最佳期。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因此,作为父母,应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或某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雨知时节”。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方法策略【文章内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习惯有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德的重要基础。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然而今天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家长们,要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因为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的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的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一、遵循科学的原则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我们可以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观,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二)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目前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的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另外鼓励和表扬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凡是有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幼儿给贴上小红花以示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一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即使表扬幼儿,使幼儿能够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及时改正,比日后的大量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鼓励,挫折教育更不是一味的批评,没有了规则,就没有了教育的尺度,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其道而行之。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用精神去刺激孩子,如果不加以引导,孩子不知道被赏识的理由,或者理由理解偏差,不该赏识的地方被赏识,就会导致挫折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从而引发逆反心理。教育如同栽花,没有规律地浇水、松土只能让花朵枯萎,而按照生长、有规律的抚育则会鲜花茂盛。因此,成人十分有必要放下成人的架子,抛弃成人的作风,成为孩子的朋友,让沟通成为一种习惯。(三)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子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不如孩子礼貌、早睡早起、整洁、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定也不好;父母爱好穿着打扮,孩子就喜欢穿着打扮,甚至父母爱吃什么食物,孩子也会爱吃什么食物。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别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左上右下、说话时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四)要有坚决的态度在孩子面前,家长和老师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注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如果宝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宝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五)要有默契的合作,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一天我们教师宿舍里聊天,全托生宝贝在一旁画画。边画边说:“明天妈妈会来接宝贝回家。”他老师对我说:“他妈妈答应明天接他回家,可把他高兴的。”这是,门外传来了喊声:“宝贝,玩跷跷板去?”宝贝对老师:“我和小朋友到活动室玩跷跷板行吗?”老师说:“行,但是你要把画笔和纸收拾好了再去。”宝贝答应着,开始收拾桌上的文具。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宝贝有时和老师一起生活,但老师和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形成。如果老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孩子家人对孩子要求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即使成人有不同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老一辈溺爱孩子,往往和父母及教师的要求相悖,从而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很多障碍。另外还应该注意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默契合作。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教师不和家长团结协作,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积极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和共同的努力,一帮助和促进幼儿的健康的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六)要注意方式方法,切记简单粗暴一次在家长会上,一位家长像我抱怨说:“我家萌萌快要把我气死了,天天都有人向我告状。”接着这位家长向我讲述了孩子怎么和邻居小朋友打架,拿玩具打伤同伴,用嘴把同伴咬出血印、、、、、、。“这位父母苦恼地说:”我都怕让萌萌出去玩了,真怕又有人来找我告状,打他,骂他,可怎么他就不改呀?“这位父母的苦恼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多。父母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海西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加上父母的冷眼、厌恶、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另外,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实践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决不能一曝十寒。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因为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要双手搬小椅子、不能爬着睡觉、饭后主动收拾餐具、垃圾要丢入垃圾桶里等。如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务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衣领。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知情坚持做”。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梦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二)与家庭形成合力,位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不良习惯长大的。我们本身就带着或多或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如保护环境卫生的习惯,现在很多的成年人对自己小家庭的卫生搞的“一尘不染”,可是对社会大家庭的环境卫生却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等,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良行为会对自己的下一代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式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星期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