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开放型经济发展态势及路径创新傅远佳2011-05-03摘要: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外商投资总额不断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迅速攀升,增长极效应开始显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开放合作向纵深拓展。但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低端产业多、民间中小资本进入滞后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创新园区建设和招商模式,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等政策建议。关键词:区域经济,北部湾,开放型经济,广西经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培育广西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战略任务,到2015年基本达到广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的发展目标。因此,探索北部湾经济区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和支撑广西经济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一、发展态势(一)外商投资高速增长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外商投资总额不断增长,且年增长率均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已成为外商在广西投资的主要区域。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占广西实际利用外资的46%。(二)进出口贸易额迅速攀升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进出口总值60.6亿美元,增长48.4%,占同期广西进出口总值的45.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受国际环境影响,2009年前8个月,北部湾经济区进出口总值36.8亿美元,下降13.3%,但占同期广西进出口总值的47.2%。随着全球经济回暖,2010年前11个月,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贸易增长强劲,进出口值56.92亿美元,占全广西进出口总值的将近一半,增长62.0%。(三)增长极效应开始显现近4年来,北部湾经济区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7%,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6.6%,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四)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北部湾经济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功能强大的保税物流体系正在加快建设,以石化、冶金、林浆纸、电子、能源、电力、生物技术、轻工食品、海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在未来3年至5年内,北部湾经济区将在产业、港口、交通、物流、城建、旅游等8个方面共实施1390多个建设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超过1.5万亿元。(五)开放合作向纵深拓展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于2008年5月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我国第六个保税港区。2009年2月,批准设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2010年6月,南宁市、钦州市一起人选首批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北部湾经济区将面临我国新一轮扩大外开放尤其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6.海关特殊监管区成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开放、优惠的保税物流体系政策已吸引一大批加工贸易、仓储物流项目进入钦州保税港区发展。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将与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并肩携手,共同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成为联系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核心枢纽以及连接海港、空港和边境口岸的大型物流商贸基地。7.民营企业成对外贸易主力军。2009年,广西民营企业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7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9%,占全广西进出口总值的56%,其中,北部湾经济区民营企业共实现进出口总值36.3亿美元,增长35%,占同期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45.7%。二、存在的问题(一)低端产业多,民间中小资本进入滞后集聚的产业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低端产业多,高科技含量少,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困难较多。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较多依赖政府投资和外部大型企业集团注入,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二)对外贸易规模小,出口商品种类少近年来,虽然北部湾经济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态势,但规模仍较小。由于工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可供出口的1亿美元以上大宗产品种类很少,只有10多个商品,机电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更是缺乏。(三)工业产业结构不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中石油1千万吨炼油项目、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刚建成,有些项目正处于一期、二期工程建设阶段。因此,产业集聚效应刚开始显现,项目下游产业配套速度相对缓慢,从而使工业产业结构出现暂时性失衡,整体产业竞争力同国内其他沿海经济区域相比还不强。(四)对外开放的龙头作用未充分发挥与上海对长三角、深圳对珠三角的牵动和影响作用相比北部湾在促进广西对外开放方面差距还很大,对广西及西部的经济贡献还不多,示范效应不够强,辐射力量不足,对腹地与国际市场要素的集散力量不突出。(五)对外开放的质量水平不够高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主导产业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不够多:资源性、粗加工产品比重比较大,出口竞争力较弱:“走出去”的规模小、层次低、盈利少: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不充分,服务贸易水平较低,一些高端领域有待进一步开放。(六)对外开放的载体建设不够快目前,北部湾经济区集装箱吞吐量、中转量、远洋干线数少,港口对国内外经济要素的配置能力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比差距较大,港口竞争力与周边的深圳港、湛江港比差距还很大。(七)对外开放的软环境建设不够完善与深圳、湛江等地相比,北部湾经济区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够,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及运作模式落后,行政效率不高,已成为制约经济区对外开放水平的显著问题。三、路径创新(一)增强开放合作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增强开放合作的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面向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找出差距,树立创新意识,构建大开发、大开放格局。(二)加快城市群建设,形成开放型经济的城市格局遵循区域一体化原则,推进防城港一钦州一南宁城市一体化进程,构建城以南宁为核心的大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筑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南宁在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中的核心城市地位作用,将其建设成为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区域性国际城市。(三)创新园区建设和招商模式,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产业聚集、配套协作的要求,加快综合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创建国际共建、省际共建、东西部共建产业园区。以产业园区作为新兴产业集聚的新平台,以产业园区合作开发带动现代产业发展。实施“招大引强引新”招商战略,切实引进一批世界大财团和大项目,通过大项目的带动和牵引,集聚大产业:加强与央企、民企和国内重点省区的合作,共建产业园、临港产业园: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四)加快综合交通建设,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海铁路、航运枢纽、外环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国道、省道干线路网建设改造,提高技术等级和路网整体效率,完善交通枢纽系统,构建出海、出边、出境的大交通、大港口,形成北部湾“大交通”和“国际通道”发展格局。加快大型、深水、专业化泊位和现代化集装箱泊位以及深水航道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亿吨级港口:组建矿石运输系统、集装箱运输系统、煤炭运输系统、石油及油品运输系统、旅游及客运系统,逐步形成多功能、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港口:发挥以钦州保税港区为龙头的保税物流体系作用,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此带动相关的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等行业快速发展。(五)加快平台建设,推动开放合作切实把握好多重机遇和优惠政策叠加的优势,打造扩大开放和深化区域合作的核心平台。加快推进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和钦州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深化北海出口加工区、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尽快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进口资源加工区。推进南宁、钦州、北海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钦州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建设。扩大防城港、钦州、北海港口岸和边地贸口岸对外开放范围,推进中越边境跨境运输和口岸通关便利化。进一步提高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等“大平台”的影响力,加快形成中国一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商贸基地和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金融中心。(六)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创造新优势充分利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办好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推动有关合作项目纳入合作框架。加大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支持力度,构建南宁一新加坡经济走廊,深化与港澳台合作。谋求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增强国内产业配套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对内开放,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积极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加工贸易,引导区外加工贸易企业到区内规范经营,推动加工贸易发展继续上台阶、上水平。(七)加快金融创新,推动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金融服务,改进进出口贸易收付汇核销和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方式,加强银政企合作,推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融资便利化。推动在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开展离岸金融、国际船舶融资、国际航运保险、国际贸易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业务。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银行重组改革步伐,拓展证券、保险、期货等各类金融业务,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积极进行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构建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八)实施民间创业创新策略,大力提升民营经济以民营企业家的新老交接为契机,加快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实施跨国经营和跨行业整合发展的进程。积极鼓励和引导高素质人才创业,培育发展形成一批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合理引导,形成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式创业、老一辈企业家扶持引导、创业投资基金保障的联动创业机制,提升创业创新水平。9.实施多元化战略,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进出口结构,支持优势产品扩大出口,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积极拓展欧美、日韩、中东和俄罗斯市场,加大国内短缺能源、原材料进口。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推进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融合,培育多元的市场主体,培植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优化贸易方式,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帮助出口企业增强竞争力。加强商务、财政、海关、检验检疫、银行、外汇、税务等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改善通关条件,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一流大企业大集团,积极稳妥地开展境外投资和国际经济金融合作。推动企业在国外建立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开展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合作办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