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姓名:万伟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科学技术哲学指导教师:黄斌20070424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基于系统论的视角作者:万伟平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陈冬祥系统论与中兽医学现代化-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21(11)动物体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开放系统,且是一个高度有序稳定的耗散结构;中兽医学的阴阳学说、辨证论治、方、药都蕴涵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中兽医学治疗疾病就是输入负熵流,减少机体熵值,形成新的耗散结构状态,达到治疗目的;现代系统论为中兽医学的整体化、系统化提供科学方法论,并突破中兽医学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的机理研究,并运用系统论数理方法,逐步使中兽医学标准化、客观化,进而趋向现代化.2.学位论文彭珺耗散结构理论对系统科学发展的意义2008文章通过分析论证耗散结构理论对系统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意义,从而阐明耗散结构理论对当代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规范的转换起到的突破性作用,以及由此而带来了哲学观念的更新,这又一次展示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发展的生动画面,又极大地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文章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论述了耗散结构理论对以往“老三论”(即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超越,从而把以机械整体论为基础的系统科学理论转向了以构成整体论为基础的新的历史阶段;第二,阐述了当系统科学发展到了以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为诞生标志的自组织理论阶段时,作为自组织理论诞生标志的耗散结构理论本身的特质所在,以及它对协同学和突变论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从而促使了自组织理论科学研究传统的形成;最后,分析了耗散结构理论对非线性科学中的超循环理论和混沌学的诞生的奠基性作用,并展现了它对现代科学思维观念转变上所起的桥梁作用。3.期刊论文余达淦.YUDa-gan横断科学理论、方法与新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逻辑学、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论)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横断科学,是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共用的科学理论.新世纪里地球科学发展需要把逻辑学作为地学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当前在掌握逻辑思维的同时要加强非逻辑思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是20世纪科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用系统论审视地球科学是21世纪地学走上大科学的必经之路;新三论是解决复杂系统演化规律的桥梁,是科学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石,用突变论(灾变论)观点和耗散结构理论去审视地球演化过程将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4.会议论文余达淦加强“横断科学”理论、方法普及与探索,促进地球科学研究上台阶2004一部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也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思维推动了科学发展,而科学的发展又对人类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周而复始的螺旋式前进,使人类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概括的发展历程。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人类的思维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发展、变化和革命性飞跃。于是,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不在同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本文介绍了科学发展的过程,即1、逻辑学是地学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功,在掌握逻辑思维的同时加强非逻辑思维是今后思维研究值得重视的一个热点;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产生是20世纪科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用系统论审视地球科学是21世纪地学走上大科学的必经之路;3、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论)是解决复杂系统演化规律的桥梁、是科学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石。5.学位论文范星霞汗法治疗杂病思路辨析2004汗法在临床上不仅用于外感表证,还用于多种杂病的治疗.该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使用价值,一直被列为著名的八法之首.汗法在临床杂病中的广泛应用充分体现出中医治疗学的精髓和特色——以恢复机体自组织能力为宗旨的整体调节的思路和方法.历代医家用汗法治疗疾病各有特色,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积累了庞杂的方药,记载了详尽的禁忌事项,给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也带来许多判断难度.如何适时的选用汗法,归根到底涉及到一个临床思维方法问题.本论文以研究汗法治疗杂病为对象,结合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现代多学科理论和原理,对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论文首先用系统论的方法阐释了中医认识疾病、诊治疾病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中、西医的差异很大,西医应用还原论的观点主要强调器质性病变的治疗而忽视了功能性病变,因而,认为所有功能性病变都建立在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而中医治病注重功能的调节,认为人的疾病既有功能性病变,也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性病变具有更基本的性质,因而非常注意调节功能.6.期刊论文余达淦.YuDa-gan横断科学与地学教育思维-中国地质教育2005,14(1)横断科学理论、方法是人类思维理论库中精华,以其审视地学教育思维形成和发展:地学思维具有逻辑学的天然底蕴、逻辑学是地学人员入门必掌握的基本功,而非逻辑思维则是下一步地学思维教育必须加强的热点;正确的地球观和天体人关系使地学思维与系统论一脉相传、息息相关,地学思维以它的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有序性走上新世纪;而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将成为地学教育思维的新组成,将给认识地球这个复杂体系提供金钥匙.7.学位论文焦春丽系统科学方法与思维方式的变革2008系统科学方法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产物。它突破了以往的只侧重分析的机械方法的栏栅,指导人们从整体上来进行思维,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思路。由于其普遍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程度都很高,系统科学方法一经产生便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医学、管理科学、军事科学等多种领域;加强了各门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帮助人们打破了两种文化的界限,建立起统一的世界图景和文化图景。随着系统科学方法的形成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借助于系统科学方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渐地由定性到定量,由个体到整体,由静态到动态,由线性到非线性。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解决了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很多问题,并逐渐导致人们观念上的更新,从而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是由于系统科学方法对于思维方式的变革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笔者在广泛学习、理解、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这篇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简要地叙述了科学方法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影响。伴随着科学及科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思维方式也相应地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古代直观性整体思维方式,近代机械论思维方式,19世纪辨证思维方式和现代系统思维方式。第二部分对系统科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首先介绍了系统科学方法及其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主要有: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模型化原则和最优化原则)。其次重点介绍了系统科学方法中的系统论方法和耗散结构理论方法。第三部分从传统的机械论思维方式的产生、表现及其随着科学的发展表现出来的局限性来说明思维方式变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第四部分论述了系统科学方法引起思维方式变革的原因,并且分别论述了系统论方法和自组织理论方法对机械论思维方式变革的具体内容。第五部分从三个方面阐述系统科学方法产生后对机械论思维方式变革的现实意义。一是对唯物辩证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二是对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着重论述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作用。8.期刊论文宋会君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有序性-体育与科学2003,24(3)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以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存在于运动训练这一开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和解释竞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可行的.增加竞技能力系统的负熵是实现竞技能力向有序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9.学位论文祁金立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2003该文试图在上述认识背景下,以城市化问题作为切入点将城市化的研究与推进中国工业化,消除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中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结合起来,运用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和视角,探讨城市化在中国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论文的基本思路、主要框架结构和观点如下:首先,论文采用系统论的视角,认为城市化是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特征不断加强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过程和必然结果.而决定社会经济系统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特征、性质和方向的因素来源于系统内和系统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其次,该文使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城市化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第三,该文选择了跳出农村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从中国城市化的角度,从分析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角度,探讨在中国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最后,论文认为推进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增强城市发展的承载力;(2)防止主要依靠行政区划变更推进城市化的模式,鼓励少数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3)增强城市整体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4)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中心,突出抓好城镇功能培育,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防止和避免城市病的发生;(5)既要加速户籍制度改革,疏通城乡协调发展的渠道,又要改革和调整城乡土地制度和政策,提供城乡协调发展的保障.10.期刊论文邹积慧.ZHOUJi-hui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系统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也可以是社会的.耗散结构理论已经在自然科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其在社会科学系统论方面的意义讲,也是无可估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生态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学属性和技术属性,其中经济体系的耗散结构属性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成为耗散结构系统的重要意义,耗散结构理论对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启示.力图从理论上把耗散结构系统扩大到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从而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崇高追求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f16a57f0-a599-43a2-9679-9e11011681ab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