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胡锦涛讲话20世纪80年代,广州标致和上海大众都是中国和外国企业合资的知名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州标致车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小,最后停止生产。而上海大众却发展越来越快,慢慢占有了中国的半壁江山,现在跑在大街上的很多是大众车,却很难找到广州标致车了。广州标致505上海大众新领驭广州标致车引进国外生产线后,企业不注意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没有起到引进外国技术的作用,企业汽车的国产化率很低。而上海大众企业,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第一天,就注意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截至2007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5%,奥迪的国产率超过了70%,捷达国产化率超过80%。正是凭借这么高的国产化率,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赢得了价格优势,也赢得了竞争优势。同时大众汽车还进行了大范围的技术创新,使引进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在生产发展中,不能照搬照抄,而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经济角度)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江泽民长虹始创于1958年,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IT、通讯、网络、数码、芯片、能源、商用电子、电子部品、生活家电及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长虹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强化技术创新工作,采用开放式管理体制,依据企业自身技术定位,按照技术战略、技术计划、技术实施三个层次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长虹技术创新体系,保障了技术研发始终满足企业面临的不断升级的市场竞争需求,使公司在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及其商品化进程中经历了由引进技术、联合开发到自主开发三个阶段。自主创新:长虹演绎民族产业发展历程由单一的彩电产业到多元化、综合跨国企业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重大科技创新所引发的科技革命或产业革命,可以带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历史上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18世纪60年代蒸气机的发明实现了机器化大生产,人类迈向蒸汽机时代,社会生产力因此实现了质的飞跃;19世纪后期电磁理论的创立和电力技术的应用使生活生产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电话的发明使人们的活动摆脱了空间的束缚,大大提高了生产活动和商业活动的效率;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大型程序的编制和大规模计算的实现成为可能,而近几年随着奔腾系列处理芯片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大规模地普及,又使得计算效率越来越高,商业计算成本越来越低,并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诞生,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越发广泛,使人类完全步入了信息科技时代······•在20世纪初期开始的以无线电技术及原子能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迈向电子时代。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普遍应用和发展,正在把世界推进到一个新时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一条普遍规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现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首先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天的故事》这位老人是谁?1992年,他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怎样的诗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一度是困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难题。1991年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指出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他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思考: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列举我国现代在理论、制度上的创新事例。(政治角度)新时期历次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第一次思想解放:真理标准讨论: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冲破了“个人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1992年破除姓“资”姓“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明确提出和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7年年9月党的十五大冲破姓“公”姓“私”的桎梏,冲破了“所有制崇拜”。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三个代表随着中共十七大的召开,2007年底以来,一场波及全中国的新一轮思想解放大潮涌动.全国1、大部制改革2、“两会”宏声3、政府信息公开4、领导干部约见网友5、透明救援思考:故事中的犹太人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聪明的犹太人1946年,一个犹太人和他的儿子来到美国经营铜器,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不对,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手看看。”儿子先后把铜加工成铜鼓、簧片和奥运会奖牌,最高时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1974年,美国人为了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所扔下的废料,向社会招标,但好久没人应标。但他看到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铝和木材,未提任何条件,当即接标。他把废铜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头加工成底座;他用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上面扫下来的灰尘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三个月,这堆废料在他手中变成了350万美元,比父亲当年所说的一磅铜的价格整整高出1万倍。(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与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与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辨证的思维方式。思考: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什么?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你能就以上关系举出一些事例来吗?比如,在改革开放前,我们没有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维权意识。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思维观念形成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水平都发生了变化,人们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恩格斯你还能举出哪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创新事例?纵观中外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创新的结果,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从《山海经》到《西游记》,无一例外。(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如何推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哪些方面?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③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④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⑤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思考:为什么说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经济角度政治角度文化角度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关系:内容:1、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创新的哲学依据辩证法:①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对立对立对立(基本观点)(基本观点)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为什么?第一、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联系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因此,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它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因而看不到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好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分歧之一分歧之二分歧之三根本观点根本分歧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认矛盾……否认矛盾……1、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①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③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动力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2、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3、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B、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C、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D、深入群众、贴近生活4、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就不会有焕然一新的面貌。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可能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这段话说明了理论创新()A、能够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能够知道人们的行动,决定着实践的发展C、是领袖人物的事情,一般人望尘莫及D、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无条件的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