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安党史是一门必修课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没有根,一个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国史是一门必修课,不但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充满很多正能量。什么是规矩?其一,党章是总规矩。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其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尤其是政治纪律。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其三,国家法律,必须模范遵守。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牢记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其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的党内规矩,全党必须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党的优良作风是什么?三大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两个务必”的思想作风1945年,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提出了党的三大优良的工作作风,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实践层面的作风。1949年3月,在中共走向全面执政的伟大的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思想层面的作风。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耐人寻味的是,使毛泽东辗转反侧思索的,并不是退居溪口老家,想和共产党最后一拼的蒋介石,而是早已成为古人的300年前的李自成。立规矩,敲响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号角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也许我们出发的太久了,以致忘记了出发时的初衷。我们的党从什么地方来,经过了怎样的艰难曲折,要到什么地方去。习近平:想得最多是“两个务必”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保持“两个务必”。中央政治局带头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坚持“两个务必”,以实际行动给全党改进作风作好表率。(习近平)述评:习近平此番考察西柏坡,重温建国创业的艰辛,宣示了对党的历史的尊重和继承,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缅怀,可谓是一次政治上的“寻根”。习近平希望从中共传统中寻找精神力量,因为中共在打天下时确实朝气蓬勃、敢于创新,否则不可能只用三年时间就击败了远比自己强大的国民党。提纲一、“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贯穿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和依靠人民“赶考”必胜的政治保证和作风保证,二、“两个务必”的精神体现了政党文化的核心价值,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高调评价“两个务必”,号召全党践行“两个务必”。中国共产党28年的民主革命史以党中央所在地为线索,分为:上海时期、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上海望志路106号的石库门和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成长于江西的密林丛中,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百炼成钢,在延安时期达到了政治理论上的成熟,在西柏坡时期铸就了历史上的辉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实践上海一大会址包惠僧过去,特别是(革命)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毛泽东(1962年1月30日)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生智)都是拿着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旧址——毛泽东(1927年8月7日)向井冈山进军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茫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寻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革命胜利经验:路线正确,团结。●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通过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即井冈山道路。井冈山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此开篇,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在此破土,中国特色的革命航船由此起航。●启示: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的特色之路。“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习近平)特色就是科学,科学就是合乎实际。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众星何灿烂,北斗驻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陈毅毛泽东在西柏坡三百天时间里写下的历史文献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20篇;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五卷53篇;收入《毛泽东书信选集》10篇;收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集》21篇;收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五卷290篇收入《毛泽东年谱》的文电、讲话、谈话、书信等计390篇。1948年9月——1949年1月从西柏坡发出的电报共408封。毛泽东离开延安和西柏坡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但在延安留下了一排排瞪着眼睛思考的窑洞,在西柏坡留下了一间间瞪着眼睛思考的小房子……思想这面铜镜靠岁月的洗刷来显其光亮,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作为思想家的毛泽东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在回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时曾说:“中国党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会议。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一次是1938年的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西柏坡时期开创中国民主革命的辉煌篇章历史主题:彻底走完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科学走上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历史特征:伟大的历史转折。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中国革命的重心实现了由农村到城市转变;并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毛泽东转战陕北伟人的思想体现在:总是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提出符合历史转折实际的战略思想。“最终为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那统辖思想的,比统辖城池的更有力量。而这统辖思想的就是信仰!毛泽东说:我军打仗,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有文有武组成一班子,留在陕北转战;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有文有武组成另一个班子,找一个适当的地点进行中央委托之工作。毛泽东为什么留在陕北?群众观:感情使然(政治账)军事观:拖住胡宗南,缓解其他战场的困难(经济账)信念观:坚定打败蒋介石的信念(精神账)战略位置重要生活比较富裕党和人民群众基础好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选择一个落脚点,总要选择一个党和群众基础好的地方。一文一武一文:群众剧社田华陈强曹火星王莘一武:三五九旅718团,号称平山团。“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党高尚的情怀引领着一群赤诚的群众,追逐着共同的梦想。民主政治,选举第一,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和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还不耍私情。—选举小调这是比近代英美还要进步的普选!—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中国是有缺点的,而且是很大的缺点,这种缺点,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中国人民非常需要民主,因为只有民主,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国家。—毛泽东:《会见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讲话》(1944年6月)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向来政治家之间的斗争就是天下之争,人心之争。孙中山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赢得人民的支持度,赢得社会的承认度。有人得天下,有人失天下。人来人去,政权交替,这种戏演了几千年。当历史演进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又将有一次政权大更替时,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再次为我们提供了这个证明。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军事不过硬,一打就败;政治不过硬,不打自败!三大战役支前统计表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前线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战争打到哪里,车轮就推到哪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那时候,正值隆冬,冰天雪地,他们听说要解放北平、张家口,立即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那情景真是非常感人,非常壮观!当我从孙庄去孟家楼平津战役指挥部的时候,一路上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和广大民兵,赶着满载物资的大车,不分昼夜地朝北平、天津方向前进,真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一眼望不到头啊!我还得知大清河两岸的人民群众,昼夜组织4万多人参加突击破冰队,两天内砸开了100多里冰河,使白洋淀和大清河两岸的船只,能够将物质源源不断送往前线。”——聂荣臻回忆平津战役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毛泽东农民中蕴藏了巨大的革命潜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将近代中国农民对社会无序的攻击,整合为有组织的革命力量;将农民破坏旧秩序的冲动,转化为探索新社会发展方向的巨大能量。农民是一座活火山,静待点燃他们的火种。毛泽东这个农民的儿子,将他们从沉睡中唤起,带领他们通向翻身解放之路。毛泽东认为,如果忘记了农民,即使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的。正是基于对农民和农民问题的正确认识,毛泽东将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与中国革命的出路结合起来,将中国农民的翻身解放与中国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当蒋介石把目光投注在军事装备、统治地盘、美国援助等因素上时,毛泽东却把目光投注在中国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毛泽东比蒋介石看的更深、更远、更透彻。平分土地是中国人民最大最长远的利益刘少奇强调,实行彻底平分土地的政策,整顿党、整顿作风,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同时也是全民族的利益,是中国革命最大最长远的利益,是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我们解决与蒋介石的力量对比关系,蒋介石靠美国,我们靠老百姓。但靠老百姓要有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反对地主,平分土地;第二就是民主,不准站在人民头上拉屎撒尿。否则,就不是一个共产党的样子。陈布雷说:“国民党力大,共产党势大”。“力”大,靠的是美国的飞机大炮;“势”大,靠的是全国人民的民心。“势大”必然要战胜“力大”,民心必然能打败飞机大炮。同蒋介石的这场战争可能要打六十个月,六十个月者,五年也。这六十个月又分成两个三十个月:前三十个月是我们“上坡”、“到顶”,也就是说战争打到了我们占优势;后三十个月叫“传檄而定”,那时候我们是“下坡”,有的时候根本不用打仗了,喊一声敌人就投降了。——毛泽东(1948年3月)九月会议会址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的不远1948年1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下发的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指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毛泽东)《中央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毛泽东)《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报告制度的决定》《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应向中央报告的事项》(毛泽东)《关于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的指示》《关于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以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毛泽东)《关于健全党委制》(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关于组织部门业务与报告请示制度的通知》《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