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角膜炎重点回顾一、角膜保持透明性的因素:1、基质内胶原纤维排列整齐;2、上皮完整,内皮泵功能正常,基质水分含量平衡;3、没有血管。二、临床病理过程:1、角膜炎症浸润期2、角膜溃疡期3、角膜瘢痕期图例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定义:是真菌直接感染引起的可致盲性角膜炎。起病缓,病程长,可达2个月以上。病因:1、镰刀菌、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念珠菌属。2、多发于南方收割季节,农村,温热潮湿地区。3、眼部植物性或泥土等外伤史。4、长期全身或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1、刺激症状较轻(异物感或刺痛、视物模糊、少量分泌物),而眼部体征严重(混合充血→溃疡灰白隆起→边缘伪足→卫星灶→免疫环→内皮水肿皱褶→前房积脓→角膜穿孔),症状体征不相符。2、真菌穿透力强可进入前房,侵犯虹膜和眼内组织。继发真菌性虹膜炎、瞳孔膜闭、青光眼、白内障、真菌性眼内炎。3、发展缓慢的化脓性角膜溃疡。白:浸润和溃疡呈灰白色;干:溃疡面干燥,坏死物硬似牙膏状;粗:溃疡面粗糙,溃疡边缘不整齐;星:溃疡周围可出现免疫环及卫星灶;稠:前房积液粘稠,不能移动,不形成液平面。真菌性角膜炎诊断1、病史:眼部外伤史,长期用药史。2、体征:白、干、粗、星、稠。3、实验室检查:角膜溃疡刮取物涂片和培养共焦显微镜检查用刮铲刮取溃疡的边缘组织,该部分是真菌最活跃部分,真菌的浓度相对高角膜溃疡刮取物涂片和培养真菌性角膜炎治疗:1、药物治疗: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真菌药物,1~2小时滴眼一次,在临床愈合后,再维持用药1~2周,以防复发。重症患者可联合全身用药。前房炎性反应重者,给予1%阿托品眼膏散瞳,0.1%双氯酚酸钠滴眼液滴眼,qid。禁用糖皮质激素。2、手术治疗:板层移植或穿透性移植。板层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定义: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角膜疾病,致盲性很高。容易复发。多见于30岁左右青年,10岁以内,60岁以上少见,90%为单眼发病。病因:1、单纯疱疹病毒2、原发性HSK多见于幼儿,感染HSV-IHSV-II潜伏神经末梢角膜组织降低时抵抗力HSK反复发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临床表现1、原发感染:幼儿唇部和头面部皮肤感染,全身发热和耳前淋巴结肿痛,眼部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2、复发感染:皮肤损害+眼部损害(特征性改变)①上皮型:点状浑浊→树枝状溃疡→地图状溃疡→溃疡。无明症显症状或轻度视物模糊、畏光、流泪、异物感等。角膜知觉减退。③内皮型:又称为单疱病毒性角膜内皮炎,少见,并非由上两型病变进展而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②基质型:浅中基质角膜炎:继发于上皮型HSK。坏死性角膜基质炎:病毒直接损害及病毒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盘状角膜炎:病毒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取材镜检培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治疗: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及角膜内,不能完全根治,治疗目的只是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上皮型HSK:0.1%阿昔洛韦眼液,qid。禁用激素。基质型及内皮型HSK:全身+局部抗病毒,适当用激素其他:虹膜睫状体炎者阿托品散瞳角膜穿孔者角膜移植角膜炎后期常见并发症-云翳角膜炎后期常见并发症-斑翳角膜炎后期常见并发症-白斑角膜炎后期常见并发症-新生血管角膜炎后期常见并发症-角膜瘘角膜炎后期常见并发症-粘连性角膜白斑角膜炎后期常见并发症-粘连性角膜白斑示意图角膜炎后期常见并发症-角膜葡萄肿案例分析严某,男,20岁,农民,因右眼轻微疼痛、视力下降10天到医院就诊,患者20天前在劳动时被农作物擦伤眼睛,自行滴用氯霉素滴眼液,效果差。检查发现,混合性充血,中央角膜浅层出现2个灰白色浸润,边缘不整,病灶略隆起。旁中央区角膜有数个小的浸润灶。前房积脓。试述本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案?门诊病历:查:双眼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病灶刮片检查临床特征:病史、用药史、症状体征不相符、白干粗星稠体征。诊断:临床特征+检查处理:抗真菌滴眼液(2种或以上联合)OD频繁点眼散瞳滴眼液ODt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