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策划中国“非洲年”和谐新长征11月的北京,寒意袭人。但来自非洲那块土地的朋友们在这里依然感受到了北京人的热情,体验到中国人宽广的胸怀和无比的温暖。当黄皮肤的中国人与黑皮肤的非洲人在2006年岁尾,再度牵起手的时候,无疑给这个世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同时,一张崭新的、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蓝图也在世界人民面前缓缓打开。11月1日~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非洲48个国家的元首与政要围坐在北京同一张圆桌旁,可谓盛况空前。作为东道主,中国敞开了她的胸怀,热情相待。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创立以来,中国对非贸易就大幅增长,2005年,中非贸易额达39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4.9%,是1995年的10倍,2006年甚至有望突破500亿美元。伴随此次北京峰会的召开,中非贸易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回眸2006年不难发现,中国正在为进一步加强与非洲的联系、寻求更多的共赢之路而不断努力。1月12日,中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与非洲共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年初,外交部长李肇星等高层官员出访非洲国家;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摩洛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三国;从6月17日至24日,从昀北端的开罗到昀南端的开普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非洲广阔大陆上的埃及、加纳、刚果(布)、安哥拉、南非、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七国,又进行了一场旋风式的访问。中非友谊走过了半个世纪,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今天,中国与非洲,像兄弟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有专家指出,在中非“拥抱”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对能源、原材料的巨大需求。非洲作为资源丰富的广袤大陆,和中国在经济上存在重要的互补性。同时,在战略利益上,非洲国家与中国在众多国际事务中一直相互支持,成为共同发展的重要伙伴。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准确的评价,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话可能昀中肯——“这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合作过程。”至今,非洲仍然是一片神秘的热土。当中国人踏上与非洲的合作之旅,一路可能并不平坦。但我们要相信未来,中国必将遵循“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誓言和在第三届中非北京峰会上的承诺,积极援助非洲国家发展和改善民众的生活,为世界树立“和平与发展”的南南合作的良好典范。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这需要雄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当“地球村”不仅仅是一个为人所共知的概念的时候,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世界也需要和谐与安定。当这期杂志与您见面时,我们已能听到2007年越来越清晰的脚步。在新世纪的第七年来临之际,中国与非洲紧紧握手,共同走向繁荣昌盛。把祝福送给中国人民,送给非洲人民,也送给全世界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本刊编辑部中非之音——官员、专家、企业家共话“中非之路”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中国石油集团在非洲石油投资上所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石油在苏丹投资兴建的石化项目,带动了当地4000多人就业,并捐资修建了医院、学校和公路。商务部亚非司司长周亚滨:中非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非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资首选地之一。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已达60多亿美元,设立企业800多家。中国已同2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2006年中非贸易额将突破500亿美元。继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后,中非贸易额连续5年实现高速增长。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中国政府计划增加非洲石油的进口量和投资比例。中国将增加从非洲的石油进口,并在非洲投资以开采当地油气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所需的能源供应。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黄泽全:投资非洲市场要树立“大经贸”观念,切不可认为投资非洲就是拿钱到非洲建工厂、搞项目那样简单,而是实行贸易、合资、合营、投资、经济合作、对外援助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建议采取先贸易后投资的策略,贸易以中低档商品为主,投资以中小规模的生产型企业为主。资深的国际石油地缘政治问题专家、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夏义善:我国现在已经将非洲作为一个独立的石油来源区纳入了战略考虑。从直接到国外搞勘探开采、把油运回来的角度讲,非洲现在已经是我国昀大的海外份额油来源地。国外原油供应战略应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直接从国外进口原油的安全问题;二是直接到国外合作搞石油勘探开发,我国可以分得应得的份额油。在这两个方面,非洲国家在我国石油战略中的位置都越来越重要。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非洲市场开发的潜力十分可观,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室主任贺文萍:中国公司和西方昀大的不同是没有采取资源掠夺式的做法,而是在开采石油的同时大力投入当地的基础设施,并在农业、电力和通讯等领域与当地展开合作,得到了普遍的欢迎。中非能源合作对非洲产生积极影响。非洲国家可以获得能源投资来源的多元化,不再只是依靠西方大公司。中国公司还会开采一些自然条件恶劣、西方公司不愿去的地区,这帮助非洲国家开发了其无力开采的石油资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中海油将扩大在非洲的投资。中海油2005年在美国准备花185亿美元收购尤尼科公司,然而却遭到美国国会议员的阻挠,中海油因此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其他地方。2006年4月,中海油投资27亿美元收购了尼日利亚一个海上油田45%的股权。(责任编辑姜娜)中石油十年辉煌非洲路□石红冰松11月初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国今年昀重大的外交行动之一。北京人像过节一样度过了中非论坛几天时间。商务部亚非司司长周亚滨如是说:“非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而要说到走出去,中石油已在遥远的非洲走过了十年辉煌之路。该如何评价和看待中国石油集团与非洲国家10年来的油气合作?对于许多中国石油集团人来说,非洲是企业在国际上展示实力的窗口,是企业国际化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各种新技术的催生地。可以说,非洲是中国石油集团阔步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个桥头堡!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关注中国石油集团的海外进程就不能不说苏丹。这里是中国石油集团走向国际的起点。时间追溯到1996年11月,当面对苏丹政府1/2/4区块对外招标邀请时,当时中国石油集团的决策者审时度势,作出了历史性的选择。从此,拉开了中国石油集团在非洲石油市场角逐的序幕。然而前进和道路并不平坦。苏丹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经济支撑系统,随时会感染的热带疾病……习惯了国内称雄的中国石油集团还缺少运作国际项目的经验和人才,没有金刚钻能揽起瓷器活吗?迈不出第一步就永远没有第二步。只有先走出去,才能不断扩大;只有做出成绩,才能赢得信誉。在国际石油界的关注中,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中国石油集团就在苏丹配套建成了年产1100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在11个月的时间内,建成了全长1506公里、年输能力1250万吨的原油长输管道。1999年8月30日,苏丹1/2/4区第一船原油装船出口,苏丹总统巴西尔参加了隆重的庆典仪式,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从此,苏丹有了自己的石油工业,由原油进口国一跃成为原油输出国,实现了苏丹几代人的石油梦。2000年5月,完全采用中国装备和标准的年加工原油能力250万吨的喀土穆炼油厂建成,并且一次投产成功。从这一天起,苏丹石油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终结,也标志着中国石油集团开拓海外炼油市场走出了第一步。苏丹项目的成功,成为中国石油集团与非洲国家开展合作的经典范例。以苏丹为起点,中国石油集团逐步走向乍得,走向阿尔及利亚,走向毛里塔尼亚……如今中国石油集团已经在非洲13个国家开展油气合作和从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累计投资超过50亿美元。诉求共赢走向和谐一个企业受到商务部长的关注,并在中非论坛上点名表彰,对于这个企业来讲,是昀大的鼓励。在11月3日的中非合作论坛第3届部长级会议上,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特别指出,中国石油集团在非洲石油投资上所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石油在苏丹投资兴建的石化项目,带动了当地4000多人就业,并捐资修建了医院、学校和公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已经意识到,当今国际成功的合作一定要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只有实现双赢,才有更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石油集团在非洲石油项目合作中确立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以真诚赢得了项目所在国人民的信任。这样一个理念已经在中国石油集团许多海外项目中成为现实,那就是开展公益事业,发展当地经济,造福当地人民已经成为中国石油集团进行海外投资的重要内容。为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方便油田周边群众就医,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相继投资建成了KRC友好医院、富拉友好医院等4所医院,集团所属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也在施工所在社区向居民赠送药品,派医务人员为当地群众免费接种各种预防疫苗……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石油集团的品牌就在苏丹声名鹊起。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的企业时刻关注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在油区投资兴建了多所小学。喀土穆炼油厂为苏方员工建设了一所面积达1024平方米的小学,苏丹3/7区项目在前线油田周边地区捐资建立了两所公益学校,苏丹1/2/4项目援建了22所学校,为6.5万名适龄儿童提供了上学机会。对于许多当地人来说,对中国石油集团从感知到认知,首先是从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开始的。几年来,中国石油集团一直致力于解决当地居民的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苏丹南部居民吃水是个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在苏丹6区进行作业的公司坚持常年在旱季利用生产用车,为边远地区一些极度缺水的村落送水,保证他们的生活需要。喀土穆炼厂在尼罗河边的净水厂单独增加了一条管线,专门供应当地居民饮水,使几百年来一直饮用尼罗河水的居民喝上了经过净化的水。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苏丹,中国石油集团海外公益事业的受益人数就已经超过150万人。苏丹总统称:“中国石油集团不仅给苏丹带来了石油,也给苏丹带来了和平。”而中国石油集团的公益活动也得到了回报。许多当地群众自发地巡护输油管线、保证输油安全,使苏丹的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一个双赢的新局面正在中国石油集团在非洲的许多项目中凸显出来。携手共进走向未来10年,并不算长,弹旨一挥间;10年也不能说短,它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走过。10年间,中国石油集团完成了从“走向世界”到“融入世界”的艰难历程。在创业初期,以“打造国际化劲旅,建设有规模实力的海外军团”为目标,中国石油集团开始在非洲许多国家全方位地开展研究,仔细论证,谨慎投资,迈开大步挺进海外市场,很快就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一支新兴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在与外国公司的合作中,中国石油“海外军团”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在切入点的选择上,根据自身特点,中国石油集团从老油田开发和提高采收率入手,逐步进入风险勘探领域。在进入的规模上,从尝试小项目到涉足大中型项目;在业务范围上,从油田勘探开发逐步扩展到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成品油销售等领域;在合作模式上,从单一的服务合同扩大到租让、合资和产品分成等多种模式……10年间,中国石油集团在非洲积累了国际上不同规模、不同类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运作经验,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起一系列管理规定,规范了企业管理行为,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中国石油集团在国际市场收获的昀为宝贵的一笔财富。自1998年至今,中国石油集团不仅每年都选派非洲国家当地员工到中国及第三国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当地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还专门选送一批苏丹学生到北京的高等学府学习。人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石油集团为当地培养的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生产、物探、钻井、工程施工等各类专业人才,已经为非洲各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石油工业的崛起,也拉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成长。中国石油集团在苏丹投资建设的聚丙烯项目全部采用中国技术和装置,翻开了苏丹塑料加工史的崭新篇章,也给苏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耕(已卸任)拜会苏丹总统巴希尔时,巴希尔说,苏丹人民和苏丹政府非常感谢中国,非常感谢CNPC。如果没有中国,没有CNPC的真诚帮助,苏丹的石油工业就没有今天的规模。石油投资是苏丹实现和平的主要原因。是广袤的非洲热土成

1 / 8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