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特点长城的特点?长城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历史的长和建筑体量的长是长城两大基本特点。此外,长城还有不少其他特点,比如在长城内外生活着众多族群,长城这一伟大奇迹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等。一、使用时间跨度大长城从产生到成熟的过程是一段悠久的历史。长城的修筑、维护和军事利用伴随了自春秋战国至清上下两千多年,其维护和其他方面的利用更是延续到了现代。根据史籍记载,楚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修筑长城的诸侯国。据史料推断,楚长城的修筑时间应早在前656年以前。根据考古资料来看,齐国产生长城也很早,差不多与楚国长城的产生同步。两国长城均出现在中国春秋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段长城。这一时期正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由于诸侯兼并,出现了楚、秦、燕、齐、韩、赵、魏等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这些国家经常有利益冲突,为了互相防御,它们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起一道或数道高大的城墙。这些城墙呈线形分布,而不是拱卫城市、周围封闭的状态,往往长达数百千米或上千千米。前4世纪左右,在兼并和反兼并的过程中,诸侯国之间进攻和防御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墙的防御逐渐发展完善起来。正是在前4世纪左右,长城也开始成为调整农耕与游牧民族关系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手段。燕、赵、秦等国和东胡、匈奴等游牧民族相邻。由于农耕经济发展扩张,游牧民族也处于寻求集团化发展的阶段,双方在燕、赵、秦三国的北部边疆地区争抢土地、抢夺牲畜和人口,严重破坏了这些地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燕、赵、秦三国在变革的基础上,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分别向游牧经济地区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开疆拓土之后,相继在其北方修筑了用来防御游牧民族东胡、匈奴、戎等游牧民族南下或东进的长城。内蒙古武川县境内的秦长城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统一了中原地区和一部分游牧民族地区。当时北方匈奴族聚居的广大地区尚未归属秦朝。秦始皇北逐匈奴后,占据了原属于匈奴的草原地区,并下令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保护已经获得这些土地。秦始皇时期所筑的长城,除北部阴山长城之外,基本上是在战国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进行增修扩建,将其连成一线。因其长度超过5000千米,自此中国长城有了“万里长城”这一称呼。继秦朝之后,又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是汉朝。秦末汉初,匈奴趁中原纷乱之际再度强盛起来。到汉武帝时,多次派重兵北击匈奴,并陆续修筑了一条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的长城。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一条,总长超过1万千米。继汉之后修筑长城的是南北朝。在这一时期,相继统治中原北部区域的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这几个鲜卑政权,因为受到北方的突厥、柔然、鲜卑等游牧民族的威胁,也不断地修筑长城,构筑战略防御线。此外,东西两边的政权之间,也有互防长城的修筑。特别是北齐,修筑长城的规模相当大,次数也比较多。北齐先后修建了三条长城。第一条是西起今内蒙古清水河县、中经张家口、东到山海关一带入海的长城。第二条是为防御北周修建了西起黄栌岭、东到居庸关的长城。第三条同样是为了防御北周,修建的北起五台、南至娘子关的长城。北周统一北方后,为了防御突厥、契丹等草原民族,修缮加固了北齐长城西起雁门、东至碣石的长城段。开皇九年(589),隋朝统一了中原。隋朝虽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但仍未能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契丹、吐谷浑的扰掠,继续采取多次修筑长城的办法来遏制游牧民族。隋朝之后,突厥等游牧民族归中原王朝唐朝统辖,因此唐朝时没有大规模修长城,只是在原有长城区域设置了一系列屯兵的城堡。到宋朝,长城雁门关一线的山西北部一度成为宋、辽分疆而治的分界标志。宋朝利用隋朝长城加以修缮,用作防御辽的进攻,但时间并不长。所以,宋朝仅在个别地方修缮并利用过隋朝长城,比如大量增建烽火台和屯兵堡等。辽、金势力南下后,长城地区为辽朝所据,黄河、长江取代长城,成为南北政权对峙的重要防线。据史载,辽朝曾在黑龙江下游修过长城,规模不是很大,使用时间也不长,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有待深入研究。继隋朝之后,较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是金朝。金长城为古代少数民族女真族所建,主要是为防御蒙古族。金长城有两段,一段起于大兴安岭北麓,沿根河西行,穿呼伦贝尔草原,到达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境内德尔盖尔汗山以北的沼泽地中。这是古代中国修筑于最北部的一段长城。金长城的另一段起自嫩江西岸,沿兴安岭西入漠北,至锡林郭勒盟,再向西南沿着阴山至黄河北岸。黑龙江甘南金长城蒙古族兴起之后,相继灭掉了金和南宋,建立了统一的元朝。元朝建立之后,因长城南北的农耕和草原地区实现了统一,根本没有修建长城的必要了。这之后再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就是明朝建立之后。明朝修筑长城,前期主要是为防御北方的蒙古族,后期则主要是为了防御东方新崛起的后金。明长城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坚固、最雄伟的长城。该长城不仅工程量大,在工程材料、修筑技术和防御配置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明长城的遗迹,也是迄今保存得最完整、旅游开发利用最多的。清朝统一之后,长期在修缮利用明长城实行满禁和蒙禁,基本上没有了军事防御的意义。清朝只有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曾在青海修建长城防御蒙古准噶尔等部族的长城,才具有军事防御价值。其中,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是一次维护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战争。这场战争,起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迄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历经三朝70余年。自春秋战国至清朝,长城从其产生至不断增筑、修复并在军事上大量利用,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漫长时段。这一时间的跨度使历史悠久成为了长城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二、修筑地域范围广长城的第二大特点是修筑地域范围广。长城经过长时间的维护和增筑,遍布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周边国家如现在的朝鲜、外蒙古等国,也在属于古代中国的国土范围或羁縻地时修筑过长城,至今仍有中国古代王朝所修建长城的遗址和遗迹。长城的修筑地域范围广,拥有翔实的测量数据支撑。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向外公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和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统计历代长城的总长度。此次统计的长城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市自治区,统计的数据包括长城的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以及相关设施,共计长城遗产43721处。其中,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达8851.8千米。调查结果显示,明长城现存敌台7062座,烽火台5723座,相关遗存1026处。历代王朝所修建的长城,基本上都是处于所在王朝的边疆地区。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是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方面。维护统治是任何统治者都会倾其全力去做的事情。对统治者来说,没有了统治地位,就等于没有了一切。历史发展证明,没有可持续的王权统治,就没有可持续的有组织文明进程。即便是必须打破一个旧政权,也需要产生一个新政权作为统治者来延续文明。既然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是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方面,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维护文明的延续,就必须花费重力维护边疆的稳定。长城便是中国古代中原政权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战国秦、赵、燕长城,秦汉超过万里的长城都修建在边疆地区。明朝的外长城同样是修建在明朝的边疆地区,甚至直接将长城称为“边墙”,明朝管理长城的九个军事防御区称为“九边”。明朝内长城处于明朝的内地,是长城军事防御的纵深,主要敌方攻进位于边疆地区的外长城之后,用以阻挡敌军深入内地。边疆就是国家政权控制疆域的边缘性地区,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古代王朝的边疆地区并非固定不变。不同历史时期的边疆地区,依当时客观现实基础所确立。长城地区无论对于中原王朝政权还是游牧民族政权,都毫无疑问属于边疆地区,王朝对长城地区防御的构建、调整和社会治理都受到既定边疆政策影响。边疆治理是所有王朝政权,国家总体治理方略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战国秦、赵、燕三个与游牧民族相交的北方诸侯国,向北扩展土地,一直发展到不适应农耕经济的草原地区,并修建长城将新的农耕地区保护起来。虽然还不是现代严格意义的边疆,但已经具备了边疆概念的雏形。秦汉统一的王朝建立起来之后,才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边疆概念。特别是秦汉在其边疆地区大规模修建长城,对边疆的确定、调整和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历朝历代的边疆地区因自身与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边疆地区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古代中国,不管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都有疆域广阔且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的国家。统一时期,王朝统治者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将王朝政权控制的边缘地区界定为边疆,并采取与内地有区别的方式加以治理。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边疆地区既是拱卫国家核心区域的安全屏障和战略纵深,也是国家实力强大之后进一步发展的地理空间。边疆地区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来自长城东部的乌桓、鲜卑等部族,是从松嫩流域从事渔猎、畜牧与农业混合经济的人群中分离出来,是一种以森林、草原为环境的特定类型的游牧人。蒙古草原是匈奴人的根据地,代表了最典型的草原游牧类型。青藏高原东缘的河湟之地,是汉代“西羌”活动区,是以高原河谷为资源环境的游牧类型。各种游牧群体与汉地农业社会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从事渔猎、畜牧与农业混合经济的族群,最容易在条件具备的时候与农耕社会相结合。这一特点在长城区域作为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不同经济类型的政权交往和攻伐更迭时,表现得更明显。来自渔猎、畜牧与农业混合经济类型族群发动的战争,以颠覆中原政权为目的的情况远远高于单纯的草原游牧类型的族群。长城地区是中原王朝外防区域和核心区的缓冲地带,承担着拱卫王朝中心地区的军事防御任务,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在特定的政治和历史环境下,长城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和战略的多重涵义。对长城地区进行的治理目的是保障王朝中心地区的发展和安宁,就是所谓的“守中”“治边”、“守在四夷”。任何一个王朝的边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动之中。王朝边疆的变动,要么向内收缩,要么向外扩张。受气候条件、政治实力、经济条件、战争胜负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原王朝有时会采取内缩边疆的做法来维护自身统治的稳定。尤其是当中原王朝出现败落、衰微或分裂的时候,游牧民族不仅会改变与中原王朝的羁縻关系,甚至采取军事进攻手段来抢夺中原王朝控制的区域。随着王朝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中原王朝在一定时期也会产生向外扩展的需求。中原王朝往往通过开疆拓土、宣扬威德来彰显国力的强大和文化的辉煌。这时候,中原王朝对长城外的民族产生政治上的吸引力、军事上的威慑力同时,也会产生经济上的影响力和文化上的感召力,推动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内降、归附和臣服。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国人与其周围地区,以及与—般‘非中国人’的关系,都带有中国中心主义和中国优越的色彩。中国人往往认为,外交关系就是将中国国内体现于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同一原则向外示范。因此,中国的外交关系也像中国社会一样,是等级制的和不平等的。久而久之,便在东亚形成一个大致相当于欧洲国际秩序的中外关系网。”他的这些判断基本符合历史情况。现代政治学的边疆,是国家靠近边界的领土疆域,这一点与古代不完全一样。现代意义的“边疆”及其纵深,是由主权国家在其领土边界范围之内,根据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按特定的自然地理或行政区划确定的区域。确立国家的边疆前提和依据是现代国际法,作为国家行使主权空间的标志是边界。基于国家主权意义的边疆,是近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后才逐渐确立的概念。因为“国界只是在民族—国家产生过程才开始出现的”。历史上的古国与近代以来的主权国家相比,无论是古代欧洲的城邦国家还是罗马帝国,还是中世纪的法兰克帝国、拜占庭帝国,都和中国古代王朝一样,并没有明确固定的国家边界,也没有在军事上的逾越便被视为侵犯领土主权的明确界线。因此,长城从来都不是中原王朝的边界。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研究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后,曾指出:传统帝国体系将国家区分开来的自然环境因素(如沙漠、海洋、山脉、沼泽)及人为地建造的隔离设施,如中国各王朝所修建的长城、罗马帝国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