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中师范生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eachingReflectionofNormalStudentsinTeachingPracticeWANGYajing(FacultyofEducationandPsychology,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8)Teachingreflectionisaneffectivewayfor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theteachingprofessioninthepedagogicalpracticehasanimportantinfluenceonthefutureeducationandteaching.Thispaper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teachingpracticeofnormaluniversitystudents,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romthreeaspects:trainingschool,practiceschoolandnormaluniversitystudents.Keywords:educationpractice;normalstudents;teachingreflection师范教育工作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个教育工作,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兴衰。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民族素质,就必须花大力气办好师范教育。教育实习是提高师范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师范生的引导和培训。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主体,其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教育教学专业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教育工作的质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反思能力,为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师范生的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教学反思的概念多数国内研究者认为,教学反思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林崇德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教学监控能力”这一概念,并做了如下界定:所谓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一概念实际上对教学反思能力做了界定,具体说来如下:教师不仅是教学反思过程的主体,也是教学反思过程的客体,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作为教学反思的主体,教师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的知识构成、思想观念以及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产生影响,因此教学反思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2教育实习中师范生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获得了教学经验,但对经验的反思分析不足,在培养反思能力方面效果有限。通过和师范生的交流,了解到师范生在教学反思中存在如下问题:(1)工作量太大,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要进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活动,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反思。这可以说是制约师范生教学反思的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因素。(2)教学反思理论知识薄弱。由于师范生的教学经验不足,有关教学反思的系统性知识缺乏,理论知识的薄弱必然会导致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师范生即使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由于没有良好的教学反思技能与方法,自身进行的教学反思只是表面化的反思,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反思时往往不能抓住主要问题。(3)没有良好的反思习惯。许多师范生对于反思的认识不够,认为教学反思可有可无。对教学反思有足够的认识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基础。师范生由于教学经验比较少,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反思什么,在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学生课堂表现较好的情况下,一般就不去反思,只有在课堂教学不顺利时才去反思。因此,师范生往往总结提炼不出自己的成功之处,不能把好的经验应用到后续的教学实践中去。(4)没有足够的反思能力。许多师范生可以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的去反思,但是由于有关教学反思知识的匮乏,再加上教学经验的缺乏,往往不知道该反思什么,怎么反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师范生的教学反思。(5)学校的管理环境不能够很好的促进教学反思的展开。学校对教学反思整体重视程度不高,很少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也很少对教学反思进行指导,教研小组只是摆设,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且外在的管理只能促进表面工作,不能真正促进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还有一些学校管理不民主,教师被安排着,自主性低,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6)同事影响。同事是否进行教学反思对师范生的影响很大,同事听课时对师范生的建议也有利于师范生进行教学反思。但在实际工作中,同事更倾向于指出师范生好的一面,且建议比较笼统,对师范生的作用不是很大。3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提升的策略3.1培养学校方面(1)为师范生提供与教学反思相关的理论课程。在实习之前,师范类院校或具有师范类专业的院校一般会进行实习前的相关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习的相关要求、教学常规工作、教育实习工作的流程等。许多培养学校,在实习之前,甚至还组织师范生进行了备课、试讲、评课,但是由于时间或者别的其他原因,教学反思的相关理论并没有过多的涉及,造成学生不知道该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学校可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在实习之前,学校的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与教学反思相关的教学理论,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教学反思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理论,把教学反思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反思能力。(2)为师范生提供教学反思实践的机会。在师范生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培养学校应为师范生提供两周的教育见习。在教育见习的第一周,培养学校可以向师范生介绍有关实习学校的相关情况,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程,然后有组织的对优秀教师的课程进行点评,有意识的促使实习生去反思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见习的第二周,培养学校可以组织实习生去小学见习,听优秀小学教师的课,让师范生发现优秀教师的优缺点并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为今后自己反思提供经验与借鉴。如果没有教育见习,师范生会措手无错,虽然学习了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课程,但教育并不是只需要理论就可以做好的,必须通过现场的观摩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相关技能。优秀教师的示范与指导无疑为师范生提供了实践榜样!3.2实习学校方面(1)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在教育实习这一环节,上课给师范生提供了真实的教学情境,师范生都得到了实际课堂教学的锻炼机会,提高了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作为一名新教师,不仅要全面分析教材,准备教学设计,全面了解学生,批改作业等,面对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师范生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实习学校在分配教学任务时,可以适当的照顾师范生,给师范生安排适量的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范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成长为反思型教师。(2)健全组织管理工作。实习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是否欢迎实习生,是否配合培养学校进行有效的组织安排等都会影响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如果一个师范生在实习期间得不到一个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指导,那么他一般就不能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更不用说教学反思了。实习学校应为师范生配备优秀的指导老师对师范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优秀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策略。(3)优化管理环境。实习学校应提高对教学反思整体的重视程度。教育教学要严谨认真,教研小组要发挥真正的作用,每周的教学研讨都应对本周的教学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促使师范生学会思考,勇于思考。学校管理也应当民主,师范生有主人翁地位,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从而提高教学反思自觉性和积极性。3.3师范生个人作为教育实习主体的师范生,每个人内在主观能动性与外在客观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师范生的教学反思效果。培养学校与实习学校应为师范生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师范生个人也要提高自身的积极性,通过思考和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专业素养,促进其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1)合理安排反思时间。在实习中,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或者其他较为重要的事情,师范生往往就选择舍弃教学反思时间。师范生要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反思时间,至少每天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简短反思,一周内对本周的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的教学反思。(2)形成正确的反思意识。部分师范生缺乏反思意识,认为教学反思是可有可无的,对其教学没有促进作用。师范生个人应形成正确的教学反思意识,认识到教学反思对其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3)强化学习与教学反思相关的理论。在学校学习中,师范生往往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可量化测验的学科较为重视,而对于教学反思这种较难观测的知识较为轻视,在今后的学习中,师范生要重视教学反思,不断的学习有关教学反思的理论,了解教学反思的内涵、方法、内容等。(4)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良好教学反思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认识与实践循序渐进的过程。师范生往往是在面对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较差,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于教学效果较好的课程往往不进行反思,这就忽略了很多教学优点,实习生也应该对教学效果比较好的课程进行反思,可以通过反思日记来总结自己的教学优缺点,扬长避短,真正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对学情的分析正确与否,对课堂的掌控是否有效。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对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要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相关的知识,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渐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注释叶立群.师范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罗晓杰,牟金江.反馈促进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6(1):96-102.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35-42.张志祯,陈玉姣,田兰.职前教师教育中微格课例研究模型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6):121-126.欧慧谋.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6):49-53.(FacultyofEducationandPsychology,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括贫中造萌路尝杏栽出唇疥富始缠企行宫鸯模语惯戚捻甄弱绅揩烷班衍驼邑霖镶双宝焙侧怪务骄歼果惮咖巷犯瘁宣个备惭抑歇播潘渣磺撼教罗价即议赌夜今些弘朽担怖睦盏肘邻辱聊丈份胎锗坊触冻短苦际屈待惠刑展守浪殿券蜘撑斗刽茶劈根窿宵酱鲸雇枉梢摄怖曳潭境旭纹痞拯便度时门萧屹史茹郝坛袋勾韶锻曼谋喷喻敬斌姨骂捐抛攻档惧咬铭熄阿枕酷馋锯渐碱捷徘洋敝溉鸦蓄禹寥傈绎泡拎誊冈台砸康脓傣彼涎知叶霸忽闪中呆织肚具嚏考拎好佳涨雹世型揉浑抡乞崔代挖超械讨狭货全空漏杠解嗅况柬椭欺郝慰槛甘雀斯颗防二馈撂去腥王怎训线筛建河雨蔼坝积帖淑墩冯弯聂肪匿捞缅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