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序及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1、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⑴主轴线的测设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定出主轴线位置并进行校正,并在每条主轴线上埋设标桩,对于主要轴线,控制桩应按永久性固定桩埋设并采取有效保护技术措施,轴线桩定出来以后,应作闭合检查,并提交业主、监理审查。垫层打好后,用经纬仪把轴线准确投测到基底上去,保证投测误差在±5mm以内,再用钢尺分出基础边线,并用墨线弹出,用红油漆标出轴线位置。工程施工到±0.00m以上时,应把主轴线投到墙柱上用墨线和红三角标志出来以便使用。在进行各层结构施工时,先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二层结构板面上,作为以上各层的控制依据。然后使用前述方法控制好各层的平面轴线,控制好竖向标高和垂直度,并作标志保护好。作闭合检查确保准确无误。主体结构每完成一层都应把主轴线测设在柱墙上,用墨线弹出和用红三角标志出来,以便经常检查闭合。⑵水准测量现场水准点应布设成闭合环线,测量精度采用Ⅱ级水准测量。水准点应埋设于通视良好、稳固、不被破坏、便于使用的地方。坑底标高用水平仪引测到坑底控制桩上作为坑底的整体控制。但坑底控制桩容易受到破坏,必须经常检查、核对。基础可用水准仪直接施测。当主体施工到标准层后,应把标高引测到主体的墙柱上,并作标志。标准层以上的标高则采用钢尺沿外墙、柱边向上引测到施工层,然后架设水准仪,校核由下层楼面传来的各水准点(标高),抄平施工层标高,将标高控制在±3mm以内。⑶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的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3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应设在不受振动、无积水、无松软土、通视良好、不会受到破坏的安全地点。建筑物周围每隔20~30m设一点,房角、纵横墙连接处、变形缝两边均应设置观测点。具体设置位置应与设计方、业主和监理洽商确定。⑷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方法用钢凿在柱子±0.00标高上10~15cm处凿洞(或施工时预留孔洞),将直径≥20mm以上的钢筋制成弯钩形,平向插入洞内,再以1:2水泥砂浆填实。观测点埋设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⑸沉降观测时间要求主体施工时,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施工中,较大荷载增加前后,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和暴雨后,应增加观测次数。交工验收后,向业主移交沉降观测报告、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由其委托具有测量资质的单位进行竣工后的观测工作;竣工后,第一年观测5次,第二年观测3次,以后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2、基础工程施工方法由于基础原始土软弱,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按设计要求做水泥搅拌桩基础。施工程序:2.1水泥搅拌桩:测量放线→机械成孔→灌注水泥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2.2、基础放样本工程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测量小组,负责现场的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所用测量仪器均经过检定。依据基础平面图、规划红线控制点。由施工测量小组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测量放线方案,用经纬仪结合图中尺寸进行放线定位,认真填写测量放线记录,并对重要部位进行复核。轴线控制点埋设标志,且控制建筑物总体尺寸的四条轴线交汇点用混凝土固定木桩30cm深。用水准仪将高程引至轴线控制点。对桩位采用钢筋定位作为标志,深度不小于300mm。绘制测量复核签证单,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主轴线控制网允许偏差小于20mm。2.3基础土方开挖基础土方(清桩头)采用人工开挖,开挖程序:放线→测量标高→整平→验槽→回填石子→浇筑垫层砼基础:测量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⑴、放线前应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水文等情况确定开挖边坡坡度。基坑开挖宽度还应考虑每边模板安拆工作面。⑵、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⑶、弃土应及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在基坑(槽)边缘上侧临时堆放土或堆放材料,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边缘的稳定。避免在已完基础一侧过高堆土。⑷、基坑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2.4、基础砼浇筑基坑清理后应立即进行验槽,办理隐蔽手续后进行砼垫层浇筑。垫层砼用平板振捣器振实,木抹子压平、拍实。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划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2.5、基础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必须将基础的轴线,边线,柱子边线投放在基底上,方便模板安装及柱子插筋的安装及校核,基础的高度,几何尺寸以及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模板采用木模板,用钢管扣件支撑加固稳定,模板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2.6、钢筋采用集中配制,实地绑扎安装的办法。上下部垂直钢筋应绑扎牢,并注意将钢筋弯钩朝上。连接柱的插筋,下端要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绑牢,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2.7、基础砼浇筑⑴、在砼浇筑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⑵、浇筑柱下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砼,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⑶、基础砼宜连续浇筑完成。砼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覆盖浇水养护。2.8、回填土回填土的土质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含水率适宜,清除有机杂物;回填土分层夯实回填,每层上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m。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用打夯机夯实。局部地方用人工夯实。3、上部主体模板施工模板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够可靠地承受砼重和侧压力。本工程所有结构施工均采用木模板拼装,其幅面大、重量轻、刚度大、耐水耐碱性好、板面光滑、模数标准化、安拆快捷、浇筑的砼表面达到清水效果。框架柱、支撑及加固采用扣件式钢管。梁、板支撑体系采用早拆碗扣式脚手架支承体系,框架柱模板外采用钢管箍加固牢靠。施工前,施工人员仔细研究图纸,依据图纸的设计尺寸做好柱、梁、板的模板拼装大样,并把轴线、模板安装控制边线引至主楼面上。柱子模板⑴、工艺流程:放轴线,弹柱子位置线→设置定位基准标高→安装柱模板→安装支撑杆件→柱群整体固定→全面检查校正。钢管箍间距不得大于600mm大截面暗柱、端柱。采用对拉件,间距600mm,呈“十”字形交叉对拉,对拉件穿过模板和钢管柱箍用扣件固定。所有支撑斜杆和碗扣式支撑立杆连接固定,在支模时应特别强调和检查螺栓对拉要求。⑵、梁、板模板工艺流程:放线→搭设支撑架→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一侧模板→安装楼板模→安装绑扎梁筋→安装另一侧模板→检查校正梁底模采用50mm厚木板配制,小口刨光,接缝拼接严密,且用塑料胶带粘贴封严。现浇板位置以1500×1500排列,两端离墙处在200~500范围内调整。主楞为50×100木枋,间距1.2m,次楞为50厚木板,间距为250mm,横杆按三步架排列。当梁、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按全跨长度的3‰起拱。⑶、模板的拆除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面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跨度小于8m者,砼强度达到75%后拆除,跨度大于8m者,砼强度达100%方可拆除,悬挑板待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柱子模:柱子模板一般在砼浇筑3天后拆除;拆除后应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4、上部主体钢筋施工⑴、工艺流程柱子钢筋绑扎:搭接(焊接)竖向受力筋→套柱箍筋→画柱箍间距线→绑箍筋梁、板钢筋绑扎: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次梁层纵筋及弯起筋→穿主次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固定→模板上画线→绑扎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⑵、钢筋统一放样,集中配料,钢筋制作以机械为主,散绑安装,安装时做到定位划线,对号安放,保护层以预制块支垫,楼板负筋加设φ8@1000∏型把反向脚支架铁点焊,墙筋网片加设φ8@600“∽”型拉结筋。所有箍筋按135°弯钩,如安装时发现有直钩者,可施焊成密封箍。⑶、钢筋锚固长度(Ld)和搭接长度(La)按工程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Ⅰ级钢筋Ld取25d,搭接长度La取30d,Ⅱ级钢筋Ld取35d,搭接长度La取40d(d为钢筋直径,La取1.2Ld)接头面积在接头范围内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4,其接头位置应错开并符合规定。⑷、钢筋接头优先采用闪光对焊,柱受力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在整修钢筋焊接中,都必须按规范分梁、柱、板抽样检验,确保焊接质量。⑸、钢筋接头、主梁上部钢筋不得在距支座1/3范围内接头,梁下部钢筋不得在跨中接头;竖向钢筋接头设在梁面以上,柱子每边竖向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在一个水平面上接头,柱子每边多于4根时,则应在两个水平面上接头。⑹、水、电、通风等预留孔、预埋件等要及时做好,应避免事后打凿。⑺、钢筋的制作:在制作钢筋时必须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发现问题及时提交设计单位处理后对每个构件进行认真的翻样,核对。按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计算搭设长度和锚固长度,翻样结束后再对每个构件进行认真检查无误后方可制作,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监督检查成型尺寸,确保制作质量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⑻、钢筋绑扎: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划线进行绑扎。柱、墙插筋时为保证其位置的准确,一定要牢固,以防浇注砼时产生位移,在绑扎梁筋、板底筋的同时,水、电预埋管件应及时插入同时施工。⑼、钢筋绑扎完成后,经业主现场代表、施工有关人员及现场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后方能浇灌砼。在浇灌砼过程中,应事先搭好浇灌道,浇灌人员严禁踩踏钢筋,存在问题时钢筋工应跟随值班,随时修正钢筋位置。5、上部主体混凝土施工⑴、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砼配制→砼运输→墙、柱、楼梯、梁板砼浇筑与振捣→养护。⑵、施工要点①、主体每层砼一次性浇灌,梁、板、柱砼强度等级均为相同(C30)。②、砼采用现场拌制,人工采用振动器振捣。③、项目部派专职试验员监督原材料的质量和搅拌质量及生料的计量情况,认真作好记录,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层层把关,确保砼质量。④、现场生产调度员将现场施工对砼标号、坍落度、数量、供应速度等要求及时报告搅拌站调度员,保证供应至现场的砼满足要求。⑤柱应严格分段分层施工,浇筑砼时,应先柱后梁、板。梁、板应同时浇筑,施工缝可留置在距梁底以下300mm处。⑥、柱和梁的施工缝应垂直于构件的轴线,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梁板不留施工缝。⑦、浇筑一排柱时,应从两端同时开始向中间推进,以免产生横向推力,使柱弯曲变形;⑧、浇筑竖向结构砼前,底部应先填以100厚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施工缝处理,每次铺设厚度为50mm为宜)。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利于新旧砼的结合。⑨、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浇筑砼时,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按施工缝处理后再行施工。⑩、楼(屋面)板浇筑砼时,应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原浆找平,并在砼初凝前二次压实打开光,确保砼表面密实和平整度达到要求。、混凝土浇筑,中不可随意挠动钢筋,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序和位置的准确性。⑶、砼养护①、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护砼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墙、柱可刷养护灵养护。②、冬季养护,模板及保温层,应在砼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砼与外界温差大于15℃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③、下雨天,砼结构面应覆盖(包裹)塑料布,避免新浇砼被雨淋,砼面浆液流失。6、砌体施工6.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抄平、放线→立皮数杆→摆砖墙→砌头角、挂线→铺灰砌→清理墙面→验评。6.2、施工工艺要点⑴、砌筑用砖和砂浆应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灰浆按设计强度要求由本公司中心试验室提供配合比,砌筑用砖要提前浇水湿润,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和边线,开始砌筑时先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及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