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线课程的研究现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我国在线课程的研究现状作者:邹丹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09期信息时代条件下,教学活动逐渐由传统的教师学生面对面转变为学生资助选择学习资源,教师也不再是100%参与教学过程的行为。在线课程就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大发展与教育教育资源聚合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课堂。在搜集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后,总结目前在线课程的类型与实施成效,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等新型在线课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正在促使高校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发生变革,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线课程作为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具有智能型、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等优势,已成为高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并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下,高职传统课堂和在线课程融合的混合式学习环境深刻转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在线学习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可是,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网络课程的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棘手的新问题,为了全面地了解国内关于在线学习的各种问题的现有研究情况,本研究对在线学习相关词条的国内文献分别采取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在中国最大的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CNKI”中,用“在線课程学生参与度”、“在线课程建设”、“在线教育平台”、“在线教育资源”和“在线教育教师”作为检索词,2011年至2018年作为检索时间段,检索到中文文献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龙源期刊网的发表年度曲线直观地看出:国内关于在线课程的相关研究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与在线课程相关的资源整合类型的研究所占比重较大,而针对在线课程这种新模式的教学形态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的研究总量不到10篇,关于学生参与度和在线课程平台搭建的相关研究则相对于课程建设与资源整合来说所占份额也不到10%。这些数据说明虽然对在线课程这一类型的课题研究呈上升态势,但是研究的方向不平均,很多方面可能并未涉及到,故而对解决在线课程目前面临的问题不能够提出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对中文文献作定性分析时,笔者根据被引次数对检索到的中文文献进行高低排序,仔细阅读和系统梳理了被引次数较高的文献研究内容。通过对这些文献研究内容的分析,得出国内关于在线课程的研究分布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2.1在线课程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周啸等人肯定了在线课程的学习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但在配套课堂学习过程中在线资源还需进一步完善与同步,在平台建设和选择时应该考虑到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与方便程度等问题。李志勇对在线课程的研究现状中指出,在线课程建设的体系还不完善,已建立的课程因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在质量上还不达标。李海涛在《我国档案学本科课程体系设置调查研究——以我国9所“985”“211”高校档案学本科课程为例》一文中指出,学生在线学习群体分布不均,对在线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普遍接受与使用频率不高的矛盾并存,在线学习模式落后等问题,并从平台建设的主导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吴慧芬(2011)通过多年来的基层教学实践观察,指出相当部分的在线学习者存在着在线学习时长不足、不能准时完成作业、缺乏在线交互等问题。国内关于在线课程相关方面的现状分析与研究对本课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指出了当前在线课程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完成度,缺乏信息交流等问题,一方面加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乐趣与体验感;另一方面是加强学习过程的监测手段和评价系统,将效率、活跃度等指标纳入到学生成绩评判标准中去。2.2在线课程建设的研究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科学的课程规划、先进的课程理念、合理的课程设计、优质的课程资源和有效的课程评价等问题与不足。吴宏远在对SPOC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在线课程建设在内容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线上理论教学和线下实践教学组织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开发出更适合于人才培养的在线课程体系。沈欣忆、李爽等(2014)对于在线课程中存在的交互不多、学生支持少等显著现象,构建了一种新型开放的在线课程: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布课”,并提出了知识情境化学习策略、参与度提升策略、学习评价策略等方法。笔者在仔细阅读了关于在线课程建设方向的论文后,总结出研究学者们在在线课程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几点建议:明确建设目标;深入进行专业调研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在线课程结构与使用既要简洁明了又要符合学生特点;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时,能够突出特色并解决传统学习模式所面临的痛点、重难点。在线课程建设要求龙源期刊网建设者要转变观念,由培养“标准人”向“完整人转变”的个性化要求,通过对课程的合理设计,让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善学。2.3其他方面的研究笔者阅读的文献中,绝大部分归根结底都可以划分至“在线课程的建设”这个方向当中,但还存在一些对教材、教师素质提升方面的研究,数量虽少,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借鉴意义。宋存江通过对传统教材的分析提出更新教材的建议,并对新形态教材提出新要求:准确把握课程的类型、定位,既要借鉴传统教材的内容又要开创新的形式与结构。张润芝对304门MOOC课程的基本信息和授课教师视频语言表达技巧信息进行记录,通过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课程所属机构性质、课程类型、教师教龄及教师类型的不同会影响教师视频语言表达技巧且会造成其明显差异,因此针对在线课程教师的选拔与培训提出参考建议。吴琼在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中发现关于在线教育的深入研究很少,线上课程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在线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面临着“继续完善提升”的课题。不论是在线课程还是传统课程,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培育人才,目前针对在线课程的建设方面的研究较多,而检验和评价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成效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提高在线课程的建设水平,也能够帮助建设者查漏补缺,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研究者应该站在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角度,针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制定全面的评价体系。(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