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全卷共14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在河之洲。(2)挑兮达兮,▲。(3)▲,悠悠我心。(4)气蒸云梦泽,▲。(5)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6)忽逢桃花林,▲,▲,▲,▲。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省.(shěng)晦.暗(huì)人情事故叹为观止B.撺掇.(duo)欺侮.(wǔ)戛然而止大彻大悟C.震撼.(hàn)幽悄.(qiāo)消声匿迹风雪载途D.追朔.(sù)迁徒.(xǐ)天衣无缝海枯石烂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就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我们发愁、发怒,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A(折磨磨炼)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如果我们不被那些功利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这使我们持有永久地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着追求。这是一种B(修养教养),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冶炼,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B.《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两行一节,节内不需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该诗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其余是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二阅读(57分)(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是二者,余未信之。【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石/以为底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牙差互D.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益.奇而坚(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记之而去良久乃.已B.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D.崔氏二小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9.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的不平之气。(2分)(二)古诗词赏析。(3分)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0.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1——13题。(10分)(匡超人)次日清早起来,拿银子到集上买了几口猪,养在圈里,又买了斗把豆子。先把猪肩出一个来杀了,烫洗干净,分肌劈理的卖了一早晨。又把豆子磨了一厢豆腐,也都卖了,钱拿来放在太公床底下。就在太公跟前坐着,见太公烦闷,便搜出些西湖上的景致,以及卖的各样的吃食东西,又听得各处的笑话,曲曲折折细说与太公听,太公听了也笑。太公过了会,向他道:“我要出恭,快喊你娘进来。”母亲忙走进来,正要替太公垫布。匡超人道:“爹要出恭,不要这样出了。像这布垫在被窝里,出的也不自在,况每日要洗这布,娘也怕熏的慌,不要熏伤了胃气。”太公道:“我站的起来出恭倒好了,这也是没奈何!”匡超人道:“不要站起来,我有道理。”连忙走到厨下,端了一个瓦盆,盛上一瓦盆的灰,拿进去放在床面前,就端了一条板凳,放在瓦盆外边,自己扒上床,把太公扶了横过来,两只脚放在板凳上,屁股紧对着瓦盆的灰。他自己钻在中间,双膝跪下,把太公两条腿捧着肩上,让太公睡的安安稳稳,自在出过恭;把太公两腿扶上床,仍旧直过来。又出得畅快,被窝里又没有臭气。他把板凳端开,瓦盆拿出去倒了,依旧进来坐着。到晚,又扶太公坐起来吃了晚饭。坐一会,服侍太公睡下,盖好了被。他便把省里带来的一个大铁灯盏装满了油,坐在太公旁边,拿出文章来念。太公睡不着,夜里要吐痰、吃茶,一直到四更鼓,他就读到四更鼓。大公叫一声,就在跟前。……只见一个白胡老者,背剪着手来看,看了半日,在傍边说道:“唩!老兄这一盘输了!”匡超人抬头一看,认得便是本村大柳庄保正潘老爹,因立起身来叫了他一声,作了个揖。潘保正道:“我道是谁,方才几乎不认得了,你是匡太公家匡二相公。你从前年出门,是几时回来了的?你老爹病在家里?”匡超人道:“不瞒老爹说,我来家已是有半年了。因为无事,不敢来上门上户惊动老爹。我家父病在床上,近来也略觉好些。多谢老爹记念,请老爹到舍下奉茶。”潘保正道:“不消取扰。”因走近前,替他把帽子升一升,又拿他的手来细细看了,说道:“二相公,不是我奉承你。我自小学得些麻衣神相法,你这骨格是个贵相,将来只到二十七八岁,就交上好的运气,妻、财、子、禄都是有的。现今印堂颜色有些发黄,不日就有个贵人星照命。”又把耳朵边掯着看看,道:“却也还有个虚惊,不大碍事。此后运气一年好似一年哩!”匡超人道:“老爹,我做这小生意,只望着不折了本,每日寻得几个钱养活父母,便谢天地菩萨了。那里想甚么富贵轮到我身上?”潘保正摇手道:“不相干,这样事,那里是你做的?”说罢,各自散了。11.《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是▲,他是▲代小说家。(3分)12.本段文字记叙了匡超人一天的生活内容,试简要概括。(2分)13.作者写匡超人帮助父亲出恭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你结合作品,说一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分)(四)阅读文章,完成14——17题。(10分)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4.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2分)15.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2分)16.文中第②节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7.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2)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2分)(五)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8——22题。(18分)谁是你的重要他人毕淑敏①她是我的音乐老师,那时很年轻,梳着长长的大辫子,有两个很深的酒窝,笑起来十分清丽。学校组织“红五月”歌咏比赛,最被看好的是男女声小合唱,音乐老师亲任指挥。我很荣幸被选中。②有一天练歌的时候,长辫子音乐老师,突然把指挥棒一丢,一个箭步从台上跳下来,侧着耳朵,走到队伍里,歪着脖子听我们唱歌。大家一看老师这么重视,唱得就格外起劲。长辫子老师铁青着脸转了一圈儿,最后走到我面前,做了一个斩钉截铁的手势,整个队伍瞬间安静下来。她叉着腰,一字一顿地说,毕淑敏,我在指挥台上总听到一个人跑调儿,不知是谁。现在总算找出来了,原来就是你!现在,我把你除名了!③我木木地站在那里,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我灰溜溜地挪出队伍,羞愧难当地走出教室。④三天后,我正在操场上练球,小合唱队的一个女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说,毕淑敏,原来你在这里!音乐老师到处找你呢!⑤从操场到音乐教室那几分钟路程,我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憧憬。走到音乐教室,长辫子老师不耐烦地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长了这么高的个子?!⑥我听出话中的谴责之意,不由自主地就弓了脖子塌了腰。从此,这个姿势贯穿了我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⑦老师的怒气显然还没发泄完,她说,你个子这么高,站在队列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