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世伤时求变创新——鲍照诗歌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叹世伤时求变创新——鲍照诗歌研究姓名:王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指导教师:王连儒20060401叹世伤时求变创新——鲍照诗歌研究作者:王艳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瑞君李白与鲍照诗歌的继承关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5)李白对建安以后的诗歌采取总体上否定,具体上肯定的态度.他对鲍照特别推崇,常自比鲍照,古人对李白与鲍照诗歌的继承关系多有提及.李白领悟鲍照诗歌豪迈深沉的气势,受鲍照诗歌强烈的主观色彩影响.鲍诗写妇女题材中有气骨;鲍诗的语言奔放流畅,自然俊发;鲍诗的结构起句突起、收句陡收,中间疏放;鲍诗想象奇妙,意象奇异.凡此种种,皆被李白继承.李白有不少诗与鲍诗的继承关系明显,更有不少名句从鲍诗化用而来.李白学习鲍诗是由于二人的性格相近,遭遇相近,有相近的艺术追求.2.学位论文李鹏鲍照与元嘉诗歌复古2006对于鲍照诗歌的独特艺术个性,历来论者多有所阐述。如陈绎曾《诗谱》云:“六朝文气衰缓,唯刘越石、鲍明远有西汉气骨,李杜筋取此。”又如萧涤非先生曾评鲍照乐府诗云:“当南朝绮罗香泽之气,充斥弥漫之秋,其能上追两汉,不染时风者,吾得一人焉,曰鲍照。”虽然历代论者对鲍照诗歌的褒贬不一,但对其风格形成的原因,却一般多从鲍照的个性特点、人生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特点等方面论述。我们认为,鲍照诗歌独特风格的形成和刘宋时期的文学风尚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这里,我们试图从元嘉诗坛的复古风尚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第二部分为总论,解决的主要是元嘉诗坛的复古风尚,以及鲍照在这一风尚下的诗歌创作问题。第三部分从鲍照对前代作家的艺术借鉴入手,力图从不同的视角论述鲍照诗歌的复古倾向问题。第一部分略论元嘉诗坛的复古风尚。从此时大量存在的拟古诗着论,进而揭示元嘉诗人对东晋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的反动和对诗歌抒情言志功能的恢复,以及颜、谢二人在推动这一风尚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总论在文坛复古风尚下鲍照诗歌创作风貌。主要从拟古诗及乐府诗这两个方面来探讨鲍照诗歌创作与元嘉时期诗坛复古风气的联系与区别。和元嘉时期的诗人一样,鲍照的拟古诗对所模拟作品的艺术手法也有很好地继承,这说明他也把拟古作为学习属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其有所拟而又不拘于拟的创作方法,以及重在向汉魏古诗学习的努力,使其诗歌又具有了不同流俗的特征。鲍照的乐府诗创作则更表现出对传统的回复。其作品除了充分展示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外,还主要表现在:(1)对汉乐府诗重叙事传统的重视;(2)沿袭了汉魏以来诗人虽沿古题不涉古意的乐府诗创作方法;(3)对魏晋诗歌重情采传统的回复等方面。第三部分是分论,分别从屈原、曹植、左思三个作家入手,从不同的视角来论述鲍照诗歌的复古趋向问题。首先是鲍照对屈原的借鉴,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美学风格上。这表现在强烈的主体色彩、奇崛的客观世界、具有强烈批判力及感情力量的比兴等三个方面。又,汉魏古诗的影响其实在鲍照的整个诗歌创作中都有着鲜明地体现,而建安诗歌特别是曹植的诗歌创作对鲍照诗风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最震撼人心者莫过于鲍照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在论述中,我们主要通过鲍照对曹植具体艺术技巧的学习,即对词语的锤炼与发端艺术等方面的借鉴来揭示这种承继关系。最后是鲍照对左思的借鉴。鲍、左二人的诗歌创作都成功地展示了寒士形象及其心理,但更为重要的是,鲍照在对左思的借鉴特别是对左思咏史诗的借鉴中,使个人的情志在时间的扩张中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从而使自己情感的抒发既有历史的厚重,又达到了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统一。总之,就鲍照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气骨而言,其在充斥弥漫绮罗香泽之气的南朝的确是“孤出”的。然而其独特诗风的形成却又和元嘉时期的文学风尚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鲍照并没有脱离他的时代。3.期刊论文韩颖试析门阀制度及左思、鲍照的诗歌对它的批判-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3(1)门阀制度的形成及门阀阶层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的特权,左思、鲍照的诗歌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批判.4.期刊论文张金明论风骨在鲍照诗歌中的体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风骨是前人推许鲍照诗歌的一个关键所在.本文认为,内在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刚健的气势与力量是风骨这一范畴的质的规定性,在鲍照诗歌内容中主要体现为进取与抗争的激昂奋发之力以及执着与激愤的坎壈感荡之力两个方面,而士的入世精神则是鲍诗风骨的精气血脉.5.学位论文李永祥鲍照诗歌研究2007鲍照是“元嘉三大家”之一。他出身低微,却理想远大;想建功立业,却遭受门阀制度及政治、文化独裁的压抑;他命途多舛,是他人生的不幸,然而却是诗苑的大幸。他以壮丽的词藻、雄健的气势、奇异的意象、浑朴的意境创作了一篇篇动人心魄的辉煌诗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论、历史地理学、接受美学、音韵学及比较法、诗史互证法等理论方法对鲍照诗歌作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以期凸显鲍照诗歌的深刻的思想、俊逸的风格、浓郁的情感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本人细读文本,爬梳史料,综核前人的相关学说,以自己稚嫩的考据学、训诂学知识,把自己的研究心得芹献出来,希望能弥补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使读者对鲍照的诗歌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回顾前人对鲍照诗歌的研究成果,从中借鉴经验,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重点、难点。第二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介绍鲍照的生平及所处的时代,依此知人论世,阐述鲍照的思想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二章:对鲍照诗歌的分类研究。指出鲍照乐府诗的新变特色,即他开创了隔句用韵的七言、杂言乐府;将鲍照的山水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进行比较,突出鲍照山水诗情感浓郁而脱去玄言尾巴的特点;指出鲍照边塞诗的豪迈雄壮的特色及其现实意义;指出鲍照女性题材诗的开创意义及其在齐梁形成的浊流;探讨挽歌的发展史,突出鲍照挽歌抒发壮志的特色。第三章:以系统论的方法论述了鲍诗的俊逸风格,同时指出鲍照的唯美倾向给诗歌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第四章: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论述了鲍照对江淹、谢朓、沈约及其他齐梁诗人的影响,着重论述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从形式、结构、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对鲍照诗歌的接受。第三部分:结语:确认鲍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杰出的诗人。6.期刊论文谌东飚.邓立志.CHENDong-biao.DENGLi-zhi论鲍照诗歌的主体意识-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4)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逐渐自觉,诗歌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诗人们更加注重诗歌缘情这一原始功能与本质.作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寒士诗人,鲍照在作品中倾注了其大量的个人情感与思想,从而使得诗歌的个体性与主体性分外鲜明,以自我意识、个性意识、自由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为内容的主体意识成为鲍诗的一大特色,并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7.期刊论文谌东飚.邓立志.ChenDongbiao.DengLizhi论鲍照诗歌的阳刚之美-中国韵文学刊2007,21(4)鲍照是刘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前人关于鲍诗之研究,多是集中在鲍诗的艺术创新、成就及影响等方面,而从美学的角度去探索鲍诗者甚少.事实上,鲍诗无论在用词与意象、句式与结构、主题与内涵以及情感与气势上,都充溢着大气、刚健、凌厉、雄奇的阳刚之美.8.学位论文西晓媛鲍照山水诗创作研究2009鲍照是南朝文坛的一位重要诗人,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目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大多是其乐府诗在诗歌发展中的意义和突破。但对于其山水诗这一具体领域的研究不多。鲍照处在山水诗渐兴的南朝时代,其山水诗歌一定有着诗歌史发展的独特意义,因此本文试图把鲍照的山水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探析鲍照山水诗创作的整体形态。从其山水诗的特点及成因,其山水诗与南朝主要山水诗人的山水诗的关系和影响等方面给予全面的论述,从而真实的揭示鲍照山水诗歌在山水诗歌发展史中承前启后作用,在此基础上肯定鲍照在山水诗坛的地位以及其山水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鲍照山水诗创作概况。它包括中国山水诗概念的界定;山水诗创作之缘起及晋宋时期山水诗的创作情况;鲍照山水诗创作的基本概况;鲍照山水诗的创作特点及其诗歌特点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从诗歌的本体出发,把鲍照的山水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从相同点中探析出南朝时期诗歌发展的主要特点;从不同点中探析出鲍照山水诗在南朝诗歌发展中的独特意义。第三部分是确定鲍照山水诗对后世山水诗的影响以及其山水诗创作特点在山水诗发展史中的贡献。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主要是把鲍照的山水诗与谢朓山水诗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析鲍照的山水诗对南北朝诗坛发展方向的贡献,第二,是论述鲍照山水诗特点对南朝其他诗人及唐代诗人山水诗创作的影响;第三,确定鲍照山水诗在中国山水诗歌发展史中的价值。本文在展开论述时主要采用传统的知人论世法和对比法,把诗人还原到原有的时代背景下,从时代和文学界的客观环境入手,客观地探讨其山水诗创作的独特性,在对比同时代诗人和纵观后世诗歌发展的脉络中,确定鲍照山水诗在中国山水诗史中的贡献。9.期刊论文丁福林鲍照几首诗歌写作时间的再认识-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由于现存材料的缺乏,南朝杰出诗人鲍照的生平经历及大多数诗文的创作时间历来存在着较多的疑点,也给后人研究他的创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本文结合刘宋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诗人自身的行踪和思想状况,对他历来颇引起学术界争议的几首诗歌进行了分析考察,并提出了新的见解.10.学位论文樊良树万川之月——鲍照诗歌研究2003生于贫贱而不安于贫贱,认为凭借自身才华理所当然得到一切,是鲍照诗歌尤其是青壮年诗歌的主旋律.而这归根结底是由其特殊的家庭背景所决定:鲍照自始至终是作为家中唯一的男性亮点而存在,而发生在少年时代的弃耕学文似也暗设了他进不得禄,享其恒业;退不得耕,获其恒产,处世孤危的尴尬处境.他必须为自己叩开希望之门.而当时刘宋王朝政治的种种新变则为他低垂了一丝希望之光.其时,刘宋的皇权已有复兴之势,与之相应的是大量寒人在实际军政事务上的崭露头角.政治结构的新变加之刘宋开国君主的出身寒门促成政治架构形成了皇室、士族、寒族的三角互动,但这三者之间不同力量的张力与磨擦给最高主政者施加了无限的施政难度.而另一方面,最高当政者内部的无复伦理与任意兴兵也给刘宋王朝增添了诸多变局.因此,每个皇帝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夺取政权,然后又都是以相同方式被驱逐出局.而鲍照的一生也以一个政治参与者的身份见证了刘宋时期最为迅疾的皇帝的此起彼落.每个人都会以某种方式卷入政治集团和政治体系中.当鲍照深入宦海,他也将毫无例外将自身纳入某种政治集团中.对鲍照而言,这里支配他行动的不仅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也有他对提携自己的人的感因图报之心.当然,归根结底是他的功名心在背后发力.在他短短一生中,他始终周行于不同政治团体之间.但,政治变换的过于迅疾、人脉关系的捉襟见肘、从政质素的稀少、较强的诗人气质以及整个时代政治角力的残酷疯狂显然都让他疲惫不堪.他一开始就深深置身于时代困局及人之困局中.他最终为乱兵所杀,以悲剧收场,实在有其偶然和必然的因素,而这,恰是他的功名心强壮和那个时代的疯狂无序的所共同造成的.而了的诗歌也在其人生不同阶段和精神状况中得到依附和延伸.而所有这些也都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异常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aad54e3-f21c-458d-bec7-9de000c0b427下载时间:2010年8月28日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