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庄子》《庄子》简介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本文出处这篇文章节选自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庄子》请欣赏图片百川灌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湍急的水流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奔腾的黄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平静的黄河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宽广的大海“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波澜壮阔的大海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无边无际的大海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正音:sì涘shǎo少通假字:不辩牛马“辩”通辨泾流之大“泾”通径zhǔ渚dài殆庄子·秋水(节选)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到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畅通无阻的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都不能辨别是牛是马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秋涨图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译文:这时候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北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这时候河伯才转过脸来,抬头看着海神若叹息道:“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文:俗话有这种说法,‘听到了许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我曾经听到有小看孔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文章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这有两个作用:一是从河伯初见河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到看到大海苍茫无垠的气象,形象渲染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二是用河景与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结构分析前后所见神情结果“不辩牛马”对比黄河开阔“欣然自喜”扬抑骄傲自满“美尽在己”踌躇满志“不见水端”北海壮阔“望洋兴叹”自叹不如“贻笑大方”狂妄盲目——自大——自叹【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人们就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不断开阔眼界,不停止学习。《秋水》(节选)只是全文的开头一段,作者本是通过对河伯看到黄河的壮阔而骄傲自满,见到北海后却自叹不如的情节描写,可以带给我们多种启迪:谦受益,满招损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而后才近乎勇做事有比较才有鉴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有广阔的胸襟气度和远大的志向目标人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积累字词1、通假字。(1)泾流之大(2)不辩牛马(“泾”通“径”,直流的水波)(“辩”通“辨”,分辨)2、一词多义(1)若(2)闻望洋向若而叹()以为莫己若()闻道百()我尝闻少仲尼之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传说中的海神名比得上听说听说学识3、词类活用(1)秋水时至()(2)顺流而东行()(3)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意动用法,认为……少,小看意动用法,认为……轻,轻视4、古今异义(1)至于(2)河(3)面目(4)大方古:今:古:今:古:今:到了。表示另提一事。特指黄河泛指河流面孔相貌古:今: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慷慨、不吝啬5、特殊句式。(1)以为莫己若。()(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即“莫若己”,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者……也,表判断语气宾语前置句……见……于……,表被动,相当于“……被……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6、成语溯源。(1)望洋向若而叹()(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