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有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君主论》读后感——马基雅维利“超越道德”政治观近五个世纪来,马基雅维利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政治思想家,尽管人们对它究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还是一个邪恶道德的传播者至今存在争议,其“超越道德”政治观更是受到了后世的批判,但他最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者的地位还是得到公认的。一、马基雅维利及其著作(一)马基雅维利生平马基雅维利生活于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共和国。在他的前半生是佛罗伦萨政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曾一度位居该共和国最高行政机构“十人委员会”的秘书,也曾作为外交使节出访欧洲各国,这使他获得了宝贵的政治经验。1512年共和国被颠覆,马基雅维利也随之失去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机会。不过,在他个人经历的不幸却使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出现了一位划时代的思想家。他在退官之后在佛罗伦萨郊外一个小农庄隐居起来,过了一段读书、著述生活,深入研究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史和政治与历史典籍,结合自己丰富的政治事件著书立说。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两部名著《君主论》和《论蒂托·李维罗马史的最初十年》。后在美第奇家族政权中做过史官和一些不重要的官职。1527年,美第奇家族倒台,佛罗伦萨恢复共和制,马基亚维利想继续为共和国效力,但因为他曾效力于美第奇家族,不被共和国起用,郁悒成疾,58岁即去世。(二)马基雅维利的著作马基雅维利一生著作很多,涉及政治、历史、军事、文学艺术各个方面。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是《君主论》、《李维史论》,其他重要的著作还有《论战争艺术》、《佛罗伦萨史》等。《君主论》完成于1513年,侧重讨论君主国的问题,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君主国家的研究和思考,提出君主如何治国才能使意大利强盛的问题;《李维史论》于《君主论》有密切的联系,也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探讨国家强盛的原因,为意大利的强生提供借鉴。二、马基雅维利“超越道德”政治观(一)产生的时代背景古希腊和罗马国家都是作为一种自然生长的产物,是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共同体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古希腊,人们对城邦忠诚的理由是相信他只有作为城邦的一员才能实现其作为人的本质;而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是因为国家为人们提供了教会这“两把剑”分享着人们的忠诚。对于新兴的民族国家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它一方面向教会发出了挑战,要求人们全部的忠诚,另一方面还要求世俗权力的垄断性。从这个意义来说,民族国家有一种向古代希腊罗马国家回归的趋势。但是,与作为自然生长的产物的古代国家情形不同,近代民族国家的成员不论在宗教还是在世俗的权力关系中都还未能完全摆脱中世纪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立民族国家在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地位与权力,就成为摆在政治学家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意大利当时的情况来说,社会风气普遍堕落。当时忠诚与老实等于是无用的代名词;武力和欺骗是成功的诀窍;挥霍与骄奢淫逸已经不足为奇;公开的图谋私利不需要任何掩饰,成功即有理成为公式;残忍手段和谋杀行为成为政界的常策。马基雅维利最痛恨的是意大利的分崩离析,向往的是英国和法国的强大。马基雅维利对教会的痛恶溢于言表,尤其是对于教会由于追求自身利益而危害意大利的各种阴谋更是深恶痛绝。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教会自身既然已经无力统治整个意大利,便也不允许其他的权力做到这一点。这便是意大利始终不能处于一个统一的领导力量下,而是一直被一些君王所分裂割据的根本原因。”不仅如此,而且由于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之间纷争不已,各方在争斗中无所不用其极,道德、真正的宗教以及和平都已经成为根本谈不上的事情。(二)马基雅维利“超越道德”政治观从古希腊以来,政治与道德问题一直联系在一起,国家被看作是为了实现某种正义或善业的组织。《君主论》作为马基雅维利的在政治学上的代表作,大概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引起争论最多的已一部著作。但它在历史上通过最先把政治与道德明确区分开来而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诞生的象征。1.人性恶基础上的权力政治观马基雅维利认为,权力是国家的核心和政治目的。他反对古代思想家把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追求的目的,指出国家的根本问题就是统治权,政治就是权力,统治者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马基雅维利作为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在其政治学著作中虽然没有像后来的思想家格老斯秀、霍布斯等改造、革新自然法理论,但是他却将基督教的自然法理论弃置一边,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马基雅维利把人性作为政治学的理论基础,指出国家并非上帝创造,而是人自己为了共同福利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人是国家的目的和对象,人是国家命运的操纵者。他认为人性中虽有善的一面,但更有恶的成分,且就基本性质而言,“人性是恶劣的”,“关于人类,一般的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由于人性是恶的,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世界上的财富却是及其有限的,如果听凭人性的恶不断膨胀和扩张,势必造成一种相互残杀的状态和局面,从而影响人类的发展。所以为了避免人类陷入永久性的残杀,更好地保护自己,人类就要自愿联合起来,并且从自己的同伴中选举出有能力的人作为自己的领袖,颁布法律,对罪犯实施惩罚,这样国家就产生了。2.德行与君主统治在马基雅维利生活的时期,欧洲很多人文主义者的政治与道德著作中,“德行”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人文主义者们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这种传统德行观念认为一个伟大的人物要成就伟大的事业,不仅需要命运女神的青睐,而且也需要优良的德行。优良的德行除了包括人们都熟悉的智慧、公正、勇敢和节制等品质外,还包括诚实、慷慨、仁慈等特殊的品质。而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用了很多篇幅讨论了君主的德行问题,提出了他的新德行观。马基雅维利从《君主论》的第十五章开始阐述君主的德行,即君主的美德与恶行问题。君主应该在“一切事情上”以“良善自持”,但现实的社会条件不允许,在人们都腐败堕落的情况下,“君主侧身于许多不善良的人当中定会遭到毁灭。所以,一个君主如要保持自己的地位”,那就必须知道怎样为恶。君主应该认真考虑每一件事情,“某一些事情看来是好事,可是君主如果照着办就会自取灭亡,而另一些事情看来是恶行,可是照办了却会给他带来安全和福祉”。按照这种认识,马基雅维利告诫君主说,君主虽不必具备各种美德并认真遵行,但君主必须在表面上装成具备这些美德,要让人们认为他是仁慈、忠诚、慷慨的。一个君主不能希望人民爱他,而应使人民对他感到恐惧,为了使人民效忠,君主不应顾虑对自己残暴的谴责。不过他也提示君主,暴行不能每天重复,示人恩惠可以一点一点来,但加害于人一定要一次完成。马基雅维利还从历史和亲身经验认为,所有干大事、成就大业的君主对信义都非常轻视,但正是这种背信弃义的君主才能征服信守诺言的君主,一旦因为遵守诺言而要损害自己的利益,君主就应随时抛弃自己的诺言。在君主如何运用兽性上,他提出,聪明的君主应该效法狐狸和狮子,狐狸狡猾有余,但不能抵御豺狼,狮子凶猛有余,而不能避免落入陷阱,君主应学会同时扮演狐狸和狮子两种角色,善于采取暴力和欺骗相结合的方法。3.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与道德的区分马基雅维利由于在他的政治学中清除了道德的因素而被认为是近代政治科学的开创者。他明确区分了政治与道德两种不同的标准——并不是说道德不存在,而是说对于政治而言应该有其独立的判断依据。比如说,君主作为一个人,人们当然可以对他进行道德的评价,但作为君主,他以及他的臣民对他的行为进行判断的最重要的根据,是他是否能够成功地获得和扩大自己的权力,为他的国家带来和平和安宁。如果道德能使他做到这一点,那么他无妨做一个圣人,但如果道德妨碍了他的成功,那么在道德上他也无妨做一个卑鄙小人。也就是说,道德是对于一般的个人而言的,而对于国家则不适用。有道德的个人应该信守诺言、不说谎,但如果一位君主为此葬送了自己的国家和他自己的权力,那么就很难说他是一位“有德”的君主为了把政治与道德彻底区分开来,马基雅维利甚至专门使用了一个名词“virt'u”,来指一个良好的国家中君主和公民所应该具有的素质,使其与传统的政治学中所用的“virtue”(德行、善德)相区别。在马基雅维利的笔下,“virt'u”是一个中性概念,不带有道德的含义,而且从他的具体说明中可以看出,所谓的“virt'u”往往与传统所说的德行相冲突。三、马基雅维利“超越道德”政治观评价(一)不管是在《君主论》中,还是在《李维史论》中,马基雅维利对德行和美德的讨论都非常鲜明的表现出他对意大利的关切之情和爱国精神。也正是出于对爱国之情,马基雅维利在《李维史论》和《君主论》中都表现出了相同的立场和态度。当涉及国家安全问题时,每个公民都必须对公正或是不公正,仁慈或是残忍,值得称赞或是可耻不予考虑。从马基雅维利关于目的与手段关系的观点上,可以看出,他把维护国家安全、强盛看作是公民最大的公共利益,也是公民最高的道德要求,它高于公民的个人利益,也高于一般的行为道德。从这样的角度分析,用爱国主义来评价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中所蕴含的精神,是有一定道理的。(二)马基雅维利将经院哲学的自然法理论体系抛弃,完全从现实的人、人性、人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出发,总结国家兴盛衰落的原因,讨论治国的方法、政治与法律制度的优劣,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用近代世俗的眼光和方法对政治理论重新进行了建构,开创了近代政治思想之先河。马基雅维利的权术思想,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狡猾。但也应该看到,马基雅维利在当时提出这些思想,内中表现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三)马基雅维利正是通过对政治与道德的区分使政治学从伦理学和哲学,在当时主要是宗教的领域中独立出来,获得了其自身的地位,这种以政治学的方式对人和对政治现象的研究被认为开创了西方政治学的新的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对马基雅维利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我们要特别感谢马基雅维利和其他的一些作家,他们公开的,不带任何掩饰的宣布并且描绘了人实际上是如何做的而不是应该如何做事。”(四)自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德成为法国亨利二世的皇后如法炮制采取的暴戾统治激起民愤,转而指责马基雅维利那时起,以“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政治超越道德理论便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的权术思想为以后的统治者提供了策略,不少反动、卑劣的政客如查理五世等一直把马基雅维利主义作为他们争夺权力、压迫敌手和人民的行为准则。马基雅维利主义自一开始就受到不断的谴责和反对。我们对马基雅维利的“超越道德”政治观进行评价时,必须将他本来的政治主张和历史上产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区分开来,做客观具体的分析。《君主论》读后感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课耀眼的明珠,他在人类历史让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区分开来,《君主论》是他的主要作品,成书于1513年,当时梅迪奇成为弗洛伦撒的主人,马基雅维利被免去了一切职务,他赋闲在家写了《君主论》这本书,并将其献给梅迪奇以求一官半职,但是这并没有让梅迪奇对他产生多少好感,最后马基雅维利忧郁而死。《君主论》在欧洲的政治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时的欧洲这处在一个历史的交替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破企鹅的需要政治上的突破以维护自身利益。这个时期封建领主制即将崩溃,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教会的势力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开始消退减弱。作为那个时代的君主也迫切的需要一个政治理论上的引导,所以《君主论》符合了当时的历史发展的需要。《君主论》对历史上和当时的事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论述了君主国都是以何种形式的来,如何维持,以及君主如何统治自己的军队,大臣,如何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等。但是,由于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的出发点并不是站在一个理论领导者的角度来诉说,而是欲通过此书以换取一官半职,在书中不免有些偏颇的言论。不过,这并不影响整书的历史价值。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不自然的从哲学方面论述了国家改革的客观性,他说“随着统治年代的久远并且连续不断改革的记忆以及造成改革的原因也不是会被遗忘消失,因为买次改革总是会为下一次变革留下再次进行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发展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改革时不能避免的。当然马基雅维利并不是这个出发点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