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为迁移而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为迁移而教学习迁移的概述学习迁移的理论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的概述一、迁移表现与作用表现:知识迁移——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学习单词有利语法的迁移。技能——学骑自行车,易学助动车和骑摩托车。品德迁移——学习认真细致导致工作认真细致。陈述性知识的迁移程序性知识的迁移策略性知识的迁移(学习时间管理有助于工作的时间管理)二、学习迁移的含义桑代克最早将其定义为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现代教育心理学一般都把迁移定义为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既包括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也包括新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对已有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积极的影响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为负迁移。三、学习迁移的分类(一)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和助长的作用。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或阻碍的作用(定势的作用)。零迁移:这是指两种学习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也称为中性迁移(neutraltransfer)。(二)根据迁移的影响方向,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的学习发生影响。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以上两个维度可以组合起来,形成顺向正迁移、顺向负迁移、逆向正迁移和逆向负迁移四种形式。(三)根据迁移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纵向迁移——也叫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横向迁移——也叫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不同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四)根据迁移的范围,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一般迁移(generaltransfer)也叫非特殊成分的迁移(non-specialtransfer),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一般性迁移)特殊迁移(specialtransfer)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而具体材料或技能教育的目的则通常是特殊迁移)(五)根据迁移的相似性程度,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近迁移(neartransfer)是指将所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去。而远迁移(fartransfer)指将所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境不相似的情境中。(六)根据迁移的意识程度,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G.Salomen)和帕金斯(D.Perkins)于1989年提出的。低路迁移(low-roadtransfer)是指以一种自发的或自动的方式所形成的技能的迁移。高路迁移(high-roadtransfer)是指学习者将先前习得的抽象内容有意识地应用于新的情境。四、学习迁移的作用首先,学习迁移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任何学习的成功都离不开其他学习的迁移作用。一般而言,前面的学习是后面的学习的基础,而后面的学习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前面的学习。迁移有利于更快更好学习。其次,学习迁移也是学习和教学的目的所在,有利于将学到的东西用于问题解决。学习的目的在于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以及运用所获的知识、技能解决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新问题。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一、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formaldisiplinetheory)是对学习迁移现象的最早的系统解释,它的心理学基础是欧洲比较流行的官能心理学。主要观点:心灵是由“意志”、“记忆”、“感觉”、“思维”和“推理”等非物质的官能组成。不同的官能完成各不相同的心灵任务。心灵是由各部分官能组织的整体。官能源于遗传,并通过训练而激活。学习就是采取一些形式对这些官能进行训练,从而增强它们的能力。这些能力增强后,就会使相应的各种活动都得到改善。某一官能的改善也在无形中改善了其他官能。对迁移训练的看法1.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2.形式训练说注重训练和改进心灵的各种官能,所以它认为学习的具体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活动的形式和学习的东西的训练价值。3.不同的材料具有训练不同官能的价值。因而需要选择有价值的训练材料。4.要收到迁移的效果训练学习必须有一定的难度,且过程必须严格甚至是痛苦的。二、共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identicalelementstheory)是桑代克在一系列实验(面积估计)基础上提出的。训练被试估计10CM2到100CM2,到获得很大的进步。然后估计150CM2到300CM2取得的进步仅为原来的1/3.如果形状改变,但面积不变结果同样不好。估计1英寸至1.5英寸的直线然后估计6英寸至12英寸的直线,也得相似的结果。如果是官能理论那么成绩应当与先前训练成绩一样好。结果却不是,因此认为通过某种活动训练而可以普遍迁移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注意力是不存在的。因此认为迁移效应,是由于练习中所用的特殊方法、观念或有用的习惯带到了最终测验中。主要观点桑代克通过实验认为,迁移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后面的学习情境中含有和以前学习情境中共同的要素。这就是桑代克提出的共同要素说。他认为,不同学习情境之间的共同要素包括相同的内容、过程、事实、行动、态度、方法或者原理。但是,由于桑代克对学习持联结主义观点,实际上,他所谓的共同要素,只是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已。三、概括化理论贾德(C.H.Judd)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概括化理论(generalizationtheory)。一种学习迁移到新情境的是概括,而不是共同要素。概括是一种对关系的陈述或者理解,它也可以称为原理、规律或定律。先前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面的学习中去,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通过概括获得了一般原理。所以,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经典实验是“水下击靶”实验。实验组和控制组:任务训练水下打靶。实验组先学习光的折视原理。实验组和控制组都训练水下1.2英寸的打靶。测验打水下4英寸的靶结果实验组明显好于控制组。贾德认为,水外的、深水的和浅水的经验组织成了整个的思想体系。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背景上理解了实际情况后,就利用概括了的经验迅速地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四、关系转换说关系转换说(relationshiptranspositiontheory)是由格式塔学派提出的迁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迁移并非是共同要素(特殊要素)的迁移而是关系(共同的模式、完形和关系)的迁移,对情境中关系的顿悟及其转换是学习迁移的关键。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中发现或顿悟到的关系,可以应用于另外的情境。这一过程就称做关系的转换,关系转换的过程就是迁移的过程。经典实验是苛勒于1919年所做的“小鸡(猴子或三岁幼儿)觅食实验”。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美)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人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的迁移理论。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并不直接与后继学习发生相互作用,而是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间接地影响新学习。因此,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质量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的因素”。奥苏伯尔提出了三个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六、产生式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是关于程序性知识或认知技能的迁移理论,是由安德森等人提出的。个体在最初的学习任务中,通过学习形成一个产生式系统,后期在新的情境中也形成一个产生式系统,如果两个产生式系统有交叉重叠,即两个产生式系统共有一些产生式,则迁移就会发生,且重叠越多,迁移越大。七、建构主义迁移理论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即在新条件下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深化理解和应用范围的扩充。因此,学习迁移就是新旧经验的整合,学习迁移的机制就等同于学习的机制。第三节促进学习的迁移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一)个人因素1、智力和能力2、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在新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3、心理准备状态。个体的心理准备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定势、自信心和紧张程度等。(二)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一般来说,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逻辑层次明晰的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形成积极的迁移。概括性较高,体现一般原理原则的材料也有利于增进迁移。先后学习的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越多,相似性越大,或者学习的目标与过程越接近和类似,那么积极迁移也就越容易生成。2、教师的指导。教师有意识的指导能令学习者发生正迁移。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对学习材料进行必要的概括总结,还可以直接教给学生一般性的原理原则,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主要指学习时的外部物质环境,如学习时的场所,环境的布置,教学或测验的人员越相似,学生就越能利用有关的线索,提高学习或问题解决中的正迁移。二、为促进学习迁移而教(一)合理编排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基本标准是做到“三化”。1.结构化。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知识间上下、并列、交叉等内在关系。2.一体化。一体化指教材的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既要防止教材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割裂,又要防止机械重复。3.网络化。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的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基本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结点和联系线。(二)合理处理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奥苏贝尔认为,“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是认知组织的基本原则,这同样适合于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程序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宏观方面,即对学习的先后顺序的整体安排;二是微观方面,即具体的每一节课的安排。在安排这些基本内容的教学顺序时,应该既考虑到学科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即知识序,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及其可接受性,即学生的认知序。(三)教授必要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以说是促进有效学习的一些手段、措施,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条件。如果说某一学科的具体内容的迁移属于特殊迁移的话,则学习方法的迁移属于普遍迁移。思考题:共同要素说与概括化理论优势与局限性?如何理解认知结构的特点对迁移的影响?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实现“为迁移而教”?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