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支部学习材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第四章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鸦片战争以后的一个长时间里,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无不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虽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但是,中国已经具有了新的以往所不具备的进步因素。中国已经“处于历史上进步的时代,这就是足以战胜日本的主要根据”。一、率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1931年9月,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战斗旗帜。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之后,中共中央更在一系列文告中,号召“工农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这与当时国民党政权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形成了鲜明对照。1935年华北事变以后,中共中央提出,“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6年5月,毛泽东、朱德发出要求南京2政府“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9月,中共中央放弃“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日”方针。12月,中共中央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国性抗日战争创造了必要前提。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共代表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国民党。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二、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抗日战争发动以后,中国面临的最中心的任务,就是如何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战争路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这条路线的坚决执行者。为实行全国人民总动员,中国共产党坚决支持、推动人民群众解决民主民生问题,以便激发各阶层人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形成“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革命武装,是人民的子弟兵,是抗日的模范队伍。他们成了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坚力量,“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三、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31938年5月,毛泽东总结抗战十个月的经验,作了《论持久战》的讲演,指出中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只能是属于中国的。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国民党军担负正面战场作战任务,主要进行的是正规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主要进行的是游击战。在抗日战争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使得敌人不能保持其对占领区的牢固控制。在战略相持阶段,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在战略反攻阶段,游击战不再是主要作战形式,因为只有进行正规战争才能达到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的目的,仅仅靠游击战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四、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在抗战时期,党对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抗日救亡斗争;坚持国共合作,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阶层人民,开展民主运动,推动大后方各方面的进步和抗日文化工作的发展;发展、巩固党的组织,积蓄革命力量等等。五、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抗日战争是在全国各党各界各军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条件下进行的。遵循着独立自主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党坚决冲破国民党的限制,放开手脚,广泛地去发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和开辟、扩大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阻止时局逆转、阻止投降和分裂创造了条件。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坚定的国际主义者,而且首先是最热烈、最忠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经过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有了空前的壮大,党在人民中的政治威信得到了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一个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