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作者:程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39期摘要: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就要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76-02一、健康教育首先要从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做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实践与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幼年、成年到老年不断发展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看待学生攻击行为时,有的教师视其为道德问题,有的认为是思想问题,很少有教师参照心理健康的标准而将之视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小学生心理辅导是要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完善心理健康人格,开发学习潜力。同时,由于理论标准的缺乏,导致教师在对学生问题的定性以及处理方面主观倾向较重,拘泥于经验,没能从心理的各个角度去严格地剖析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探寻心理根源,要想帮助孩子们找回亮丽的内心世界,就必须积极探求他们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我认为影响他们心理品质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许多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在外工作常常不在家,形成了单亲家庭或在家中缺少与父母沟通,这些孩子不是缺少母爱,就是缺少父爱,看到别人有父有母,一家和和美美,就产生了自卑心理。2.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是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是寡爱。3.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4.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有人曾说过,在责怪中长大的孩子常爱责备人;在怀疑中长大的孩子常起疑心;在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常会自馁;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常会自卑;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常怀自信。在指导学生作文,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教师应遵循鼓励性原则,无论哪种层次的学生都要为他提供优化的环境、成功的机会,让他体验成功的感觉。不管学生的学习学得如何,教师都应尽量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认同和鼓励。只要教师给学生一句认同的话,就等于送给他们一束成功的鲜花,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就会激发学生的学龙源期刊网习热情。而每一句否定、打击学生的话,都会像一支利箭刺伤学生的心,弄得他们伤痕累累,引起他们对学习产生消极甚至反感的情绪,教学就会陷于困境,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分数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标准,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育成功的考核标准应该在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理所当然地包括在内。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学校应该加强教学效果,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性公之于众,提高全社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家喻户晓,提高社会认知度。学习的研究将从现实问题入手,以学习的研究作为有力支撑。精选学习方面,加强对学习研究的动态管理与指导。各研究成员要配合学习组开展活动与研究,通过调查本校四五年级的心理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普及心理知识,启迪学生自我教育;通过组织心理训练,磨炼学生的心理品质;通过开展心理辅导,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增强学生自主意识,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学科教学渗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自觉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共同的需要,又要注意个体间需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及满足的正常途径能有正确的认识。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拓宽沟通渠道。一是定期召开帮扶教师、寄宿生座谈会,提高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二是定期让留守生与父母通话,汇报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让他们感受父母的关爱。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从儿童到少年这一时期身体和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我们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认识到,这是很正常的,不必焦虑、恐慌,更不要逃避;引导他们感受成长的快乐,指导他们学会在困境中迎接挑战,学会在彷徨中寻求帮助,从而逐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很多小学都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混为一谈。我认为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小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完善,如接纳他人、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等。而道德教育具有社会性,它关系到小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和崇尚的社会规范的形成。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战胜困难,在这种环境下训练学生,不要因为学习困难就看不到学习的希望,这种倾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两点影响:一方面,导致校方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偏重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导致教师在看待学生心理问题时,将其视为学生的道德问题,难以从根源上发现并解决问题。比如将学生影响课堂秩序的一些行为直接定义为不守纪律,而忽略了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不稳定或焦虑等情绪。结束语:龙源期刊网小学生只有搞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参考文献:[1]宋月平.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体会[J].2012.[2]姚气萍.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例析[N].科教新报,2010-01-13.[3]刘文涛.小学生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2003.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