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讲:于贤勇2化学文献及查阅方法--余向春3课程内容介绍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先上后讲4理工科学生学习与科学文献的关系(1)为巩固、拓展专业课知识阅读相关的参考书;(2)专业课要求撰写课程相关的小论文;(3)专业外语翻译一定长度的国外专题文献资料;(4)毕业环节: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报告;撰写/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离不开检索、写作5课程目标本课程面向本科毕业班相关的文献检索、论文答辩等问题。为学位论文的撰写、答辩铺垫基础。6特别是报考研究生时,可详细了解导师的学术动态!7于贤勇在厦门大学的表现8文献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柏林图书馆大门的碑文: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了它的钥匙,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授人于鱼,授人于渔。Ifyougiveamanafish,Hewillhaveasinglemeal.Ifyouteachhimhowtofishing,Hewilleatallhislife.9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科学研究具有继承性。虽然,文献检索时间占科研时间的50%以上,但它可以节省研究人员的宝贵时间。据统计约95%问题是从检索文献中受到启发,只有1~5%的问题是靠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解决的。失败教训:文革期间,我国知名学者重复日本专利关于C+Cl2CCl4的研究;成功经验:关于医药中间体的合成。10文献检索是终身教育的基础UNESCO提出,教育已扩大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可以防止知识老化,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学生的智能:包括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和技能可以不断从文献收藏单位获得有用的信息,因为私人的藏书总是有限的(包括学科和系统性方面)。11第一章绪论一、文献与信息二、化学化工文献及其信息检索特点三、信息检索系统(或信息检索工具)四、计算机信息检索原理12第一章绪论一、文献与信息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钢刀、火石、指南针•材料、能量、信息13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材料、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对于材料跟能量比较好理解,对于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大家就比较难解了。上面例子中的指南针就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工具,有了它,陆战队员们就可以用它获取走出原始森林的方向,没有它,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原始森林。而指南针指的方向就是一种信息,即方向信息和方位信息。14冰消雪融、草木发芽,这是自然带给我们季节变换的信息;新闻报道、商品广告,这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信息;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这是时间的信息。总之,生活充满了信息。听课、看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接受信息,同时我们点头、摆手、跺脚、说、唱等,一举一动都在发出或传递信息。人与人间传递信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我们无时无刻地与信息有联系15•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规律的表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之中,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本质、特征、运动规律,事物的特征通过一定的媒介或传递方式(信号、声波、电磁波、图象等)使其它事物感知。•这些能被其它事物感知的表征即为信息,人们就是通过事物发出的这种信息来认识该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1)什么是信息?16(3)什么是文献检索?是从文献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情报的过程,其本质是情报需求与储存信息之间选择和匹配,在技术上也可以说是对文献信息项进行表示、存储、组织和获取。(2)什么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17(4)文献的性质:载体性,逻辑性,独立性,累积性,自序性。(5)文献信息处理的方法:分类法与编目法,主题法与索引法。(6)文献的类型1〉按载体形式区分印刷型或称纸型缩微型机读型或称电子型声像型,又称视听型资料18•印刷型或称纸型:是以纸张为载体,通过印刷手段而形成的文献。纸型文献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借助专门的设备和器材便可直接阅读;缺点是存储密度低,占用空间大。•缩微型: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缩微照相技术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比印刷型文献缩小若干倍的文献。主要包括: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等,缩微文献的优点是体积小,价格便宜,占用空间少;缺点是不易保存,要保持一定温度、湿度,注意通风、防火等,阅读时还需要借助缩微阅读器。19•机读型或称电子型: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内容变为数字语言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上,阅读时由计算机将其输出。常见的机读型文献有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产品。机读型文献具有存储量大,内容丰富,更新及时,记录数据全面,能快速、系统、准确地提取所需文献的优点,在存储、复制、检索方面比传统信息产品更有优势。缺点是需要借助计算机才能使用,检索费用较高。•声像型,又称视听型资料:是以磁性材料和感光材料为存储介质,借助特殊机械装置直接记录声音信息或图像信息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特点是比较形象、直观、准确,可闻其声,见其形。缺点是阅读时要借助专门的音像设备,保存时对防潮、防磁、防霉变等有特殊要求。202〉按出版形式区分(文献的11大情报源)图书期刊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资料专利文献技术标准政府出版物技术档案产品样本原生数字信息图书:国际文献标准草案(ISO/DIS5217/II)认为:凡篇幅达到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叫图书。其优点是内容全面而系统,观点较成熟,是求知解惑时主要利用的文献之一。缺点是由于出版周期长,不能及时、迅速地反映最新科研成果。21期刊:又称杂志,指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在期刊上可刊登多位作者的文章,设置若干栏目,内容新颖广泛,是求知或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信息源。最近出现的电子期刊是—种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系统进行撰写、编辑、传送的期刊形式。期刊具有报道速度快.出版周期短,数量大,品种多等特点。据有关专家调查,在科研人员利用的各类文献中,期刊占65%以上。科技报告:记录某一科研项目调查、实验、研究的成果或进展情况的报告。又称研究报告、报告文献。出现于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成为科技文献中的一大门类。每份报告自成一册,通常载有主持单位、报告撰写者、密级、报告号、研究项目号和合同号等。22•学位论文:是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毕业生和研究生,为获取相应学位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如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等)。学位论文一般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内容系统详尽,是启迪思路,开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资料。•会议资料:是指在学术会议和专业会议上宣读或交流的论文、材料、讨论记录、会议纪要等文献。会议文献分会前文献和会后文献,会前文献包括会议征文通知、会议预印本、会议论文摘要等,会后文献出版形式多样,有连续性会议文集、专题论文集、期刊论文、会议报告等。会议论文能反映某些学科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就,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专利文献:广义的专利文献是指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文献,如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分类表、索引、专利的法律文件等。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专利说明书。内容详实可靠,集技术、经济、法律于一体,是获取技术经济信息的来源23技术标准:标准是对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基本单位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由公认的权威部门批准的技术规定。它反映当时的技术工艺水平及技术政策,是从事生产建设和管理的一种共同规范或依据。政府出版物:是指各国政府部门及其专设机构出版的文献。会议文件、法规、法令、政策、统计、调查报告等。政府出版物可分为行政性文献和科技性文献,具有正式性和权威性,对了解各国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有着独特的参考作用。24技术档案:指科研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有具体事物的技术文件、图纸、图表、照片和原始记录等。详细内容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指标、审批文件、研究计划、方案大纲、技术措施、调查材料、设计资料、试验和工艺记录等。这些材料是科研工作中用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重要文献。技术档案一般为内部使用,不公开出版发行,有些有密级限制,因此在参考文献和检索工具中极少引用。25上述11类主要文献中,除图书与期刊外,其余八种族称为特种文献。特种文献是指非书、非刊的出版物,一般单独成册,有些还不公开发表,难于获取。产品样本:是指国内外厂商为推销产品而出版发行的各种商业性宣传品。如公司介绍、产品目录、说明书等。这些资料对开发新产品,进行市场竞争,寻求贸易伙伴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生数字信息:网站,论坛,如小木虫263〉按文献的加工级别区分零次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零次文献:指未经公开发表或未交流的文献。如实验记录、文章草稿、私人日记、笔记、书信、设计草图、内部报告、技术档案等。要保密!!!27•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著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是在科学研究中需重点查找的文献。一次文献强调创造性,是对知识信息的第一次加工。常见的一次文献有: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报告等。2829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信息研究机构将大量的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经过浓缩、整序、加工处理后,组织成系统的、便于查找和利用的文献。二次文献具有存储、报道和检索的功能,提供查找一次文献的线索,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又被称为检索性文献。目录、文摘、索引、题录等属于二次文献。不具有创造性、具备工具性,检索工具30目录:是检索收藏单位收藏的图书资料的工具,不包括收藏单位没有的文献。分书名目录、著者目录、分类目录和主题目录。索引:以一种以独立的、完整的文献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为著录对象而编制的检索工具。编录的对象是文献的局部。31文摘:对文献的缩短的精确的表达,没有补充、解释或评论。包含文献的基本事实和结论。包括:批示性文摘:只摘录与主题有关的内容,不包含具体事实的文摘。报道性(摘要性)文摘:不需要阅读原文便可知道原文要点的比较详细的摘录。包括主题范围、观点论证、推理结果、调研数据等。32题录:由一组编录项目构成的一条文献记录。没有内容提要或文摘。提供查找文献的线索,能准确的查找一份出版物或出版物中的一部分。书目:以独立的、完整的图书资料为编录对象编制的工具。反映一切与专题有关的文献,而不论其收藏地点、现在是否遗存等。333435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是在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概括而编写出的文献,是文献信息研究的成果和产物,具有参考性和指导性。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数据手册、百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等。具有创造性、检索性,所以三次文献按其类型可归入一次、二次文献中36三次文献类型综述、评论、评述、词典等以综述为例:综述是对一定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编写成的综合报告。创造性:总结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对某项研究的研究现状、发展等进行了阐述,因而也属于一次文献检索性:综述提供的大量参考文献可用于文献检索——引文索引评述:是对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或专题,在综述的基础上,发表评论性意见和观点的文献。37第一章绪论一、文献与信息二、化学化工文献及其信息检索特点三、信息检索系统(或信息检索工具)四、计算机信息检索原理38二、化学化工文献及其信息检索特点3940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各种文献总量约12000万册,平均每天出版文献约32万件。下面是美国《化学文摘》报道文献量的变化情况,从中不难看出文献数量的增长之快。第一个百万条1907-1946年历时40年第五个百万条1972-1975年历时4年第二个百万条1947-1960年历时14年第六个百万条1976-1978年历时3年第三个百万条1961-1967年历时7年第七个百万条1979-1980年历时2年第四个百万条1968-1971年历时4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