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00277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00277》各章节精华1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行政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学者史坦因在1865年提出,当时主要是指:行政法学。一、行政的三种含义: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最早对国家议事、行政、审判三职能活动进行研究和探讨英国-洛克:《政府论》首次将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确立了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理论行政:就是政府的行政机关实施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代表人物:美国:威尔逊、古德诺)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主张行政和政治分离开来。威尔逊特别提出,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同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应该研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行政活动。行政与政治的关系: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者说,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就是行政。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代表人物:古立克——“七功能说”)美国学者古立克认为,行政是由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等功能构成的一个过程。(七功能)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异同:它们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对于公共事务管理来说,既有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有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只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部分而并非其全部。行政活动: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重点)二、行政管理的特点(重点):(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三、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管理学既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因为:1、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很重要分支学科,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二级学科。①从学科分类来看,公共管理学是一级学科的名称,行政管理学是二级学科的名称,公共管理学包括了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只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②从研究范围来看,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科学,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既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或称非政府公共机构,或称非营利组织,或称第三部门。而行政管理学仅仅研究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前者的研究范围大于后者的研究范围,后者的研究范围仅仅是前者研究范围的一部分。2、行政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管理学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在政府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过程中的综合运用,因此,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全应用科学。①行政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政府的行政管理。②就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③就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社会学的指导。④就行政管理学与法学的关系而言,两者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的活动过程和规律的科学。(重点)四、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1、行政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行政环境;3、行政权力;4、行政职能;5、行政管理机构;6、行政管理事务;7、行政管理行为;8、行政管理过程;9、行政管理方法;10、行政管理规范;11、行政绩效评估;12、行政发展。五、行政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1、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2、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4、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西方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的发展)。5、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重点)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尔逊的《行政研究》(1887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西方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威尔逊——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此课程没有名词解释这类题型;●人和著作及年代常出选择题;●大点中的小点,小点中的注意点常出简答题;●2007-2013年考过的非选择题泛蓝,多次考过的泛红。故历年真题只看选择题。《行政管理学00277》各章节精华2二、西方行政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分离。)三、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学派:1、19世纪未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①美国-伍德罗•威尔逊:《行政研究》-提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最突出最显著的部分,须重视研究。②美国-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现点。政治是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政策的执行,是国家意志的实现。③美国-怀特:《行政学导论》-把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美国第一本大学教科书)④法国-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过程理论提出五大基本功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和14项原则。⑤德国-韦伯:《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提出官僚制组织理论,为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奠定了基础。“官僚”权威的不同形式:魅力权威、传统权威和理性权威。⑥美国-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开创了管理科学的新时代,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思想包括:①工作方法标准化思想;②管理职能专门化的思想。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①行为科学学派: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梅奥:“霍桑”实验(提出“社会人”理论假设);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②决策理论学派:以美国学者,赫伯特•A•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为代表。《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指出管理就是决策,提出了所谓的“满意”决策准则,其理论被称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代表还有: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和埃佐尼的综视(混合扫描)决策理论。③系统理论学派的行政管理学。20世纪4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希•冯•贝塔朗菲创立了一般系统理论,强调从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客观事物。(系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①里格斯-行政生态理论;②卡斯特-权变理论。)3、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①新公共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认为政府是一个为公众服务的机构。公共服务不应只考虑投入,而且更应重视产出,重视服务质量。②政府论理理论:所谓“治理”就是“最少限度的国家”,“按照私营企业模式进行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③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强调公共行政必须回应公民的个性化的公共需求,认为后现代公共行政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替公民办实事。共同特征是:①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和市场机制;②提倡行政管理应由满足官僚政治需要转向满足顾客需求;③反对政府强制干预,倡导社会的共同自治;④不满意膨胀的低效率的政府,主张小政府、大社会;⑤要求从重投入、重规章,转向重产出、重结果。四、古典学派行政管理学理论成就的重要意义。1、古典学派不仅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先例,而且基本上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对于当时的行政管理实践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2、古典学派将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管理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组织理论体系。3、明确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即命令统一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较小的管理幅度原则和系统计划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指导行政管理实践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五、20世纪40-70年代行政管理学的特点。1、呈现出学派众多、理论繁荣的局面;2、理论基础开始发生了变化,由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走向由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成为行政管理学的重要的研究基础;六、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影响的著作:《行海要术》、《行政纲目》、《行政学总论》)2、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行政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状况;我国学者的行政学著作:张金鉴-《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江康黎-《行政学原理》3、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1986年行政管理学试点学校:武汉大学和郑州大学。1988年列入自考目录。1994年成立国家行政学《行政管理学00277》各章节精华3院。2001年开始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生。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一、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理论——实践”(基本形式)的研究路线。具体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也称为实证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①规范方法——优点:有助于探讨行政价值;有助于建立系统的行政学术规范。不足:对行政管理实践研究不够具体,它所建立的所谓具有普遍意义的行政原则并不适应各科不同的行政环境。②经验方法——优点:强调对事实的客观把握,这应该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前提。不足:表现在它放弃了对事实后面的规律性的认识,因而其理论不可能是深刻的,主张“价值中心”本身就不符合事实。③案例方法——优点:有助于研究者和学习者通过个案了解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工作程序和动作方式。不足:对普遍规律的把握仅仅具有对个别事物的分析是不够的,它还离不开对象和概括这些思维。④比较方法——优点:通过“横向比较或共时性比较”和“纵向比较或两时性比较”找出共同点(共同规律)和不同点(特殊性)。不足:不管是外国的行政管理经验和理论,还是我国历史上的行政管理经验和观点,都既不简单地全盘否定,也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必须对它们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意义:1、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一、行政环境的含义(重点):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具体地说,内涵有: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二、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重点):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4、动态性。复杂性: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相关性与综合性:一方面,构成行政环境的各种因素之间都具有程度不同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与相关性有关的一个行政环境是其影响的综合性。各种构成因素产生的影响力也许会体现在:①性质上;②方向上;③程度上。层次性:①就环境系统的结构而言,环境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有不同层次及结构的多层系统。②就特定行政系统而言,不同行政环境因素对该系统产生作用的直接或间接程度一般也有所差异。③就影响的规模或影响的力度的大小而言,行政环境因素之间也往往表现出层级性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