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王善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年第6期(总第401期)No.6,2013General,No.401EDUCATIONALRESEARCH教育发展包括数量、质量、结构和公平等方面。我国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巨大发展。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201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4.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从入学率指标看,我国教育已经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但是,我国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地区之间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水平差异很大。为了缩小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巨大差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教育发展指数,以全面、客观地描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差异,为制定和执行缩小地区差异的公共教育政策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本文尝试构建了我国的教育发展指数,并依据此指数比较分析了2009年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下统称省份)的教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一、教育发展指数的设计(一)国外教育发展指数及特点教育发展指数(EducationDevelopmentIndex,EDI)是由多个单项教育指标构成的综合指数,用于反映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教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王善迈袁连生田志磊张雪[摘要]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构建了由3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教育发展指数。根据该指数对我国大陆31个省份2009年的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及教育机会水平、教育投入水平、教育公平水平进行了统计测算和比较分析。测算结果显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机会水平较高的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而教育投入水平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较高,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比中部经济较发达省份高;教育公平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密切关系。教育机会水平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教育成本分担;教育投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教育公平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和省份内财政分权。[关键词]教育发展指数;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机会水平;教育投入水平;教育公平水平[作者简介]王善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教授;袁连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教授;田志磊,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博士生;张雪,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博士生(北京100875)——————————*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数据资源建设与政策咨询科研项目一期成果。项目负责人:王善迈。项目主要由袁连生、田志磊和张雪完成。——29育发展的水平。国际上教育发展指数还很少,[1]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HDI)中的教育指数,另一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教育发展指数。[2]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教育大国印度,政府和世界银行的专家开发了两个教育发展指数,用于反映和评价印度各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UNESCO的教育发展指数主要用于监测各个国家和地区落实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提出、2000年世界教育论坛《达喀尔行动纲领》重申的全民教育目标的进展情况。为了监测教育目标的进展,UNESCO设计了由4个指标构成的教育发展指数(UNESCO,2009)。[3]构成教育发展指数的4个指标是:(1)初等教育净入学率;(2)成人识字率;(3)小学5年级保留率;(4)教育性别平等指数。在构造指数时,赋予上述每一个指标的权重相等,都为四分之一。因此,教育发展指数=1/4(初等教育净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小学5年级保留率+教育性别平等指数)。指数的数值越大表示教育发展水平越高。公式中的教育性别平等指数本身是一个综合指数,由小学毛入学率性别比、中学毛入学率性别比和成人识字率性别比3个指标构成,每个指标的权重为三分之一,即教育性别平等指数=1/3(小学女性毛入学率/小学男性毛入学率+中学女性毛入学率/中学男性毛入学率+女性成人识字率/男性成人识字率)。UNESCO的教育发展指数的设计给了我们一些重要启示。设计指数首先要明确指数的用途,应围绕用途来选择指标。UNESCO的教育发展指数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用于监测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选择能反映这些目标的相关指标。综合指数的构建常常会受到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在数据不可得时,或者牺牲指数的反映能力,如放弃反映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或者使用不很理想的替代指标,如用小学5年级学生的保留率反映教育质量。印度和世界银行学者开发的用于反映印度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两个指数,[4]对构建我国的教育发展指数也很有启发。印度是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极大的国家。为了比较各个邦以及邦内各学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2001年,印度计划委员会(PlanningCommision)委托以印度应用人力资源研究所AnilK.Yadav为首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了一个教育发展指数,用于对各个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价。[5]这个指数已经被印度政府认可和采纳。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计算了28个邦和7个中央直属领地的教育发展指数,将其进行排队,比较各个邦和中央直属领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并将结果公开发布。印度采用的教育发展指数由4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教育指标构成。[6](见表1)在计算教育发展指数时,首先要对各个三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一个省份某个三级指标的得分=(该省份的指标值-全国最小值)/(全国最大值-全国最小值)。每组指标的权重和每组中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确定。教育发展指数是一个0到1之间的数值,最高水平为1,最低水平为0,教育发展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教育发展指数教育机会基础教育系统未能服务到的居民比例;每千人口的学校数教育设施平均每班学生数;每班学生数大于60人的学校比例;没有饮用水设施的学校比例;有男生厕所的学校比例;有女生厕所的学校比例教师资源女教师的比例;平均生师比;生师比大于60的学校比例;15个学生以上的学校中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比例;只有3个或3个以下教师的学校比例;有职业资格的教师比例教育产出基础教育毛入学率;不同社会等级的毛入学率;不同部落的毛入学率;入学率的性别差异;重读率;辍学率;毕业率;成绩合格的毕业生比例;成绩高于60分的毕业生比例表1AnilK.Yadav等设计的教育发展指数——30数越大表明教育发展水平越高。世界银行南亚局人类发展处的DhirJhingran和DeepaSankar也设计了一个与Yadav类似的教育发展指数,用于比较印度各邦或邦内各学区的教育发展水平。[7]他们的指数由3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构成。(见图1)教育发展指数和3个二级指数的数值都设计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水平越高。在计算教育发展指数和二级指数时,对11个三级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然后计算平均数,得出投入指数、公平指数、产出指数和教育发展指数。在对各邦或学区进行比较时,既比较投入指数、公平指数和产出指数,也比较总指数,分别反映各地的教育投入水平、教育公平水平、教育产出水平和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印度的两个教育发展指数,既有国际教育指数的共性,又有鲜明的印度特色。在教育指标的内容方面,与国际组织一样关注教育机会、教师资源、教育成果和教育公平,但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上,则立足于印度的教育现实,如将有无饮用水和厕所、大于60人的班级、各社会等级和部落的教育机会等极具印度特色的指标,作为构成教育发展指数的核心指标。另外,随着经济、教育等社会领域发展中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的出现,公平问题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维度被纳入各种指数的构建中。如在2010年,UNDP报告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开始纳入不平等的度量,被称为校正不平等的人类发展指数(Inequality-adjustedHDI,IHDI)。[8]因此,教育公平应纳入教育发展指标。(二)我国教育发展指数的构建我国学者对教育发展指标的研究不是很多,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发展的含义或内容、国际教育指标的介绍、教育发展指标的设计,以及由其设计的教育发展指标计算出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等方面。[9]提升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水平,取得社会公众满意的教育成果,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衡量教育发展总体水平的指标应该包含这4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统计基础还比较薄弱,缺乏教育质量评价统计数据,人口在城乡间和区域间大规模流动导致各省份的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当地教育发展实际。限于现有的统计数据,我们在国内外学者指标设计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教育机会指标、教育投入指标和教育公平指标构成的教育发展指数,其中的教育投入指标作为教育质量的替代指标。教育机会指数、教育投入指数和教育公平指数分别由相应的三级指标构成,具体内容如下。1.教育机会指数由于现有的统计数据只能得到毛入学率指标,因此,我们将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义务教育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为构成教育机会指数的4个三级指标。2.教育投入指数教育投入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教育产出质量的重要条件,由于我国没有教育质量的统计指标和数据,我们用教育投入指标来替图1DhirJhingran和DeepaSankar(2009)构建的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31代教育质量指标,在指标选取上尽量选择与质量关系密切的投入指标。生均教育事业费是反映教育运行经费水平的指标,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教师质量对学生成绩有重要影响是公认的事实,而教师的受教育程度是教师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用各级教育的生均事业费和教师学历水平,作为教育投入指标,来间接反映教育质量。构成教育投入指数的三级指标具体为:小学生均事业费,初中生均事业费,高中生均事业费,大学生均事业费;小学教师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初中教师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高中教师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大学教师博士学历教师比例。3.教育公平指数在现有政府公开的统计资料中,没有反映阶层、学校和高校学生性别之间教育公平的指标,所以我们采用城乡公平和地区公平指标作为教育公平的三级指标。小学、初中生均事业费和教师学历的城乡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育的城乡公平水平。在一个省份内县际小学和初中生均事业费的差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省份教育资源分布的公平情况,可用各省份县际小学生均事业费基尼系数和初中生均事业费基尼系数作为省份内区域教育公平的指标。这样,在现有统计数据条件下构建的教育公平的三级指标是:小学生均事业费城乡差异,初中生均事业费城乡差异,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城乡差异,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城乡差异,省份内县际小学生均事业费基尼指数,省份内县际初中生均事业费基尼指数。我们构建的地区教育发展指数由3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构成。(见图2)我们的研究由于没有将教育发展成果纳入现在的指数中,也没有考虑过去的教育成就。不过,教育机会指数既反映了目前教育发展的数量水平,也与过去的教育数量水平相关,可以通过适当增大教育机会的权重,来降低取消教育发展成果指标的影响。基于这些考虑和专家意见,我们对构成教育发展指数的3个二级指标赋权为:教育机会占40%,教育投入占30%,教育公平占30%。对于3个二级指标下的各个三级指标的权重,我们认为它们在各个二级指标内同等重要,应该赋予相同的权重。3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权重具体为:教育机会有4个三级指标,每个指标的权重为四分之一;教育投入有8个三级指标,每个指标的权重为八分之一;教育公平有6个三级指标,其中4个反映的是城乡公平,两个反映的是地区公平,反映城乡公平的每个指标的权重为八分之一,反映地区公平的每个指标的权重为四分之一,即教育公平指标中城乡公平和地区公平各占一半的解释力。经过上述赋权后,在现有教育统计数据条件下各省份的教育发展指数可以按照下面公式计算出来:教育机会指数=1/4(学前教育毛入学率指数+义务教育毛入学率指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指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数)教育投入指数=1/8(小学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