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导尿(一次性、留置)【目的】留置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并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的方法。【适应证】1.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留置导尿可用以准确记录尿量,测尿比重,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2.盆腔内器官手术前,留置导尿可用于排空膀胱,以保持术中膀胱空虚,避免术中误伤。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术后留置尿管,便于持续引流和冲洗,并可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有利于愈合。4.昏迷、截瘫或会阴部有伤口患者,留置导尿可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5.尿失禁患者留置导尿可行膀胱功能训练。【禁忌证】1.急性尿路感染、急性尿道炎、月经期等。2.尿道手术后患者,需要导尿者,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物品及器材】1.治疗车、治疗盘。2.外阴消毒包(弯盘2个、血管钳2把、治疗碗1个、消毒棉球数个)。3.无菌导尿包:(导尿管1根、治疗碗1个、小药杯1个:内盛消毒棉球数个、石蜡油棉球瓶1个、有盖标本瓶1个、血管钳2把、洞巾1块、纱布数块、弯盘1个)。4.新洁尔灭溶液1瓶。5.新洁尔灭酊溶液1瓶。6.无菌手套1副。7.一次性手套1副。8.一次性10ml注射器1副。9.10ml生理盐水1支。10.无菌尿袋1只。11.浴巾1条。12.一次性尿垫1块。13.安全别针1个、橡皮筋一根。14.便盆及便盆布。15.必要时另备屏风。【操作关键步骤】一、操作前准备1.操作者准备(1)着装整齐。(2)洗手。(3)戴口罩。2.用物准备(1)备齐用物:详见物品及器材。(2)检查用物:导尿包的使用期限、外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灭菌日期、灭菌效果、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有效期,无菌手套的灭菌日期、灭菌效果等。3.患者准备(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2)向患者理解导尿及留置的目的和过程,缓解紧张心理。(3)对能自理的患者,嘱自行清洗外阴;不能自理者,应予以协助。4.环境准备关门窗、拉围帘(或挡屏风)、调节室温。二、操作过程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再次核对床号、姓名。2.操作者站于患者右侧,患者取仰卧位。3.护士为患者脱近侧裤至对侧,盖住腿部,近侧用浴巾覆盖。嘱患者抬高臀部,取一次性尿垫于臀下,双腿放平向外展分开。4.会阴消毒(1)备消毒棉球:打开外阴消毒包,新吉尔灭于治疗碗内。(2)左手戴一次性手套。(3)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右手持血管钳夹新洁尔灭棉球进行擦试消毒,消毒顺序:阴阜→大阴唇(左、右)→小阴唇(左、右)→尿道口,每个棉球限用1次。(4)消毒完毕,脱手套,整理用物,置于治疗车下层。5.导尿(1)将无菌导尿包放于患者两腿之间并依次打开。(2)倒新洁尔灭酊溶液于小药杯内,备一次性注射器,气囊导尿管、无菌尿袋于导尿包内(可由助手协助)。(3)戴无菌手套。(4)铺洞巾,使洞巾与内层包布形成一无菌区域。(5)检查导尿管气囊是否完好,用注射器注入5ml空气,确定无漏气后再将气体抽出。(6)注射器抽5~10ml生理盐水备用。(7)用液状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前端4cm左右,并置于治疗碗内,将弯盘移至外阴处。(8)用左手拇、食指分开并固定小阴唇,右手持血管钳夹新洁尔灭酊棉球消毒:尿道口(中)→小阴唇(左、右)→尿道口(中),每个棉球限用1次。(9)左手原位固定不动,右手将盛消毒棉球的弯盘移至床尾。(10)插导尿管。(11)插管:右手持血管钳夹导管对准尿道口,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2cm左右。(12)固定:固定导尿管,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5~10ml生理盐水,轻轻往后拉,检查导尿管位置是否正确、固定是否牢固。注意:导尿管若误插入阴道,应立即更换导尿管重新插入。(13)连接无菌尿袋。6.固定集尿袋:安全别针固定尿袋于床旁,集尿袋的位置应低于耻骨和膀胱,防止应尿液返溜造成逆行感染。7.脱去手套,放于弯盘内,撤下洞巾,擦洗外阴,协助患者穿裤。根据患者情况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三、操作后处理1.用物处理。2.洗手,脱口罩。3.记录。【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尿路感染。2.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耐心解释。3.女性病人导尿时如尿管误人阴道,应更换导尿管重新插入。4.插入尿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黏膜。5.根据不同病人选择不同型号粗细适宜的导尿管。6.尿潴留患者一次放出尿液不应超过1000ml,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7.留置导尿时,应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管道受压、扭曲、堵塞;鼓励病人多饮水、勤翻身以利排尿,避免感染与结石。8.定期观察尿液的色、质、量。9.定时排放引流袋尿液,测量尿量并记录。防止逆行感染倾倒时尿管末端须低于耻骨联合高度。每日更换集尿袋,每周更换尿管。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及外阴2次,保持局部干燥、清洁。10.妥善固定尿管。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插入前应检查气囊有无漏气。11.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在拔管前应先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可定期开放尿管引流,训练膀胱充盈和排空。【并发症及解决方法】1.尿路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2.膀胱功能损伤。3.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