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居住区规划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目录第一讲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第二讲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与布局第三讲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成果、任务、原则及设计目标、要求第四讲住宅用地规划设计第五讲公共建筑设施用地规划设计第六讲道路用地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第七讲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第八讲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第九讲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第十讲居住区规划设计实例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一讲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井田制“井田制”即将土地划分为形如“井”字的棋盘式地块,其中央为公田,四周为私田和居住聚落,在确立土地所有关系的同时也因此确立了土地所有者的居住形式如(图10-1)。“井田制”出现在奴隶社会,是最早的居住环境的组织形式。殷周时期“一井”即为“一里”,是秦汉“闾里”的原型,“井田制”的棋盘式和向心性的划分对我国城市的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初的街坊中国古代的城市中的居住区称为“闾里”城市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里坊碑刻图“闾里”秦汉时对居住区的称谓,面积约为1平方里(约17公顷)。“里”曹魏邺城(图10-2)的居住单位,面积约为30公顷左右。“坊”是唐长安城(图10-3)最为典型的居住单位,唐长安城的人口规模达100万人,用地规模为80公顷左右,坊的面积大的为80公顷,小的也有27公顷左右。这些居住单位均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有坊墙、坊门,每晚实行宵禁,坊门关闭,禁止出入。由此可以看出从“闾里”到“坊”的发展过程中居住单位的面积越来越大,此时的居住区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还非常封闭。唐长安里坊复原图唐长安里坊复原图唐长安里坊复原图街巷到北宋仁宗时,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单一居住性坊里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原来的坊里组织形式被商业街和坊巷的形式所代替,宵禁被取消,夜市出现,住宅直接面向街巷,多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北宋《清明上河图》(图10-4)上描绘即为这一时期汴梁的街巷景象。胡同、四合院明清北京城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代表城市,虽在城市总的规划布局、道路分工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由于生产力发展相对缓慢,城市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没有较大变化。但是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就是胡同与四合院(图10-5),居住区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地段,间距约70m左右,中间一般为三进四合院相并联。2、街坊的扩大顺着交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大型化逐渐形成了开放的打社会,正是由于交通工具的改变导致了街坊的扩大。里弄的产生所谓里弄,其一般形式即城市街道两侧分支为弄,弄两侧分支为里;一般不通机动车,日照、采光、通风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上海、天津两地的里弄(图10-6、图10-7)大致代表了我国北方和南方的里弄形式。上海城市印象-里弄武汉印象3、扩大街坊的规划思想上世纪40年代,成片的大规模的一次性兴建,产生了指导建设的规划理论和思想。4、邻里单位佩里的邻里单位示意图a.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b.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c.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d.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e.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f.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5、居住小区1956年前苏联提出居住小区和新村的组织形式小区要形成完整的区域社会,是以交通干道、自然的界域形成的界定的完整地段,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6、邻里单位、居住小区简单的扩大、综合7、居住区理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8、综合区理论强调工作、生活更好的融合道一起,可溶性的工业、商业等和居住在一起,形成综合性的居住形式。综合体建筑:马赛公寓综合居住区:密尔顿•凯恩斯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这种组合体最早是由现代建筑主义大师勒·柯布西埃设计的马赛公寓(图10-12)中得到体现,前苏联在70年代的齐廖穆什卡新生活大楼(图10-13)可住2000人,大楼内设有远比小区更为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马赛公寓马赛公寓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的用地内(一般为100—150公顷)不明确划分居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商业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的边缘,即相邻的扩大小区之间,这样居民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可有选择的余地。如英国的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新城(图10-11)对扩大小区做了很好的实践探索,在新城中的费思密德居住区是典型实例(参见规划实例3)。9、社区理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现代居住生活的变化个人的变化家庭的变化生活空间的变化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价值取向不同10、我国居住区未来发展趋势(1)集约化倾向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等问题的加重,住宅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已由个体扩大到整个居住区,集约化居住区应运而生。它将居住区公共设施与住宅建筑联合协同规划建设,将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联合协同规划建设,将建筑综合体和住区空间环境联合协同规划建设,以获得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在有限的土地与空间内可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2)社区化倾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为市场经济体制,居住社区便成为社会结构中最稳定的基本单元。因而居住区将不仅需进一步完善其物质生活支撑系统,更需建立具有凝聚力的精神生活空间场所,并体现其和谐的社区精神与认同感。(3)生态化的倾向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态建筑、生态住宅、生态居住区的理念已开始逐步被广大居住者和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和相关的新闻媒体对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生态居住区以强调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实际,在居住者、发展商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力求使居住区的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颐养化的倾向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在发达国家早就出现的问题,在我国也在慢慢出现。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老年绝对人口数为世界第一。因此,居住区中必须设计相应的养老设施,甚至应建立起老人的颐养服务系统,如增设老年人公寓、老人俱乐部、老人看护照料中心,老人医疗保健中心以及老人室外活动休憩场所等,使其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乐园。(5)智能化倾向目前,全国新建的居住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建设智能化系统,特别受到青睐的是安防装置与宽带接入网。在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沿海城市等已建设了不少高水平的智能化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扩展,甚至将智能化小区扩大为社区或城市。第二讲居住区规划结构与布局1、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与其它用地两大部分。(1)居住区用地居住区用地是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类用地的总称。其中各用地的构成为:1)住宅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物院等;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道路、场地和绿地等;3)道路用地指区内各级车行道路、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等。不包括宅间步行小路和公建用地内的专用道路;4)公共绿地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于安排游憩活动场地的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的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2)其他用地规划用地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保留用地以及不可建设的土地等。四大类居住用地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结,是一个有机整体,每类用地按合理的比例统一平衡,其中“住宅用地”一般占“居住区用地”的50%以上,是居住区比重最大的用地,四大类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见(表10-1)。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1、住宅用地(R01)50—6055—6570—802、公建用地(R02)15—2512—226—123、道路用地(R03)10—189—177—154、公共绿地(R04)7.5—185—153—6居住区用地(R)1001001002、居住区环境的构成要素①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和植物等。②人工要素包括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游憩设施等。③社会要素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风尚、社会网络、居民素质、地方文化传统等。3、居住区的规模居住区的规模同城市规模一样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标志。居住区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单元,往往需要形成一个适当的规模,而这个规模往往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合理的服务半径是影响居住区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现代城市交通发展往往需要城市干道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以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快速和畅通。因而城市干道所包围的用地往往是决定居住区用地规模的一个重要条件。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应在600—1000m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公顷左右。4、居住区的分级(1)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人口规模一般是3万—5万,户数10000—16000户,用地规模150—200公顷。(2)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1.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人口规模一般为10000—15000,户数3000—5000户。(3)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5、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3规划结构图的解释一、内涵1.组团2.公共服务中心3.绿地结构中心4.较大型公共设施,如小学、幼托5.车行道6.人行道7.主次出入口结构路网小区中心内部关系外部关系2.结构的分类a.功能关系b.景观结构c.交通结构d.区位关系7、方法步骤先外部关系后内部关系1.主次出入口2.路网3.中心区4.居住组团5.较大型设施6.主要景观8、评价1.功能关系是否合理2.景观关系搭配是否美观3.交通流向是否通畅4.形态是否合理(日照、采光、通风)第三讲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成果、任务、原则及设计目标、要求1.居住区规划的成果(1)居住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图中应标明:用地方位和比例,所有建筑和构筑物的屋顶平面图,建筑层数,建筑使用性质,主要道路的中心线、道路转弯半径、停车位(地下车库和建筑底层架空部位应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室外广场、铺地的基本形式等。绿化部分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与花卉等。(2)规划结构分析图应

1 / 29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