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作者:李长松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马德峰.唐文跃.马琴芬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对494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4)本文通过对494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定量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时间多在一周以上;实践单位偏重大城市中的私营企业;实践内容多为协助管理和学习技能类;绝大多数实践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表现比较满意.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需加强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完善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2.期刊论文李奕.LIYi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系-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的.然而目前,社会上对二者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高校也混淆了二者的关系.由此引发了本文对两种社会实践之间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协调发展.3.期刊论文张传辉.郑克骞.ZhangChuanhui.ZhengKeqian浅议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建设-学理论2008,(14)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内涵与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并得出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由此得出了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对于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文章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对策与方案,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4.期刊论文李强天.周志辉.LiQiangtian.ZhouZhihui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国电力教育2009,(2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呼唤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具有校本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需要建立分层推进的社会实践目标体系,完善立体开放的社会实践课程内容体系,开展宏观指导,自主设计的课程组织与实施,进行灵活多元的课程评价与考核.5.学位论文张贻发广东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2007科技、文化和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成为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三下乡”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和社情,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进而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可以使大学生磨练意志和品质,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乐于奉献的精神;可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研究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结合社会学、管理科学和统计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知识,在前人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专题研究。第一,界定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和创新能力的定义,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是指围绕文化、科技和卫生到农村去为农民、农户服务这些实践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包括领导机制、运作机制、目标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在内的一系列、一整套工作机制或系统。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两层意思。前者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如求知欲、创新意识、勇敢精神、顽强意志、科学态度等。后者主要是智力因素,包括各种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法。第二,总结了广东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运作情况及特点。运作情况是:(1)高校领导普遍重视,组织机构基本健全;(2)精心组织策划,认真宣传动员;(3)主题鲜明,目的明确;(4)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5)总体成效显著,总体效果明显:(6)“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有待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不突出。广东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特点是:(1)发展不平衡,但各有特色;(2)社会实践与教学工作由割裂向统一转变;(3)内容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多样型转变;(4)模式由集中性、短期性向社区化、阵地化和持久化转变;(5)领域不断拓宽,凸现知识化、专业化,实践主体由相对被动型发展成为积极主动型,参与者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第三,分析了广东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流于形式;(2)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与专业理论相脱节,成效不明显;(3)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未能从根本上调动起广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这些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完善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第四,提出了科学构建广东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的办法和措施。即(1)建立一把手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机制;(2)建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3)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4)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第五,构建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机制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考核论证依据。6.期刊论文雷起宏.王曦阳.徐鹏.魏秀琴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结合的有效途径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09,(20)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生特点结合是新时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结合本单位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生特点结合的必要性,探索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生特点结合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7.期刊论文王继军.WANGJi-jun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2)要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现实和最有效的途径,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领域,重视社区志愿服务的扩展和深化;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价值,特别是提升社会实践的角色责任和公民责任;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文化品牌及文化内涵.8.期刊论文赵振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路径探析-教育探索2007,(4)社会实践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形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和计划,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机制.9.期刊论文马德成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运行机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36)为了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建立该项工作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运行顺畅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切实可行的效果评价体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等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机构.目前,中国高校的通常做法是:建立以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保卫处、体育部、马列社科部和二级学院领导为成员的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形成有效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必须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社会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形成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10.期刊论文杨建超.张发钦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6)社会化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前提条件.忽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社会实践能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因为社会实践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或组成,也是大学生认识认同社会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体现.精心策划才能拓展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内涵与效果.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27f83d50-f858-4801-9673-9e3e0071ae90下载时间:2010年11月30日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