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八章)第八章社会态度一、态度概述(一)态度的概念1.态度概念的提出1862年斯宾塞和贝因把这个概念最早引入心理学,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导引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托马斯等人1918年的移民研究开始的.他们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假定了态度这个概念.他认为态度是“动作的趋向”.米德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发端”.法利斯认为态度是“一种未完成的动作”.2.态度的定义F.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1924):态度是“在神经肌肉系统中布置好的对于反应的预备”.特点:首先,态度为一种潜伏在内部的准备状态;其次,态度这种准备状态既是心理的,又是神经的,把态度过程与神经活动过程统一起来;最后,态度是由经验组织起来的,是体制化了的准备状态,态度之所以能够指示或推动所有心理反应,就在于它自身的这种经验性和组织性.定义: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3.态度的特点(与其他社会心理过程相区别)(1)统合性认知、感情和动机,在态度中是作为整体起作用的,是整体性心理活动.当人们的心理活动表现为一定的态度时,已经不是哪一种心理过程的表现,而是全部心理过程的具体表现。(2)媒介性态度是一个人的心理世界与外部表现之间的中介过程,态度是行为的准备或潜在行为.(3)压迫性态度总是指向并倾注于某个对象,并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态度和蔼、真诚、坦荡,会使人有安全感并亲而近之,相反,态度圆滑、缺乏诚意,会使对方有危机感并疏而远之.态度压力是态度变化的心理因素之一.(4)连续性态度表现为从正到负的连续状态,态度的变化也沿着这种从正到负的链条进行,态度的这种一元连续状态与人格统一性分不开.由于态度是一元连续的,它才可观察、可测定.4.态度的分类奥尔波特的分类(态度对象):普遍态度和特殊态度孙本文的分类:个人态度和群体态度基本的类型:个体态度和群体态度(1)个体态度:包含有两方面的意思第一,就态度主体而言,是指社会个体,是有着社会关系的个体,就此而言,个体态度即是社会个体态度;第二,就态度主体与态度对方的关系而言,作为态度主体的社会个体,是和其他社会个体发生联系的,即社会个体对社会个体的相互关系,是“对子”关系.(2)群体态度指群体中多数成员或全体成员对某一事件的共有态度.成员间的共同态度,对于群体生命力及其深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3)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的关系联系:个体态度是群体态度的基础,群体态度是在个体态度的基础上,由个体间的互动而产生出的共同态度,没有个体基础,群体态度即是“空中楼阁”,空洞无物;群体态度是由个体态度中共有的部分构成的.区别:群体态度一经形成,与个体态度中共有的部分相比,具有了新的、个体态度不曾有的特点:第一,群体态度通过一致赞成或一致反对、积极支持或消极对抗等态度表现形态,能够促进成员彼此认同和达成共识,产生“心心相印”之感或“志同道合”之感,进而,从群体态度中获得力量;第二,群体态度,由于其共同性而具有心理压迫力,这种心理压迫力对个体态度有改造作用,以保持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的一致性.(二)社会态度的构成1.态度三要素说(霍夫兰、卢森堡)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由三种要素构成:感情、认知和行为.态度是刺激(态度对象)与反应(生理的、心理l的、行为的)之间的媒介变量,刺激和反应分别为可测的独立变量和从属变量.2.态度三要素说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提出的三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态度测量和态度控制研究.2)提出态度包含感情、认知、行为三个成分.这种规定说明态度是一个复合的、而非单一的心理过程.缺点:把态度与行为相提并论,混淆了心理过程与行为的界限.既不可以把动机与行为等同视之,用行为取代动机,也不可以把动机从态度的构成中排除.社会态度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感情和社会动机构成的.3.三种心理成分与态度的关系第一,认知和感情是反应中情境规定的主要因素.认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和判断上。第二,感情作为内心体验,也起情境规定作用,随着评价和认知的出现,感情对态度对象起人际距离调整作用.第三,动机是态度的内部力量.动机作为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对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动机是对态度的一种发动.例:某大学学生自治社团发起一项校园禁止吸烟运动.态度调查;支持和反对学生代表举行座谈,分别陈述理由.支持者:吸烟危害健康、浪费金钱、酿成火灾;不喜欢吸烟,也讨厌二手烟的侵害,所以支持禁止吸烟运动.反对者:吸烟是个人自由、利多害少;利于交友外、提神醒脑之效;爱好吸烟,所以他反对禁止吸烟运动.无论支持或者反对者,在各自所持的态度中,均含有三种成分: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和态度的行为成分.(三)社会态度的功能1.功能主义的观点(丹尼尔·卡兹)(1)调适作用判断事物价值,决定对其行动,做好行动的准备.(2)自我防卫作用通过态度保护自己和自己的自我形象,以减少焦虑并使情绪冲突转移方向.(3)价值表现作用通过态度的价值表现作用,以实现自己拥有的价值的自我表达.(4)态度的知识作用寻求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知识代表态度的认知部分,这种认知部分给实践以意义和指导.2.态度对社会生活的统合、离合和调和作用态度的社会作用是态度对社会生活的反馈功能.人们对社会事件的态度:(1)积极接近赞成(统合作用)(2)消极远离反对(离合作用)(3)中立(调和作用)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事件中,三种态度是同时并存的.有些人持第一种态度,另一些人会持第二种态度或第三种态度.但是,对社会事件起作用的是多数人的态度.如果多数人持第一种态度,则对有关事件的解决起统合作用;如果多数人持第二种态度,对这个事件的解决则有互解的作用;如果多数人持中立态度,即不表态,对于维持现状有利.3.工作态度影响工作效率赫兹伯格:“满意一不满意”作为工作效率的指标,提出“双因素说”.布罗伊菲尔德和克罗克特对此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认为,职工对工作所持的态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无一定的关联.劳勒和波特:满意是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第三个变量即奖励的作用.实验证明,好的工作效率导致奖励,而公平的奖励引起对工作的满意,因此可以认为高工作效率导致了满意的态度.为此,提出了工作成绩与满意的关系模型:成绩—奖励(外在的、内在的)—奖励公平的知觉—满意二、态度的形成(一)态度形成研究.1.奥尔波特的研究《社会心理学》(1924)态度是由经验积累而成,有四种形成方式:(1)经验的累积:把许多类型相似的特殊反应综合起来,即经验的累积;(2)分化:正负未分化的反应对某种特殊对象形成一种特殊反应倾向,即分化;(3)反应倾向凝固:由外伤经验构成的歪曲心理倾向凝固起来,即某种特殊反应倾向凝固;(4)模仿或学习:模仿或获得既成的态度,即模仿或学习.对此见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2.凯尔曼的研究态度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和内化.服从:一种公开的态度表达,但私下并没有接受,它可能是一种社会便利手段.同化:个体因为与他人或群体有关,从而接受这个人或群体的态度,这已接近于个人自己的态度.内化:个体响应他人的影响,完全接受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再只是一种公开的表示,而已成为现在个体自己观点的一部分.(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2.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3.同化和内化机制同化和内化都是接受社会影响的心理过程,但受影响的程度和深度不同.同化是指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判断等行为方式吸收过来,看成是自己的东西.它是一种不知不觉起作用的心理过程,还没有把社会影响与自己的价值体系同一起来,是尚不深入的过程.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并自我认知,是态度形成的深刻的心理过程.总之,同化和内化是态度形成的心理机制,没有这个过程,任何外来的社会影响都不会转换成态度.三、态度变化理论(一)平衡理论(海德,1944)特点: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两条规律:(1)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2)不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例如:P为学生,X为汽车,O为P所尊敬的师长.如果P喜欢汽车,听到O也喜欢汽车,则P-O-X模式: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果P喜欢汽车,而0不喜欢汽车,则P-O-X模式:P的认知体系便呈现不平衡状态.(二)和谐理论(奥斯古德、塔纳鲍姆,1955)主要观点: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在一个基本态度改变的情景中有三种成分,每一种成分都与评价有关.三种成分:(1)其他人;(2)这个人所表示的态度;(3)对所表示的意见的感情.认为:三种成分的三种评价之间有两个负号,就决定了和谐状态,不和谐就会产生某种压力而趋于一致,这与平衡理论是相似的.但是与平衡理论不同的是,和谐理论考虑到了每一评价的强度.例如:对于某一对象,可以有点喜欢,也可以非常喜欢,这就是情感评价的程度不同.和谐理论预计,每一成分改变量的大小,将与这一成分的相对强度成反比.强度越大,则改变得越小.和谐理论是在改变态度的工作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理论,特别是在预测信息交流者对于改变态度的效力中,运用这种理论.(三)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1959)在心理学研究上,解释个人态度改变或不改变的理论,一般采用调和论的观点;认为个人的态度与其行为两者调和一致时,态度不会改变,两者失去调和一致时,态度就可能会改变.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感觉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不知情的单调乏味工作实验:一小时(工作内容是将盘中12个汤勺一把一把拿出,然后再一把一把放回去).结束后,研究者要求被试出门告诉在外等候者(事实上是助理员)说:“工作非常有趣。”并按两种标准付给被试报酬:一半人付给美金1元,另一半人付给美金20元,但是被试彼此之间并不知道报酬有差异.到此为止,由实验情境的设计,使被试在心理上产生了两种认知:其一,知道工作是单调乏味的,这是他真实的认知.其二,他对别人说工作是有趣的,这是他因接受了报酬不得不这样说.另一实验者私下询问每一被试,要他们坦白表示工作是否有趣.按常情推断,接受高额报酬的人应该说假话才是.但是,实则不然,接受20元的被试多数表示对工作无兴趣,承认他告诉别人的话是假的;接受一元报酬的被试,多数仍表示对工作有兴趣,维持他们出门后告诉别人的他对工作的态度.此一结果使费斯廷格的理论获得了支持.评价:认知失调论,不但可用来解释态度改变的原因,而且也可用来帮助人,由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的态度.(四)信息理论(霍夫兰和凯利《信息传递与说服》1953)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发信者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内容结构、收信者的特点、收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1)信度对态度变化有影响(2)信息传递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意见的单一传递;包括反面意见在内的全面传递.实验证明:第一,被试的立场与信息传递的内容一致的时候,更多的是接受单一传递;第二,在文化教育水平低的被试中,单一传递更有效;第三,在文化教育水平高的被试中,全面传递更有效,全面传递的说服效果,即使受到反宣传的影响,也还在起作用,就是说,全面传递的说服方式有抵制反宣传的效果.(3)当被试积极参与传递活动时,所得到的效果比单纯听广播要好.研究意义:把复杂的态度变化放到程序化了的信息传递模式中去考察、去理解,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四、若干现实性态度的研究(一)偏见:即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它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人类及其群体生活起着极大的消极作用.特点:不符事实、过分类化、先入为主、不易改变.基本特征:(1)偏见常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不易改变;(3)具有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