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季氏将伐颛臾》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检测1、给下列加线的词注音。①季氏将伐颛臾..()②虎兕.()出于柙.()③龟玉毁于椟.()2、下边一句中加线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A、危险、颠簸、辅助B、危害、仆倒、辅助C、不稳定、仆倒、辅助盲人走路的人D、不稳定、跌倒、辅助盲人走路的人3、下边加线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陈.力就列.(摆出来;职位)相.夫子(辅佐)B、远人..不服不能来.也(远处的人;使……来)社稷..(国家)C、有国.有家.(邦国;家庭)萧墙..之内(宫门照壁)D、尔言过.矣(过分)尔是过.与(责备)4、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A、无乃尔是.过与B、是.社稷之臣也C、是.谁之过与D、夫如是.,远人不服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虎兕出于.柙()④龟玉毁于.椟()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7、解释下列句中“相”的意义①今由与求也,相.夫子。()②伯乐相.马。()③大丈夫相.时而动。()④则将焉用彼相.矣。()8、下列成语中,属于从孔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有()()A、祸起萧墙B、舍本逐末C、井底之蛙D、分崩离析E、五十步笑百步9、《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时,所采用的论据之一是()A.颛臾是鲁国的“社稷之臣”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作为家臣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D、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10、“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B、无乃/尔是过/与C、无/乃尔/是过/与D、无乃/尔/是/过与11、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孔子这段话驳斥了冉有的什么思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议论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层喻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课文阅读训练“冉有曰:‘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而在萧墙之内也”。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A“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曰”、“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义都相同。B“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同。C“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D“安无倾”与“则安之”两个“安”用法相同。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A、既来之.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C则安之.D吾恐季孙之.忧4.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①、②、③、5.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①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②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③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④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6.孔子批评冉有,说了哪几点道理,作出简要回答。①、②、③、7、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B、均无贪,和无寡,安无倾。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8、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冉有季路违背了先生的政治主张的行为是()A、相夫子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D、谋动干戈于邦内9、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10、翻译下列句子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翻译:B、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翻译:C、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翻译: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翻译:E、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翻译:3《季氏将伐颛臾》答案一、基础知识检测2、D3、A4、A5、①作为②语气助词③成为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6、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②对,对于,介词③从,介④在,介⑤到,介⑥在,介8、A、D9、C.10、B11、(1)推卸责任(2)类比、比喻、引用(3)一是将季氏比做虎兕,将颛臾比做龟玉;“虎兕出于柙”比做季氏攻打颛臾;“龟玉毁于椟”比做颛臾被季氏消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做虎兕和龟玉的看守人,虎兕出笼行凶,龟玉毁于椟中,都是看管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比喻十分形象地批评了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的失职。二、课文阅读训练1.B2.C3.D4.①既来之,则安之②分崩离析③祸起萧墙5.④6.①首先揭示谎言可恶②其次阐明政治主张③最后指出错误严重7、D、以上都是8、D9、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译文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讨伐颛臾。”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们了。那颛臾,先王曾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他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否则就不要去(当那个官)。’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人少而担忧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担忧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吸引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