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1、新课程规定,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①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求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学生发展已有的水平,更要考虑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采取合理教学手段和措施。②学生是独特的人。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都有差异性,要求教师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学生,因材施教。③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学生兴趣出发,创造情境,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充分发展。2、新课程要求的教师观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观: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学与研究关系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教学与课程关系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学校与社区关系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①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②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③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④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简述理解?①自主学习,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的自觉自愿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不情愿的学习。②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地互助性学习。③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①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②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③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6、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①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者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③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7、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结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①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②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③学校文化。Ⅰ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Ⅱ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Ⅲ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优秀教师在授课方式和对学生问题的处理方法上都值得老师去学习的地方。每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向优秀教师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使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②反思教学经验。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为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有效的途径。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剖析自己在课堂教育中的优缺点,细致冷静的总结,对后续教学产生积极地影响。③进行专门训练。不断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教师既要掌握丰富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也要积累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实践性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④开展微格教学。9、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题目、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或者课题名称;引言往往简明扼要的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对问题给出答案;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3、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①确定研究课题。②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③提出研究假设。④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⑤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⑥做出结论。⑦撰写成文。10、简述杜威的教育观点?①新三中心: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②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及社会;③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是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④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⑤提出教育无目的论。第二章1、简述皮亚杰理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是智力与思维的萌芽阶段,具有客体永久性,感觉和动作分化。②前运算阶段(2-7岁),出现了语词或其它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没有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合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不守恒);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具有可逆性;思维运算中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去自我中心。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从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能够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分为四个阶段: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也叫无律期,这个时期儿童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分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做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②权威阶段(5-8岁),也叫他律期,这时期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把人们的规则看做固定不变的,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③可逆性阶段(8-10岁),也叫自律期,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把它看做同伴间共同的约定。④公正阶段(10-12岁),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开始支持公正公平。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①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②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③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④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步降低;⑤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⑥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①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②兴趣的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③由不稳定性向稳定性发展。)3、简述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的习惯?/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①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课堂中正确的引导;③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⑤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⑥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⑦建立小学生学习习惯评价体系。4、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与学习活动和学校活动相关的事物内容构成了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②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在集体生活和独立学习生活的影响下,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提高。③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5、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因素,分别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是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①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段的、分散的,他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照既定的方向持续、系统产生影响。②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有利的积极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影响。③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积极、能动的过程。6、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①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②早起教育的影响;③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④个人勤奋的影响。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启示?①顺序性,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有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教学。③不平衡性,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④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⑤个别差异性,要注意对个体实施因材施教。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9、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途径:①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②课外、校外活动;③劳动;④少年队活动;⑤班会、校会、周会、晨会;⑥班主任工作。10、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①说服教育法,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②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等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要求:a选好学习的榜样;b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c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③陶冶教育法,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收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的方法。要求:a创设良好的情景;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④指导实践法,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培养优良的思想品质的方法。要求:a坚持严格要求;b调动学生的主动性;c注意检查和坚持。⑤品德评价法,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方法。⑥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德育的原则?①导向性原则;②疏导性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要求: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基本要求:a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b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c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基本要求: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