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讨论想不想快快变成老年人?想不想永远年轻不变老?为什么?对于“老”,最怕的是什么?如果10年后就步入老年,你会最关心什么?老年社会工作疾病?技能过时?需要照顾?穷困?孤独?性情改变?生活没有意义和希望?成为社会负担?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内容概要老年人1老龄化2老年社会工作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老年人一、老年人的界定老年社会工作(一)年代年龄概念:是指个体离开母体以后到现在按照年月计算的、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界定标准:发达国家通用65岁作为标准;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通用60岁作为标准。老年社会工作(二)生理年龄概念:指以正常个体生理学上和解剖学上的发育状况为标准确定的年龄。界定标准:根据个体目前的健康状况以及反映其健康状况的生理指标来确定的。四个时期:从出生到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三)心理年龄概念:反映一个人在人生中主观感受方面的老化程度。判定标准:看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与功能。三个时期:出生至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老年社会工作(四)社会年龄反映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成熟程度;根据一个人与其他人交往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起的作用越大,社会年龄就越成熟。一般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17岁为未成熟期,18-59岁为成熟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老年社会工作可以将一般意义上的老年期概括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所处的生命周期,称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老年人注意:“老年”的概念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老年社会工作二、四种年龄的关系生命、生理、心理和社会年龄四种年龄的发展基本同步。生命年龄衰退在先,其他三种年龄老化在后。心理、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年龄衰退在后。社会年龄老化在先,生命、生理和心理年龄老化在后。老年社会工作老龄化一、老龄化的界定个体老龄化群体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个体的死亡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两种含义老年社会工作个体老龄化个体老龄化是指人类生理机能随时间推移而衰老的过程。环境因素(需关注)遗传因素老年社会工作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出生率的下降老年社会工作顶部人口老龄化底部人口老龄化老年社会工作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程度指标老年人口比例: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少儿人口比例: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老少比: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之比。人口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按年龄排列分成两部分人数相等的年龄。60岁及以上≧10%65岁及以上≧7%少儿人口≦30%高于30%30岁以上是老年型老年社会工作速度指标老年人口比例的年平均增长率老年人口达到某一水平所需要的年数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老年社会工作抚养比指标少儿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数与15-59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老年抚养比: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59岁劳动年龄总人口之比。总抚养比:非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与劳动年龄总人口数之比。抚养比又称为抚养系数,严格地说,应为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在实际操作中常用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和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来代替。在我国一般以15-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及以下和60岁及以上人口为被抚养人口。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老年社会工作高龄人口:日历年龄为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高龄化率: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在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二、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指标老年社会工作三、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老年社会工作(一)我国老龄人构成按地域划分:城镇老人(占据全国老年人口的25.1%)和农村老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4.9%)。按经济来源划分:有固定离退休工资的老人、靠子女赡养的老人、自谋生计的老人、靠政府或集体救济的三无老人。按照年龄结构划分:低龄老人(60-69岁)、中龄老人(70-79岁)、高龄老人(80-89)、超高龄老人(90-)。按照婚姻和居住状况划分:已婚老人、再婚老人、丧偶老人、离婚老人、未婚老人;按照居住情况分为偶居老人、独居老人、群居老人等。按照健康状况划分:健康老人(约占30-40%)和不健康老人(约占60-70%)。老年社会工作(二)我国老年人口的数据比例2000年底,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2.66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了7%,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六普65岁及以上超过了10%老年社会工作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已达1.3亿,占12.66亿总人口的10.41%,65岁以上人口8800多万,占总人口的近7%。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又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16日发布):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老年社会工作增长加速阶段1965-1990快速增长阶段1990-2010高速增长阶段2010-2040缓慢增长阶段2040-2065缓慢增长阶段(1950-1965)老年人口从2485万人增长至320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70%,低于1.80%的同期人口增长率老年人口从3206万人增长至629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70%,高于1.75%的同期人口增长率老年人口从6299万人增长至1145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0%,大大高于0.97%的同期人口增长率老年人口从11451万人增长至307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29%,而同期人口增长率仅为0.37%老年人口从30795万人增长至335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回落至0.35%左右(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老年社会工作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2亿,占总人口的14.9%;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16.23%和11.30%;到2030年为22.34%和15.21%:2040年为25%和20%,届时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4,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四)我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趋势1964-20002000-20302030-2050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超过低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高龄老人与低龄老人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当,但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略快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加快,高龄人口在整个老龄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20%老年社会工作(五)我国老年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1)老年人口性别结构的变动趋势人口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的比值,一般以一百名女性相对应的男性数来表示。性别比低年龄组:10660岁年龄组:10060岁以上年龄组:大于100老年社会工作(2)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从目前来看,70岁以下老年人占绝大多数,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不到10%;30年代以后,高龄老人将迅速增长。老年社会工作(3)老年人口高龄化所导致的结果②高龄妇女的丧偶率高,出现再婚障碍,引发高龄妇女的空巢、独居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到高龄妇女的养老方式。③高龄老人护理照料的负担加重。①由于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因此高龄女性的比例远远超过高龄男性,引发高龄妇女的诸多问题。老年社会工作(六)我国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1)老年人的婚姻状况①老年人结婚率高,离婚率低女性结婚率高于男性,男性老年人的离婚比例却高于女性;未婚老年人多为男性,比例较低,且主要生活在农村;我国老年人的结婚率高于其他国家的一般水平,离婚率也远远低于美国的老年人。②老年人的丧偶率较高,再婚有配偶比例较低虽然我国老年人的丧偶率在逐渐下降,但丧偶老人的绝对数量却在增加,女性老年人的丧偶率大大高于男性;丧偶老人的再婚比例很低,但男性老年人的再婚比例却远远高于女性。老年社会工作(2)老年人的家庭和户居状况我国家庭户中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已占全国家庭户总数的20%以上,其中农村的比例要高于城镇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要高于经济落后地区。我国老年人独居的比例很低。老年社会工作(3)老年人的受教育状况①老年人口中识字人口的数量超过了文盲和半文盲的人口数量②城乡老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③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较为明显老年社会工作(4)老年人的就业状况①高于发达国家,低于发展中国家②男性高于女性③农村高于城镇老年社会工作(七)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2)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期”并存(3)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4)基数大,即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5)高龄化率高,即高龄老人的数量与比例大,增长速度快(6)底子薄,即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7)不平衡性,即各地区老龄化起步、速度和程度有较大的区别老年社会工作(八)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平衡。经济不发达,未富先老,财政压力沉重。呈现高龄化趋势。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压力沉重。老年社会工作四、积极老龄化含义:指的是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获得最佳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的过程,适用于个体和人群,目的在于使所有年龄组的人们,包括那些体弱者、残疾者和需要照料者,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影响因素:(1)决定因素:经济、卫生与社会服务、社会、个人、行为及环境因素。(2)外围的决定因素:文化和性别。老年社会工作五、老年人的问题个体老龄化人口老龄化老年问题含义:老年人的问题,也称老年问题或老龄问题,是由老化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因个人的老化而导致的问题,以及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老年社会工作五、老年人的问题疾病与医疗问题家庭照顾问题宜居环境问题代际隔阂问题社会隔离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2001-2005)计划纲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老年社会工作一、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社会工作老年学心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理论基础方法技巧依靠力量工作目的老年社会工作工作目的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推行相关的老年福利政策及措施主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帮助老年个人或群体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主要受工作者个人能力水平的影响老年社会工作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古代老人福利思想和福利措施近现代老人福利制度和福利服务中国的崇老敬老传统古希腊时代的“幸福主义”和古罗马时代的“责任观”工业革命之前,西方发达国家制定救济法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各国加快了老年福利的理论研究二战之后,老年社会工作获得蓬勃发展老年社会工作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依被服务的对象划分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老年人老年人的家人或亲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老年社会工作依老年人问题的种类划分长期患病、生理技能严重衰退或残疾的老年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人际关系不良的老年人受虐待的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无法适应的老年人丧失子女或丧偶的老年人老年社会工作四、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1)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认知、接受、应对老年,促进身心健康调适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