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狱内罪犯劳动改造文化建设摘要:劳动改造,是《监狱法》赋予罪犯的法定义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司法体系的不断健全,狱内罪犯的劳动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原来单一粗糙的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狱内车间手工加工作业劳动为主,狱内罪犯也具有了“服刑罪犯”和“车间员工”的双重属性。在这个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和建设劳动改造文化就成为监狱的新课题。深化劳动改造文化建设,能使监狱内劳动改造活动更加合理、规范、科学化,能使罪犯在劳动改造中接受到劳动文化的熏陶,让服刑罪犯认识到他们虽然身在监狱,但仍然是建设国家和美好家园的一分子,感觉到国家的发展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并达到与社会企业管理同步的目的。关键词:罪犯、劳动改造、文化建设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司法体系的不断健全,监狱内服刑罪犯的劳动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原来单一粗糙的体力劳动转变为狱内手工加工生产劳动,这不但减少了狱内案件的发生,也让服刑罪犯感觉到国家的发展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认识到自己虽然身在监狱,但仍然是建设国家和美好家园的一分子。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和建设劳动改造文化就成为监狱的新课题。本文旨在就如何在罪犯改造过程中进行劳动文化建设展开研究,目的在于使监狱所有劳动活动更加合理、规范、科学化,让服刑罪犯在劳动改造中接受劳动文化的熏陶,让监狱企业通过罪犯劳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达到与社会企业管理同步的目的。1劳动改造文化释义1.1劳动文化的内涵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劳动文化无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劳动,因为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了生存的必须资源,创造了改善生活的必要条件。当然,在周而复始的劳动过程中,人们也发掘出灿烂的劳动文化,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机械耕作,从仅限于解决温饱的粗糙收入到品味劳动的细致文化,无不体现出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和聪明才智。劳动文化,其核心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劳动内涵的理解和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意义的实际体现。其内涵则是让所有劳动活动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在生产劳动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存在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力量都处于有科学依据、有技术支持、有规范化作业标准和有保障的人身安全防护措施的良好状态。1.2狱内劳动改造文化建设的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社会稳定的必须工具,社会主义新型监狱应运而生。如何体现新中国的监狱有别于封建王朝的监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课题。让狱内罪犯参加劳动,是社会主义监狱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手段又必须服从于监管安全的需要。几十年来,工作在监狱战线的监狱人民警察殚精竭虑的思考和平衡这个问题。在让服刑罪犯参加劳动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出监管安全和劳动改造有效结合的丰富经验,不但为国家减轻了一定程度的负担,也使服刑罪犯得到了思想上的改变,使他们充分地认识到了劳动的价值,遏止了罪犯“好逸恶劳”思想及行为的滋生,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条件。狱内罪犯具有“服刑罪犯”和“车间员工”的双重属性,劳动改造文化建设,就是让每一名罪犯都能真正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了解并掌握生产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掌握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技巧,认同劳动对人类生存、生活的重要性,发掘、探索、创新劳动方式,服从并遵守各项劳动管理规定,逐渐从日复一日枯燥的劳动活动中寻找出趣味来,体味劳动过程的乐趣,享受劳动带来的丰硕成果,分享劳动的成就感。让罪3犯感受“劳动原来可以这样”的新奇,消除对劳动的厌恶感。让罪犯积极参与到劳动活动中来,去体验实现劳动管理目标、实现劳动创收目标的成就感,充分展示劳动集体和劳动者个人风采。2深化劳动改造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罪犯参加劳动,是罪犯的法定义务,在《监狱法》里有明确的规定。惩罚改造、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构成了刑罚执行和改造罪犯的三大基本手段。深化劳动改造文化建设,对体现劳动改造的“三性”(政治性、法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2.1用文化矫正罪犯恶习。通过刑罚强制和劳动改造文化熏陶引导,帮助罪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活动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刻道理,促使罪犯通过劳动矫治恶习、重塑自我,消除“好逸恶劳”的错误思想,养成劳动习惯、自觉接受劳动改造、积极学习劳动技能,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建设的美好家园才是真正家园的意义,最终正常回归社会。2.2用文化强化罪犯行为养成。深化劳动改造文化建设,培养罪犯劳动纪律,严格生产操作规程,提高罪犯劳动素养,促成罪犯行为养成,使罪犯逐步适应有规律有秩序的社会化生产组织形式。罪犯通过劳动,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生命在于运动”,让罪犯在参加劳动的同时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尤其是那些体弱多病的罪犯更是应该多参与到劳动中去。达到既改善了思想又锻炼了身体素质的目的。2.3用文化促进劳动经济功能。罪犯通过参加劳动,也等同于参加了国家的基本建设。可以创造出劳动价值,获得一定数量上的收益,缓解了国家财政负担,解决了服刑罪犯在服刑期间的基本生活问题。深入推进劳动改造文化建设,规范罪犯劳动4过程组织管理,持续抓好定置管理、6S管理、目视管理、看板管理等精细化基础管理,抓好罪犯劳动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动车间课堂化,加强定额管理,加强质量标准控制等生产管理,提高罪犯劳动素养和技能,促使罪犯逐步适应有规律有秩序的改造生活。这些对于实现劳动改造的经济功能大有裨益。3罪犯劳动改造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随着监狱罪犯劳动形式的改变,监狱企业同社会企业一样,都需要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去,要在竞争中获得生存的机会,就必须具备和社会企业一样的管理要求,这个要求的内容就包括劳动文化建设。如何让每一项生产活动都在高效、有序、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呢?这就是本次研究的核心课题,本着科学严谨、细致入微、规范有序的态度,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符合劳动规范要求,满足劳动改造文化建设的需要。3.1细化劳动现场标准化建设劳动现场是否符合生产活动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效益、劳动安全甚至是所产出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在劳动现场标准化建设中,标准化作业文件、标准化工具和设备管理、标准化安全设施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合格劳动现场构成要件的绝对地位。3.1.1标准化作业文件的内容标准化作业文件的建设是要规范劳动者的作业方式、作业步骤和作业要达到的目的,作业文件是必不可少的。过去,简单的作业方式是通过先具有作业经验的劳动者向没有作业经验的劳动者口口相传,即以师傅传授徒弟的原始作业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就是“人治化”的典型。其存在的缺点是越是后学者就越远离正确的作业要求,作业素质越来越低。要彻底改善这一状态,标准化作业文件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标准化作业文件应包括的内容:作业工序的名称、所做工序需要的材料、所做工序需要使用的工具、作业步骤、标准工时、安全事项。53.1.2标准化作业文件的形式制作标准化作业文件的原则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也就是说要让作业人员一看就懂,明白这道工序的全部要求。要求文字叙述不超过300字,图片说明不超过5幅。超出这个范围的应该另立工序名称。3.1.3标准化工具、设备管理的建设劳动工具和设备的管理,是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管理劳动工具和设备,可以直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劳动工作效率。但是,对于监狱这样的劳动场所,工具和设备管理又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管理不善,就将对监管安全工作造成影响。所以,监狱劳动现场的工具和设备管理具有多重意义。结合社会企业“6S”管理模式,继续强化监狱劳动现场定置管理规定,具体到监区工具标准化管理方面,应重点把控以下内容:严格控制工具、设备种类和数量,严格发放、回收程序,认真落实工具和设备属性,清晰表述工具和设备状态,明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范围。3.2建立罪犯劳动能力评估体系劳动能力,就是每一个生产劳动者、每一台/套生产设备在设定的有效劳动时间内所产生的劳动效益的能力。这是作为一个生产劳动管理者必须掌握的生产资料。有了这些资料,才能正确的对生产活动进行安排,为生产活动计划提出技术保障。又尤其是在监狱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充分利用科学手段和实际经验对每一个劳动因素作出正确的劳动评估更是必不可少的。3.2.1监狱对罪犯个人生产能力的初步评估由于监狱的劳动者都是服刑罪犯,对他们的劳动能力评估更应该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监狱应该对新入监的罪犯进行充分调查,确定每一名罪犯最适合监狱生产项目中的哪一个项目。入监以前有特殊技能的,应该尽量满足其特殊技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外就有缝纫技术的,应该分配到狱内从事缝纫项目的监区。在外有电子从业经验的应该分配到从事电子6项目的监区)。入监以前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可以根据个人年龄、身体情况进行适当分配。身体有残疾的,可以根据监狱目前所加工的项目合理分配(例如:右脚有残疾的不能踩衣车,如果年龄较轻,可以分配到电子监区;视力不好的可以分配到假发监区)其目的就是将罪犯劳动能力最大化。3.2.2监区对罪犯个人生产能力的理性评估罪犯个人生产能力,是指罪犯在参加劳动过程中在有效标准时间内能产出的最大的劳动收益能力。由于受罪犯群体的复杂性,罪犯刑期结构的不统一性,罪犯思想的多样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对罪犯实际劳动能力评估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但通过多年的反复论证和实践,得出罪犯劳动能力等级评定标准:文化程度(0-2分),技能水平(18-48分),年龄(0-20分),体质(0-25分),余刑(2-5分)。通过对五项内容的评估,得出每名罪犯的劳动能力分值,该分值要与罪犯实际劳动能力相结合,从而避免低分高能、高分低能的现实状况,使劳动能力等级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更能激发罪犯的劳动改造的积极性。3.3传播劳动品质文化品质,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要在企业内形成浓厚的品质文化氛围,必须是每一个劳动参与者都要树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基本思想观念。那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才叫好呢?或者是说产品在各个工序加工时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说是做好了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求作业者所加工的产品在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符合作业文件的要求。符合作业文件要求的就是做好了,不符合就是没做好。这是很好理解的。从本质上讲,劳动任务和劳动品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也就是说如果只顾完成劳动任务,那么劳动品质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相反,如果只追求劳动品质,劳动任务就有可能完不成。这两者之间的关键在于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技能熟练程度。企业在成立初期,往往会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顾此失彼,绝大多数都选择了追求完成劳动任务。把劳动品质置于第7二位。其后果是:虽然暂时达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却让企业背负上了“粗制滥造”的标签,在市场上始终处于尴尬境地。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参与劳动的罪犯往往会把劳动任务放在首要位置,罔顾劳动质量。因此,在罪犯中传播劳动品质文化就十分有必要了。那么,如何才能在罪犯中形成良好的品质文化氛围,做到既有效益又有优良品质的局面呢?我们不妨采用以下几点措施:3.3.1完善品质教育机制在制造业企业内有一句俗语说:“品质是做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这就是说,任何产品的品质都是通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重视产品质量而得到的,不是品质检验人员检验出来的。所以,只有每一个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品质的存在,才能做出优质的产品来。要使每一个生产人员重视品质的存在,就必须对每一个生产者进行系列的品质教育。监狱企业也不例外,作为在监狱参加劳动的罪犯,就更应该受到必要的品质文化教育。其内容为:一是监狱企业的品质理念,品质方针和所追求的品质目标;二是产品工艺中所要求的品质标准和具体要求;三是不合格项目中的致命缺陷和一般缺陷;四是原材料和产品的报废标准和方式;五是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六是如果有目视管理中的颜色管理项目,普通作业人员也应该分清楚某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上述这些培训教育内容,是任何一个制造业企业的普通操作工必须掌握的品质内容,企业在这一方面的教育培训是必须做好的工作,其目的是要让每一个作业人员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企业永远没有办法走出品质困境。培训完成后,应通过闭卷考试,测评受教育者对上述知识所掌握的程度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