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李晗一、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大脑多巴胺受体(尤其是多巴胺D2受体)而具有抗精神病作用。但抗精神病药对机体的其他受体同时起作用,因此出现相关的副反应。药源性精神症状急性锥体外系症状迟发性运动障碍药源性癫痫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恶性综合症消化系统症状血液系统副反应内分泌系统副反应皮肤副反应抗精神病药常见副反应药物检测观察的十个副作用其他抗胆碱、多巴胺作用意识模糊恶心呕吐皮疹体位性低血压口干视力模糊静坐不能震颤肌张力增高心动过速(1)药源性精神症状焦虑激越情绪抑郁过度镇静紧张症状群谵妄状态原有精神病性症状加重(2)急性锥体外系症状◆药源性帕金森综合症◆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用药数周至数月发生。动作迟缓、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面具脸)、肌肉震颤和流涎等。一般1月或第1次用药后产生。面、颈、唇及舌肌痉挛多见,表现口眼歪斜、斜颈、伸舌、张口和言语障碍等症状。烦躁不安,反复徘徊;(2)急性锥体外系症状双眼上翻斜颈(2)急性锥体外系症状当各种锥体外系副作用同时出现时因为身体本身的各种不适,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3)迟发性运动障碍长期(1年)和大量服药所致表现为停药后长期不消一:口、舌、腮三联症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如吸吮、鼓腮、舔舌等以及捻动(似兔唇)二:广泛性舞蹈样徐动症同时出现舞蹈样运动和手足徐动症。表现为缓慢的扭动样不自主运动,一般累及手指和四肢,仅偶尔累及言语及呼吸。(4)药源性癫痫①大发作(属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服用药物副反应较大的抗精神病药物可能诱发);②局限性发作;③癫痫持续状态;④阈下发作(脑电图异常)(5)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也称直立性低血压,α-受体阻断,逆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反复用药产生耐受,减弱降压作用,不用于治疗高血压。多见于治疗初期、改换药物或药量骤增时,大多在迅速改变体位时发生,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病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头晕、面色苍白、冷汗,直立晕倒以至于外伤。刚服药时,腿部血管放松。如果突然站起,血管来不及收缩,血液来不及供应脑部,就有可能出现头晕、甚至昏倒。服药久了,就会适应。体位性低血压(5)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和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和Q–T延长)。•心肌损害时需予营养心肌药改善心功能,必要时需停止用药或换药,同时合并抗心律失常药治疗(6)消化系统症状(1)胃肠道反应口干、恶心、呕吐、胃纳差、腹泻、便秘及肠麻痹等;(2)可引起药源性肝功能损害。(7)血液系统副反应(1)血小板减少症(2)再生障碍性贫血(3)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属严重不良反应。故住院的休养员及康复出院的休养员都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8)代谢及内分泌方面副反应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泌乳、甲状腺机能低下等。适当调整药量、运动、饮食调节或对症处理可恢复。抗精神病药多会不同程度地减少多巴胺,从而产生增加食欲、增加体重的作用。其中氟哌啶醇、齐拉西酮及五氟利多对于食欲的影响相对较轻。为什么吃的多?(9)皮肤方面副反应(1)药物性皮疹以氯丙嗪为多见。(2)光敏性皮炎多在夏季日照强烈时发生,见于躯体暴露部位。流涎机理1.激动了m胆碱能受体导致唾液腺、呼吸道腺体及汗腺等的分泌增加2.可能是变态反应引起h2受体活性增强,腺体分泌增加所致3.喉蠕动减少或吞咽肌反射被抑制流涎是氯氮平治疗早期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约64.3%的患者出现流涎。过度流涎在睡眠时最明显,患者经常主诉早晨枕头被浸湿,建议患者侧卧位,以便于口涎流出,防止吸入气管,必要时减量或换药。或遵医嘱使用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