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护本护理心理学第7、8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行为矫正训练法理论基础——学习理论一切行为(正常、异常)都是学习的结果,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维持、改变或消退。1、强化获得新的反应或增强原先存在的反应的过程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正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结果是获得奖励,从而使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幼儿耍脾气﹢父母给予满足耍脾气、任性行为增强习得后果幼儿耍脾气﹢父母给予满足耍脾气、任性行为增强习得后果负强化:某些行为由于惩罚性后果而出现频率减少,避免惩罚的行为频率增加。孩子不撒娇后果撤消批评不任性增强、增多2、消退:在一个活动发生之后,没有强化刺激物出现,此反应行为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3、示范:间接经验的学习病人通过观察护士示范的行为而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4、塑造通过强化、消退以及示范等作用使个体的行为向预期发展。•掌握心理支持法的基本方法心理疏导法的具体做法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第八章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护理“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第一节病人的一般心理病人的心理需要安全的需要许多疾病本身就是对安全需要的威胁患病时,日常有规律的生活秩序受到干扰,也会使病人产生不安全感,常体验到深深的孤独,热切盼望亲人的呵护丧失安全感常使病人害怕独处,唯恐发生什么意外舒适的需要人一旦患病会产生许多不舒适的感觉,而且舒适是一种主观感觉,护士应当加强观察,及时发现病人的不舒适及其原因归属的需要病人离开了熟悉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再加上疾病的折磨,病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家庭、社会、医院及医护工作人员的支持,需要得到新环境人际群体的接纳、认可、欢迎,需要有人与之“同病相怜”、“患难与共”。尊重的需要病人可能体会不到对人对己的价值,常感到在生活中“落后”,成为别人的负担或累赘现今社会中,身体健康常成为被他人或自己看重的一种财富,患病常使自尊心降低,因而对尊重需要会强于健康人信息的需要寻求新鲜感,探索和动手操作等需要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患病时满足这些需求的条件受到限制,可导致病人厌烦和抑郁。刺激的需要医院环境相对于社会大环境,显得狭小、单调,病人活动空间受限,生活和消遣都不同程度地被限制或干扰。病人对此初期会感到茫然,随之会被厌烦所替代,觉得无事可干,度日如年。患者的心理反应1、主观感觉异常2、猜疑怀疑一认知改变二情绪波动焦虑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危险或重要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紧张不安等情绪状态。病人主要焦虑种类(1)期待性焦虑:面临即将发生又未能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焦虑反应。未明确诊断的病人初次住院的病人不了解自己疾病性质和预后的病人(2)分离性焦虑: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家人时的焦虑反应;依赖性较强的儿童和老人(3)阉割性焦虑:自我完整性的破坏或受到威胁时的心理反应。手术切除某脏器或肢体的病人恐惧指一种较强烈、因个体与挫折或威胁抗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多见于患病初始阶段、疾病迁延不愈、治疗和康复受阻的病人抑郁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而引起的消极情绪多发生于预后不良或面临生命危险的病人愤怒患者往往认为自己得病是倒霉、不公平,变现为心烦意乱,稍有不顺心即大发雷霆,情绪易波动,莫名地愤怒,易于他人争吵。也有将怒火发泄于自身,怨恨命运,自责。意志和人格行为的改变1、被动依赖2、自卑自责第二节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护理一、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儿童的心理特征•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疾病的发展与治疗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发生变化•儿童病情变化快,缺乏主诉内容注意力容易转移活泼好动自控能力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模仿与赞赏喜欢模仿他人,通过赞赏和欣赏产生成功的感觉(一)儿童病人心理特点1、分离性焦虑生活方式变化,对父母依恋增加2、恐惧疾病不适与诊疗刺激致恐惧拒绝打针3、皮肤饥饿人际间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很重要的心理需要4.行为异常因疾病折磨带来的恐惧与焦虑所导致。4、思念亲人因住院时间过长,离开父母、同学、伙伴所致(二)心理护理的原则和方法(1)病房环境应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2)保护患儿自尊(3)缓解患儿的恐惧情绪(4)重视与患儿父母的沟通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老年人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心理状态也随之衰退,尤其是在患病之后,呈现的尤为明显。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一)认识能力变化感知觉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退行性变化视力下降听力衰退记忆力、判断力、注意力减弱感觉迟钝(二)情绪的变化•情绪体验强烈而持久,易产生消极情绪失落孤独抑郁悲伤(三)性格的变化•性格基本稳定•不易接受新事物处事沉稳做事有条理谨慎保守固执怀旧(四)对死亡的态度绝大部分害怕患病,恐惧死亡(一)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1、自尊心强2、自卑和无价值感3、敏感多疑4、固执、刻板5、孤独寂寞(二)心理护理1、尊重老年病人的人格2、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3、调节好病人的疗养生活4、指导老年人克服不良心理掌握:1.病人的一般心理需要。2.病人的情绪活动变化。3.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5.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第九章临床病症及治疗的心理护理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一)疼痛的心理特点1、高度个体化的主观体验人在处于坚强和乐观状态时,体内能够产生一种类似于吗啡样物质——内啡肽,这种物质有明显的镇痛作用。2、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且不易适应(1)人格特征(2)早期的生活经验(3)年龄与性别3、不同性质的疼痛刺激所伴随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差别急性危重病人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紧张;慢性疼痛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抑郁4、疼痛对病人的心理具有双重意义疼痛是一种心理防御性症状疼痛引起的消极情绪又是不良刺激(二)疼痛的心理护理1、减轻心理压力①护理人员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放松,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力。②建立相互信赖的友好关系,鼓励患者表达其疼痛的感受及对适应疼痛所作的努力。③尊重患者在疼痛时的行为反应。2、分散注意力3、积极的暗示4指导想象5自我行为控制训练自杀行为者的心理护理中国自杀死亡状况•自杀率为23/10万(美国自杀率为12.7/10万)•自杀是我国全人口第五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自杀是15-34岁人群第一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农村自杀率是城市自杀率的3-5倍•老年人自杀成功率高于年轻人群(一)自杀原因4、婚姻与家庭危机3、感情受挫5、个人成就肯定的危机6、严重的身体疾病7、意外挫折和打击8、生活困境、压力过大等2、人际关系的困扰1、严重抑郁及其他精神疾病(二)自杀者的心理过程第一、自杀动机形成阶段。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想逃避现实,为解脱自己而准备把自杀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自杀的动机•解脱把自杀看做逃避现实的手段•自罪自责对做错事进行补偿•报复用自杀惩罚对方第二,心理矛盾冲突阶段。产生自杀动机后,由于求生的本能又会使自杀者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出谈论自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威胁别人等直接或间接的表现自杀企图的信号。第三,表面平静阶段(自杀行为选择阶段)已从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决死意志坚定,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式,做自杀准备。(五)心理护理(1)解除心理危机(2)观察心理行为(3)调整认知(4)调动社会支持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