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仞(rèn)踌(chóu)躇(chú)黯(àn)筹(chóu)矜(jīn)镯(zhuó)褂(guà)吭(kēng)眷(juàn)拟(nǐ)坞(wù)(2)难写的字“仞”:右部“刀”的左边不要忘了加点。“龄”:右部是“令”,不是“今”。“祥”:左部是“礻”,不是“衤”。“炼”:右部第三笔是横折钩,不要写成“东”。(3)多音字舍晕强骨鲜吓2.词(1)必须掌握的词重庆诊所年龄土匪绷带惊疑审视麻醉剂施行崭新由衷伤势清醒颤抖慈祥荣幸拟定锻炼眷恋奔赴搞特殊签字慰问繁忙下意识一针见血汗珠滚滚一声不吭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肃然起敬久仰久仰情不自禁若有所思血肉之躯一点一滴意外之财舍己为公自上而下(2)近义词孤~独遥~远故人~友人开设~开办年龄~年纪惊疑~惊奇神情~神态从容~沉着镇定~镇静柔和~温和担心~担忧居然~竟然由衷~衷心注视~凝视损失~亏损情不自禁~不由自主慰问~安慰悲痛~悲哀眷恋~留恋繁忙~忙碌尊重~尊敬踌躇~迟疑清贫~贫寒朴素~简朴奢侈~奢华筹集~募集激怒~愤怒凶恶~凶狠威吓~恐吓企望~盼望搜寻~寻找失望~绝望惊异~惊奇保藏~保存(3)反义词暗➝明朝➝夕新➝旧晓➝晚熟练➝生疏镇定➝慌乱柔和➝粗暴拒绝➝同意清醒➝糊涂崭新➝破旧相信➝怀疑慈祥➝凶狠友好➝敌对繁忙➝清闲特殊➝普通尊重➝轻视踌躇➝果断情不自禁➝无动于衷清贫➝富裕朴素➝奢侈凶恶➝和善不幸➝幸运失望➝希望洁白➝乌黑(4)词语归类①量词一块钢板一桩趣事一只时表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几套汗褂裤几双线袜几件传世宝②修饰词熟练地打开冷冷地问平静地回答由衷地说情不自禁地喃喃淡淡地说威吓地吼道惊疑的神情平静地回答清醒的大脑新生的息肉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慈祥的神情最心爱的长子无限的父爱紧锁的眉头无限的眷恋黯然的目光凶恶的眼光唯一的财产清贫的生活③动词摘除眼球影响脑神经踌躇了一会儿倾注了无限的父爱企望有新的发现④特殊词语ABAB式词语:久仰久仰类似的词语:失敬失敬幸会幸会承让承让献丑献丑形容人物神态的词语:汗珠滚滚汗如雨下若有所思类似的词语:眉开眼笑神采奕奕垂头丧气一×不×的词语:一声不吭类似的词语:一丝不苟一尘不染二、佳句积累1.动作、神态描写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这句话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都表明了刘伯承正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我们从中体会到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力。2.心理描写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这里写的是毛泽东回忆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了岸英的成长经历。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十分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无比悲痛的心情。考试点睛:人物描写方法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写出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描写方法;(2)根据所给的描写方法来描写人物形象。3.比喻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刘伯承比作钢板,因为他有坚强的意志力,是军人的楷模。4.反问句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这句话运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富翁们的蔑视。三、考试热点1.《古诗三首》重点词句常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出现。2.《军神》第16~25自然段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另外,沃克医生的情绪变化也经常考到。3.《青山处处埋忠骨》第6自然段作为课内阅读出现的情况较多。第9自然段经常作为重点句子赏析出现。4.《清贫》第9、10自然段经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另外,作者的品质作为填空题出现。四、“1+X”阅读推荐篇目: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推荐理由:《红岩》描写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了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红岩》背景广阔,人物众多,斗争错综复杂,但全书章法井然,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在人物刻画上,《红岩》也有突出的特色,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全书语言朴实,笔调悲壮。阅读方法:这部作品很感人,读起来引人入胜。我们阅读时可以摘抄自己喜欢和令自己感动的片段,仔细品读,感受共产党人的精神。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绿色首都——莫斯科(节选)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所举世闻名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洁的白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后来,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召集群众。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8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如今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绿色首都。(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建立林立矗立①它________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②繁华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________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③宫殿中央,________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2)“举世闻名”的意思是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3)为什么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莫斯科过去被称为“________”是因为那里________;现在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________,莫斯科已经成了“________”。(5)俄罗斯是怎样摘掉“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首都的?(6)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请你写两句关于植树的宣传标语。【答案】(1)建立;林立;矗立(2)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闻名遐迩;驰名中外(3)因为莫斯科建立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4)沙漠城市;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44平方米;绿色首都(5)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8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6)①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②今天,播撒下一颗种子;来日,收成起一片绿色。【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建立:开始成立或产生。林立:像树林一样矗立着。矗立:高耸直立。(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到答案。(6)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或者相关的诗句或者名言。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故答案为:(1)①建立②林立③矗立(2)1、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2、闻名遐迩3、驰名中外(3)因为莫斯科建立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4)沙漠城市;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44平方米;绿色首都(5)自192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8条绿色林带。市内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6)①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②今天,播撒下一颗种子;来日,收成起一片绿色。【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6)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3.课外阅读。书的王国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病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让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幸幸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上的重担才算放下。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zhǒnɡzhànɡ)不堪,硬得跟石头一样。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己深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真是一种极大心灵享受。就这样,我由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了许多份书报杂志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其乐无穷。我发现,一个人()肯做()在三尺宽长的病床上,()能为自己开创出一片阔的新天地。(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zhǒnɡzhànɡ________(2)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这”指的是()。A.书B.看书C.休息D.写作(4)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反衬父亲的冷漠。B.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表现母亲的关爱之情。C.以母亲到处借书却供不上“我”看,来衬托“我”如饥似渴的读书情景。D.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映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答案】(1)肿胀(2)只要;即使;也(3)D(4)D【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第一题考查拼音,难度不大,第二题考查关联词,只要,表示条件。即使,也表示让步;第三题“这”指代以母亲到处借书却供不上“我”看,来衬托“我”如饥似渴的读书情景。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以母亲到处借书却供不上“我”看,来衬托“我”如饥似渴的读书情景。【点评】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