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师聊课,太绝了!王君老师评卢望军老师的《苏州园林》王君聊课(83):查一查自己课堂中的“干货”有多少?——评望军老师的《苏州园林》终于腾出一点儿时间,说一说望军老师的《苏州园林》。这些年来,结识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80后教师。望军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整理《青春之语文课谱》等书,要找几位优秀的一线教师作序,就请了望军妹妹。一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那么有才气,那么有韧劲,实在是我让喜欢且敬佩的。望军老师的博客,隔一段儿我一定会去学习。而且,总能学到很多。前段时间,望军挂出了她上《苏州园林》的课堂实录。我学习了,觉得她读教材还没有读进去,课比较一般。比起她其他的课,不算好课。本想说实话。可是看到博文后面全是赞美之辞,想想便算了。上课艰难,我是知道的。近一年来整理几本新书,更有感触。我教了20年,课也上了几千上万节了吧,一盘点,比较让自己满意的课,各种各样的加起来,也没有超过100节。能够做到望军这个地步,已经不易。年轻人,还是多鼓励的好。可是后来又知道,她第一次到外地去上课,也按照这个思路上。似乎自我感觉还颇好。于是后悔了。如果知道她要上公开课,我会早些说实话。不说实话,实在是不厚道。想到当年在一片叫好声中,七槐子老师直言我的几堂课“太花哨,基本上不算好课”等等,当时我也急,不接受。五六年后慢慢明白先生说的是对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向先生学习,不要一味唱赞歌才好。所以,对望军妹妹这样有前途的年轻人,就直言了。望军的《苏州园林》,基本步骤大概是这几个:1、学字词。2、看园林视频,说感受。3、概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布局谋篇。(1)在书上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2)串联中心句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3)归纳这篇说明文“总分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说明顺序。(4)引用原文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么散淡地结尾。4、细说《苏州园林》,跟叶圣陶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介绍“三步到位法”。老师做出示范。(2)给出分析说明方法的模式。让学生练习。(3)小结《苏州园林》是说明文的标本。5、评说《苏州园林》,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1)读文本中把园林和绘画艺术结合起来的句子,想想苏州园林体现了怎么样的审美观。(2)结合描写圆明园、赵州桥、破山寺的句子,帮助学生思考中式审美观。(3)结合上课学校的图片,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中式审美观。(4)讨论:城市为什么需要园林。(5)深情朗诵自己的散文诗《愿为——致苏州园林》结课。这个课,思路很清晰,板块很鲜明,教的内容很充实饱满,体现出了老师的文化积淀。如果仅从一般的要求来评价,算一堂合格的课。但如果稍微提高一点点要求,这个课,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什么呢?我用一句老话来作比喻:看看这个课的“干货”有多少?“干货”多且恰当,就2是好课。“干货”少或者不恰当,就是平庸的课或者是教学内容有问题的课。什么是“干货”?我不好下定义。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开发出了最能够让学生欣赏到学习到的关于“这一个特定的文本”的特色教学内容。定义不好下,我举例从反面来说,哪些东西不能算一堂课的“干货”呢?比如在望军的课中:最炫的第五部分“从苏州园林看中式审美”不属于“干货”。这是拓展内容。这个部分,可要可不要。说可要,是它和“中式审美”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说可不要,是因为要以一篇短小的说明文来跟学生讨论“中式审美”这样宏大的话题,显得突兀。即使不突兀,这也不是,起码不主要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师的创造性解读用还是不用,不可一概而论,要看课堂的主体部分教师对于《苏州园林》这个文本自身的处理力度。如果力度够大,专研够深,后面的拓展点到为止,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但如果对文本本身开掘力度不够,停留在较低的处理层面上,那后面的拓展越多越炫,这个课就越是“病课”。为了好诊断,研究所有的课,我们都可以把相对独立的“拓展部分”先拿掉,看看“干货”的比例。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理性地审视一堂课。而不是像现在,课风越来越浮,很多年轻老师甚至都懒得看课堂的主体内容,只看拓展。越宽越好,越深越好,越高越好。名言满天飞,文史哲一起上,大家都在外围使劲用力,而文本,却被有意无意忽略了。接着说,望军老师的第四部分“跟叶圣陶学说明方法”也不算“干货”。我看望军的原来的教学实录,这部分是想让学生学习“语言”,但实际上没有学习语言,她让学生学习的是说明方法。她自己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上公开课时候就直接改为“学习说明方法”了。学说明方法和学语言是两个概念,望军已经有了这样的直觉,非常可贵。但她最后确定的“语言内容”还是说明方法,实在有点儿可惜。如果要求低一点儿,教说明方法也可以,没有大问题。毕竟现在说明文的知识体系很不完善。但如何教,却是大问题。不同的教法,决定着你的教学内容是不是“干货”。望军老师的教法,是给出模板,让学生去寻找,去学习。比如:投影: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三步跨栏法”1、指出说明方法2、分析说明效果3、概说对象特征这句段话采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科学地说明了。这句段话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这句段话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生动地说明了。这句段话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句段话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这句段话采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明了。3这句段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这句段话采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充分有力地说明了。这句段话采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句段话采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这种教法,是我比较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模板本身就很“傻”很“呆”很应试。全中国的语文老师都知道,中国孩子就是这样被我们教傻教得越来越没有创造力的。干嘛作比较的作用就必须要用“鲜明生动”,举例子就不“鲜明生动”呢?根本经不起追问。我完全理解老师们的苦心。大家是觉得,这样的训练“扎实”“保险”,学生能在考试时得分。殊不知,其危害也同样的大。我建议,如果老师确实要想进行规范化训练,也可以,“三步到位法”可以讲,老师也可以做示范。具体操作时,可以活泛一点儿,“鲜明生动”一类的词语也可以列出来,让学生根据情况自己挑选,总比死套模板好吧。我基本算走遍了全国,发现中国的孩子没有不会用“形象生动”这两个词语的。到处乱套,用得欢得很,但很少会结合文字具体分析。穿靴戴帽的教法已经害了不止一辈中国孩子了,我们还是行行好吧。不教都比教好。这样教说明方法,怎么教,还是低层次的教,属于“搬运知识再现知识”一类,教的不属于“干货”。所以望军在实录中说这个阶段“教学效果”特别好,连最差的学生都动起来了。当然啰,因为基本上没有新知识新能力训练的进入,学生不太思考就能够回答,气氛自然好。但这是假好。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只是复习了一下说明方法的知识,并无其他收获。怎么才算教的是“干货”呢?那就需要望军再往前走一步,去研究一下这个文本《苏州园林》在说明方法上的独特之处。泛泛地练不如聚焦地捶打,帮助学生学到更具体的东西。“说明方法”不是叶圣陶的创造,叶圣陶如何使用“说明方法”才是他的创造。好的语文课,就是要去发现这个奥妙,引导学生破解这个奥妙。这叫做“创造出新知识”,这才有劲儿,得劲儿呢。当然,这种要求就稍微高些了。继续看其他的。看视频说感受,算“干货”吗?不算。这个部分起码也还是可要可不要的。或者说,视频放的地方不太对。学生还没有进入文本,视频就来了。我们上课,不是要学生去找自己对苏州园林的感受,而是去找“叶圣陶如何表达自己对苏州园林的感受”。你琢磨一下这句话,琢磨透了,就懂了。视频的适当点缀我完全不反对,但一定要放对地方。再看,字词学习,算干货吗?也不算。这属于平面知识。属于教的低层次内容。抓基础抓落实是对的。但对于一堂课而言,特别是中学阶段的课,字词教学是开胃菜,是调料,不是大菜。再看,最后的那首诗是“干货”吗?这是望军老师上公开课时再加上的,以前没有。我很佩4服望军的才情。现在能够写诗的老师恐怕也不多了。诗好归诗好,只是,放在这堂课的末尾,我还是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苏州园林是说明文,说明文主要还是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一些科学知识,用一首很煽情的诗歌来结尾,我觉得不太搭。如果学的是如《绝版的周庄》之类的抒情散文,倒还可以。总之,看过来看过去,就只有第三部分“跟叶圣陶学布局谋篇还算“干货”。因为《苏州园林》的总分总的格局是很有特色的。属于“这一篇”说明文,值得教。只是,我觉得这部分望军的教也值得斟酌。是不是教得“缓慢”了一点儿呢?因为她设计了“导学案”。导学案是个危险的东西。弄不好就是浪费时间。找中心句等等导学案上全有。又不算什么艰深的内容(我在自己很差的那一个班上,当场默读课文,当场找,学生很快就发现了总分特点、对应关系、主次安排,可见不算难点)。学生导学案上搞一回,又到课堂上来搞一回,就有点儿假了。导学案也不是不能搞,要搞,课堂上就更需要老师拿出高于导学案的再创造。否则,照案宣科,那不是做做样子耽搁学生的时间吗?综上所述,望军的这个课,内容丰富,也有亮点,看着好看,上出来也比较热闹,但“干货”不多,所以是个合格但很一般的课。我实诚地告诉望军说她还需要重新专研教材,重新去寻找“这一篇”的魅力。她还徘徊在文本之外呢。《苏州园林》作为一篇说明文,为什么好,她没有想明白。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一家之言,从另外一个角度给望军提些建议。不一定对的。有些苛严了。我觉得望军是个好苗子,值得这样的苛严。所以,就写出来,给望军添堵了。深深致歉。这课我也上,但也谈不上多成功。整理出来,再交流吧。上课是很难的。把说明文上好更难。我的朋友麦子说“语文,不过如此”。我很羡慕她的聪明和潇洒。我的感觉恰恰相反,语文,是非常难的,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