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1总则1.1为保证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全面掌握电力电缆的运行状况,提高电力电缆的管理水平,实现电网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根据电力部《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电力电缆运行规程》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管理规程,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运行维护管理办法。1.2本管理办法所指的电力电缆主要包括6KV、10KV、380V交流聚氯乙烯铠装电缆。1.3本办法适用于西岭供热公司管辖范围内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管理,各分公司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管理实施细则。1.4本办法的解释权归西岭供热公司总工办。本办法与上级相关规程有抵触时,以上级规定为准。2电力电缆基本要求2.1对电缆线路的基本要求⑴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一般应为电缆外径15倍左右或按电缆制造厂规定。⑵不允许将三芯电缆中的一芯接地运行。在三相系统中,用单芯电缆时,三根单芯电缆之间距离的确定,要结合金属护层或外屏蔽层的感应电压和由其产生的损耗,一相对地击穿时危及邻相的可能性,所占线路通道宽度以及便于检修等各种因素全面考虑。⑶单芯电缆的铠装只在一端接地时,在铠装另一端上的正常感应电压一般不应超过65伏,当铠装正常感应电压超过65伏时,应对易于与人身接触的裸露的铠装及其相连的设备加以适当的遮蔽,或采用将铠装分段绝缘后对三相铠装加以互联的方法。⑷接单芯电缆线路的铠装只有一点接地时,其最大感应电压..接近护层绝缘击穿强度的各点都应加装护层绝缘保护器,如采用非线性阀片、球间隙等。单芯电缆线路如连接架空线,而铠装只有一点接地时,应优先考虑在接架空线的一侧接地。⑸三相线路使用单芯电缆或分相铠装电缆时,每相周围应无紧靠的铁件构成的铁磁环路。⑹电缆线路的正常工作电压,一般不应超过电缆额定电压的15%。电缆线路的升压运行,必须经过试验、鉴定,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⑺在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接头处,电缆的铠装、铠装和金属接头盒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使其处于同一电位。在电缆两端应按“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规程”的规定接地。2.2对电缆备品的基本要求⑴电缆应储存在干燥的地方,有搭盖的遮棚,电缆盘下应放置枕垫,以免陷入泥土中。电缆盘不许平卧放置。⑵运行中各级电压的电缆和附件一般均应备有事故备品,以便能满足一次事故内替换损坏电缆和附件的需要,其数量应考虑节约资金和根据过去运行经验决定。有的备品可由电缆网络中的指定维修机构集中贮备。⑶电缆线路有部分通过桥梁或者排管者,应各有一段事故备品。其长度应足够跨越整个桥梁和排管的距离。⑷各分公司应制订有关“事故备品的管理办法”。动用事故备品应参照事故备品管理办法执行。2.3对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⑴各种型式电缆必须具备电缆截面图,并注明必要的结构和尺寸。⑵各分公司应备有该部门所属的如下技术资料:①全部电缆线路的地形总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0,主要标..明线路名称和相对位置;②电缆网络的系统接线图;③电缆线路路径的协议文件。⑶直埋电缆线路必须有详细的敷设位置图样,比例尺一般为1:500,地下管线密集地段为1:100(甚至更大),管线稀少地段,为1:1000。平行敷设的电缆线路,尽可能合用一张图纸,但必须标明各条线路相对位置,并标明地下管线剖面图。⑷电缆线路必须有原始装置记录:准确的长度、截面积、电压、型号、安装日期、线路的参数,中间接头及终端头的型号、编号(参考附件1中表1、2)。⑸沿电缆线路如有特殊结构,如桥梁、隧道、人井、排管等,应备有特殊结构的图样。⑹电缆的接头和终端头的安装及检修,都应具有相应的工艺标准和设计装配总图;总图必需配有详细注明材料的分件图。⑺电缆线路必须有运行记录:事故日期、地点及原因以及变动原有装置的记录(参考附件1中表1、2)。⑻电缆线路发生事故或预防性试验击穿等,都必须做好调查记录:部位、原因、检修过程等,据此制订反事故措施计划。调查记录应逐年归入各条线路的运行档案。⑼电缆线路上的任何变动或修改,都应及时更正相应的技术资料,保持资料的正确性。3电力电缆线路的管理3.1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的管理⑴地下电缆保护区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⑵在电缆线路保护区内,禁止进行临时性建筑或修建仓库,必须修建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⑶在直埋电缆线路保护区内,禁止重型机械或重型汽车在非..道路电缆线路保护区内作业或通过。⑷在直埋电缆线路保护区内,禁止堆放下列物品①易燃、易爆品②对电缆有害的腐蚀品③临时加热器具④建筑器材、钢锭等重型物品⑤积土、垃圾等杂物3.2电缆标志的管理⑴电力电缆室内、外终端头要有与母线一致的黄、绿、红三色相序标志。⑵电缆沟、井、隧道及配电室的出入口电缆,需要明显的标志。⑶直埋电缆线路在拐弯点,中间接头等处需埋设标桩或标志牌,在直线区段每隔50米埋设标桩一个。⑷电缆通过墙壁、建筑物等应涂刷红色标记和标识,电缆房应有明显的标志牌。⑸电缆标志牌一般应注明以下内容①电缆线路的名称、号码②电缆的根数、型号、长度③穿越障碍物用的红色“电缆”标志牌④电缆管理单位,联系电话等。3.3电缆线路机械损伤的防止⑴各分公司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电缆线路上的挖土情况,并经常督促有关单位切实执行《电力线路防护规程》或当地政府所颁布的有关保护地下管线的规定。在市郊挖土频繁地段的电缆线路,应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⑵凡因必须挖掘而暴露的电缆,应由电缆专业人员在场守护,并应告知施工人员有关施工的注意事项,办理书面交底手续和施工安全协议。..⑶对于被挖掘而全部露出的电缆,应加护罩并悬吊。悬吊间的距离应不大于1.5米,单芯电缆不允许用铁丝绑扎悬吊;多芯电缆用铁丝悬吊时,必须用绝缘托板衬护。⑷挖土工程完毕后,守护人员应检查电缆外部情况是否完好无损,安放位置是否正确,待回填盖好电缆保护板后,才可以离开。⑸电缆守护人员,应将各种挖土记录详细记入在监护记录簿内(施工监护日志),并签名。⑹松土地段的电缆线路临时通行重车,除必须采取保护电缆措施外,应将该地段详细记入监护记录簿内。4电缆绝缘过热和导线连接点损坏的防止4.1正常运行时电缆的允许温度和载流量4.1.1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应超过表1中所列的数字(若与制造厂规定有出入时,应以制造厂规定为准):表1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额定电压(千伏)电缆种类3及以下61020-35天然橡皮绝缘6565粘性纸绝缘80656050聚氯乙烯绝缘6565聚乙烯绝缘7070交联聚乙烯绝缘909090804.1.2电缆正常运行时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根据电缆导体的工作温度,电缆各部分的损耗和热阻,敷设方式,并列条数,环境温度以及散热条件等加以计算确定。附件2列出了部分常用电缆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供参考。4.1.3电缆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即使在处理事故时出现的过负荷,也应迅速恢复其正常电流。4.2系统短路时电缆的允许温度和允许短路电流4.2.1重要的或检修困难的电缆线路,除了应按允许温度确定..电缆允许电流外,对没有熔丝保护的电缆线路,应验算其在短路情况下的热稳定性。当热稳定性不足时,应增大电缆截面直至能适应为止。4.2.2供电系统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宜超过下列规定:⑴电缆线路中无中间接头时,按表2规定;表2:电缆线路中无中间接头时最高允许温度⑵电缆线路中有中间接头时:①锡焊接头120℃;②压接接头150℃(但在表2所规定的温度中低于150℃的电缆仍按表2的规定);③电焊或气焊接头与无接头时相同。4.2.3供电系统短路时,电缆的允许短路电流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I={√[(Cv/(αkρ20))×[ln(1+A(θs-20))/(1+A(θ0-20))]}×√t×10-3千安式中A——电缆导体的截面,平方毫米;Cv——电缆导体的热容系数,焦/厘米3·℃;(铜导体3.5,铝导体2.48);绝缘种类短路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天然橡皮绝缘150粘性纸绝缘10千伏及以下20~35千伏175聚氯乙烯绝缘120聚乙烯绝缘140交联聚乙烯绝缘铜导体230铝导体200充油纸绝缘160铜导体220铝导体200..k——20℃的导体交流电阻与直流电阻之比;t——短路时间,秒;α——导体电阻系数的温度系数,1/℃;(铜导体0.00393,铝导体0.004);θs——短路时导体或接头的允许温度,℃;θ0——短路前导体的运行温度,℃;ρ20——20℃时导体的电阻系数,欧·毫米2/米;(铜导体0.0184,铝导体0.031)。4.3电缆温度的监视4.3.1测量直埋电缆温度时,应测量同地段的土壤温度。测量土壤温度的热偶温度计的装置点与电缆间的距离不小于3米,离土壤测量点3米半径范围内,应无其它热源。4.3.2电缆同地下热力管交叉或接近敷设时,电缆周围的土壤温度,在任何时候不应超过本地段其它地方同样深度的土壤温度10℃以上。4.3.3检查电缆的温度,应选择电缆排列最密处或散热情况最差处或有外界热源影响处。4.3.4测量电缆的温度,应在夏季或电缆最大负荷时进行。4.4导线连接点损坏的防止4.4.1电力电缆的导体可参照表3的方法进行连接,并注意下列事项:表3:电力电缆的导体连接方法注○推荐;△可用;●推荐,但必须用铜铝过渡接头。⑴铜-铝导体连接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如采用铜压接管其内壁必须镀锡。导体材料铜-铜铝-铝铜-铝压接○△△电焊或气焊○○●..⑵两种不同截面积的铝导体压接时,必须用纯度高于L1级的铝棒特制加工成相适应截面积的压接管。⑶只要压接工具的压力能达到导线的蠕变强度,不论点压或围压,都可采用。4.4.2短路电流不大或者要求抗拉强度不大的电缆线路,铜导体间的连接,可以用锡焊法,但铝导体间的连接,禁止使用化学反应的钎焊法。4.4.3铝导体和其它设备的铜件连接或铜导体和其它设备的铝件连接,应该用铜铝过渡接头,如闪光焊铜铝接头,摩擦焊铜铝接头以及铜铝压接过渡接头。只有在电流密度或者短路电流不大的室内连接点,才允许铝和铜件直接用机械法连接。但两者的接触面间应夹以镀锡的铜片过渡。4.4.4重要电缆线路的户外引出线连接点,需加强监视,一般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或测温枪测量温度。在检修时,应检查各接触面的表面情况。5电缆的巡查5.1巡查周期5.1.1电缆线路及电缆线段的巡查⑴敷设在土壤中、隧道中以及沿桥梁架设的电缆,每三个月至少巡查一次。根据季节及基建工程特点,应增加巡查次数;⑵电缆竖井内的电缆,每半年至少巡查一次;⑶配电所的电缆沟、隧道、电缆井、电缆架及电缆线段等的巡查,至少每三个月一次;⑷对挖掘暴露的电缆,按工程情况,酌情加强巡视。5.1.2电缆终端头,由现场根据运行情况每1年停电检查一次。污秽地区的电缆终端头的巡视与清扫的期限,可根据当地的污秽程度予以决定。5.2巡查的主要注意事项..5.2.1对敷设在地下的每一电缆线路,应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及路线标桩是否完整无缺5.2.2电缆线路上不应堆置瓦砾、矿渣、建筑材料、笨重物件、酸碱性排泄物或砌堆石灰坑等。5.2.3对于通过桥梁的电缆,应检查桥堍两端电缆是否拖拉过紧,保护管或槽有无脱开或锈烂现象。5.2.4对于电缆的备用排管应该用专用工具疏通,检查其有无断裂现象。5.2.5人井内电缆铠装在排管口及挂钩处,不应有磨损现象,需检查衬垫是否失落和完好。5.2.6安装有保护器的单芯电缆,在通过短路电流后,或每年至少检查护层保护器有无击穿或烧熔现象。5.2.7对户外与架空线连接的电缆和终端头应检查终端头是否完整,引出线的接点有无发热现象,靠近地面一段电缆是否被车辆撞碰等现象。5.2.8多根并列电缆要检查电流分配和电缆外皮的温度情况。防止因接触点不良而引起电缆过负荷或烧坏接触点。5.2.9隧道内的电缆要检查电缆位置是否正常,接头有无变形,温度是否异常,构件是否失落,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是否完整。特别要注意防火设施是否完善。5.2.10应经常检查临近河岸两侧的水底电缆是否有受潮水冲刷现象,电缆盖板有否露出水面或移位。同时检查河岸两端的警告牌是否完好,了望是否清楚。5.3巡查结果的处理5.3.1巡线人员应将巡视电缆线路的结果,记入巡线记录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