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地理学(6-13章)考试重点---删减版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型与城市发展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一、城市经济活动分类(一)部门分类(二)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三)B\N比(一)部门分类1、经济活动的两种基本类型:农业非农业2、按生产活动发展顺序对经济结构的划分: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3、大产业下面又分若干行业(各国行业分类不同)我国的行业分类目前分为20类:1)、农林牧渔业(一产)2)、采矿业(二产)3)、制造业(二产)4)、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二产)5)、建筑业(二产)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二产)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批发零售业9)、住宿和餐饮业10)、金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教育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国际组织4、衡量经济活动量的指标:物质生产部门――产值、净产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纯收入从业人员的数量及比重。部门分类只说明城市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不能说明这些产品和劳务的消费在什么地方。(服务的对象是本地、外地?产品销售到哪里?本地、外地?)而城市经济活动的另一分类,基本非基本部分划分则既包含城市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又包含产品和劳务的消费。(二)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的经济活动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为本地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即非基本活动部分;另一部分具有超越本地的区域意义,为外地服务。称基本活动部分1、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如山西的高等院校、山西电视台、山西报社、省政府。基本活动部分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发展的内部机制――城市怎样由小到大发展起来。(外部机制-城市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发展而非别的地方,即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基本部分又有两种情况离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以外销售。向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医疗等。2、非基本活动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它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如区政府,小百货、尧都区中小学等。非基本部分也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银行、保险、供电、水、暖,运输、仓储等)另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商业、歌舞厅、影剧院、公园、体育馆等)(三)B\N比1、B\N比――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城市的非基本部分应该和基本部分保持必要的比例,当比例不协调时,2就会使城市这架复杂的机器运转不正常。一个家庭的经济活动类似于一座城市经济活动。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得益于家庭的工资收入――为家庭以外服务的部分。而为家庭内部服务的部分-家务劳动(义务劳动)不挣钱,但不可缺少,决定着家庭是否和睦幸福,是否能维持下去,是属于支持系统。2、B\N比的求取办法:•一个部门的B\N比求取办法:•1、可按该部门产品在外地和本地消费的比例来求取。例如,一个城市的钢铁工业,其产品的80%供给外地,20%在本城市消费,则钢铁工业部门在本市的B/N比是1:0.25,就是100:25。•2、也可以按该部门产品从外地和从本地获得的收入来求取B/N比。•3更多情况下是折合成劳动力来表示B/N。整个城市的B/N求取方法:如果城市各经济部门把从业职工划分成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即可得到整个城市的B/N。有时也把以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做基本部门。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1、普查法2、残差法3、区位商法4、正常城市法5、最小需要量法1.普查法(直接调查法)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部分理论上简单明了,但具体区分不那么容易。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方法:通过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获得每一个企业和单位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都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城市的B/N。优点:结果比较准确,缺点:调查过程非常繁琐、冗长和乏味、费时费力。2.残差法――霍伊特方法:先把已经知道的以外地消费和服务占绝对优势的部门,作为基本部分先分出来。然后从基本活动不占绝对优势的部门职工中,减去一个假设的必须满足当地人口需要的部分。他假设的比例为1:1。例如:一城市有10万劳动力,其中2万明显属于基本活动占优势的部门,那么,余下的8万,按霍伊特的假设1︰1分为B(4万)和N(4万)两部分,则该城市的B\N=2+4\4=3︰2=1︰0.66我国城市规划在调查基本人口时,为了简化过程也有采用这一方法的。经验性、主观性3.区位商法――马蒂拉和汤普森P134这个方法的实质是:认为全国行业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因此各个城市必须有类似的劳动力行业结构才能满足当地的需要。当城市某部门比重低于全国比重时,城市需从外地输入产品或取得服务。当城市某部门比重大于全国比重时,认为此部门除满足本市需要外还存在基本活动部分。大于全国比重的差额即该部门基本活动部分的比重,把各个部门和全国平均比重的正差额累加,就是城市总的基本部分。优点:大大简化了区分B和N的复杂过程。适宜于若干城市进行经济结构的对比研究。缺点:区位商法的假设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对于重要的出口部门,(纺织品、服装、机械、石油、日用工业品、化工产品、茶叶、大米)用全国比重去衡量城市满足本地需要的部分,显然标准就偏高了。城市之间在同一部门生产率的实际差别和消费习惯的不同(海南不需要皮衣)也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4.正常城市法(P135)--瑞典地理学家阿历克山德森基本内容:阿历克山德森在1956年研究美国城市经济结构时企图为各部门寻找一个“正常城市”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低于这一标准的部门,只为本地服务,在这标准以上的部分,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阿历克山德森收集了美国864个1万人以上城市的职工资料,按36个部门计算了每个城市的职工构成百分比。分别把864个城市的每个部门按职工比重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并据此画成各部门职工百分比的累积分布图。优点:阿历克山德森在大量的城市中寻找一个所谓“正常城市”的思想颇有新意。缺点:选用了第5个百分位,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很大程度上是经验性的决定。在实际上,具有37.7%非基本部分的所谓“标准结构”的城市,都是人口为1—5万的小城市。连他本人也为此提出疑问,这样选择出来的K值是否适合于内部交换比小城市大得多的较大城市。(P137页)分析得到了两个重要结果:K值的地域差与规模差(1)K值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是有差别的。经济发展较早,制造业高度专门化的美国东北部城市,除了制造业以外,其它部门的非基本部分的比重(K值)低。3发展历史较晚、城市密度相对较小的南部和西部(K值)高。经济越发达基本部分所占比重越大,反之非基本部分越大(2)各部门的K值以及K值的和,无论在美国东北部或南部和西部地区,都随着城市规模级别的上升而提高,进一步证实了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城市的非基本部分一般也相应增加。非基本部分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这也就说明,阿历克山德森统统使用第5个百分位的“正常城市”作为标准划分基本/非基本活动是不可取的。5.最小需要量法-厄尔曼和达西1960基本内容:①他们认为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的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服务需求,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②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以这个比重值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把城市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起来,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优点:按城市规模组来确定城市经济的基本/非基本部分,又向前跨出了一步。缺点: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缺陷:是所选城市的代表性受到了怀疑。假如被选城市,经济结构恰恰很特殊,不能代表一般状况,那就会影响一大片城市的计算的准确性。例如,首都华盛顿特别低的耐用品制造业和批发业比重被选作100万以上城市的最小需要量指标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只把城市分成6个规模组,规模间也不连续,每个规模组只随机选择38个城市(100万以上级别为24个样本)。使所选城市的代表性受到了怀疑。(表6-3)。第二个缺陷:具有最小需要量比例的城市能满足自身需要,其余城市都有输出,那么就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输出,却没有一个城市需要输入。这一点也许正是最小需要量法在理论上的一个漏洞。批评者半开玩笑地说:不是所有高于最小需要量的城市输出货物或服务,而是所有高于最大需要量的城市输出货物和服务。穆尔和吉布森对其缺陷作了弥补性研究,使最小需要量法趋于完善。穆尔把城市按规模分成连续的14个等级,从每一个规模级的城市样本中,找出每个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和中位城市的规模。然后将两者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回归方程可以求到任何P规模城市i部门相应的最小需要量。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1、城市规模2、在规模相似的城市B/N与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历史长短、是否独立等有关3、城市经济的B/N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变化4、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对城市经济的基本/非基本结构也都有影响。1、城市规模:大城市N高,小城市B高城市越大,城市内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越密切,城市内的交换量越多;城市居民对各种消费和服务的要求也越高;城市也越有可能建立较为齐全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和设施。而小城市一般只有很小一部分的生产和服务是维持本身需要的,基本活动部分比重较高。2、在规模相似的城市,B/N与城市职能、城市的新老、是否独立等有关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B/N大,而地方性的中心城市一般B/N小。卫星城,N可能较小;独立城市N就较大。老城市B/N可能较小,而新城市则B/N可能较大。3、城市经济的B/N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变化厄尔曼等对美国14个部门1940、1950、1960三个年份的城市最小需要量比重的分析发现,有些部门的最小需要量随时间变化相当稳定,而个人服务和专业服务两个部门的变化幅度相当大。4、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对城市经济的基本/非基本结构也都有影响。•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2、经济基础理论对城市发展机制的解释3、经济基础理论的现实意义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P133第三自然段一个城市,如果其经济生活中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势不可挡地要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如采矿城市因矿产资源的耗竭,港口城市因港湾淤塞或腹地丧失,加工工业城市的输出产品失去竞争力等),同时却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那么这个城市就无可挽回地要趋向衰落。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这是理解一切城市成长发展机制的钥匙。这就是城市经济基础理论。2、经济基础理论对城市发展机制的解释P141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定性解释:由于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职4工收入增加。导致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