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培训讲师:谭小琥§1概述一、工程项目质量(一)定义和内涵1.定义:工程项目固有特性满足工程项目相关方要求的程度。(明示、隐含、必须履行的)2.广义含义:工作质量是指工作水平和完善程度工序质量是指每道工序投入品和产出品达到相应要求的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狭义含义:指产品质量3.工程项目质量特性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与环境协调性(二)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建设阶段内容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论证,确定项目质量要求项目决策确定项目应该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设计(决定性环节)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和水平的具体化施工(关键环节)合同要求和设计文件的具体实现,最终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竣工验收及保修确认工程质量水平,保证项目最终质量(三)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4M1E)1.人员2.材料3.设备4.方法5.环境(四)工程项目质量特点质量隐蔽性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终检局限性大评价方法特殊性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一)概念和分类1.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技术和活动。①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如ISO9000标准、GB/T19000系列标准②质量策划、组织、实施、控制、改进等2.分类1)按实施主体划分政府方:依据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监督、审查、许可、备案等业主(监理)方:依据法律法规、合同、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全过程质量管理承包方:依据合同、设计文件、技术标准等,内部自身管理3)按建设程序划分决策阶段:质量目标和标准符合业主要求设计阶段:设计招标;设计符合质量要求、技术法规和标准;设计深度满足要求施工阶段:施工招标(重视审核质量措施);按合同和施工图施工;作好质量控制验收保修阶段:按合同质量条款进行验收,评定质量水平;质量保修(二)质量策划1.GB/T19000-2000的定义:确定项目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和如何达到这些质量标准的工作计划与安排2.策划内容各阶段的质量目标策划、为达到目标的作业过程策划、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职责、资源条件3.质量策划结果——质量计划(三)质量控制1.概念:监控项目的实施状态,将实际状态与质量标准比较,分析偏差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2.步骤——PDCA循环PDCA循环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PDCAPDCA循环划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计划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第二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三步:找出主要原因。第四步:制定措施,提出计划,预计效果。实施第五步:实施措施和执行计划检查第六步:检查执行情况,实际与标准比较处理第七步:总结经验、纳入标准第八步:遗留问题转入下一轮循环§2设计质量管理一、设计质量的概念1.概念适合性质量,即通过设计,使项目质量适应项目使用的要求,环境的要求,用户的要求等。2.内涵:适用性——使用功能安全可靠性——符合设计标准、卫生安全标准等协调性——与环境协调经济性——建设周期短、限额设计、投产后经济效益高服务性——满足施工的要求二、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一)设计准备1.编制设计纲要2.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赛3.签订合同,写明质量责任(二)设计方案审核1.总体方案审核设计依据、设计规模、产品方案、生产工艺及技术水平、项目布局、设施配套、协作条件、三废治理等2.专业设计方案审核建筑、结构、通风、空调、运输、动力、供热、通信、给排水、三废治理等专业设计方案的设计参数、设计标准、设备和结构选型、功能和使用价值等。(三)设计图审核1.业主对设计图的审核1)初步设计重点审核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运输组织、概算文件2)技术设计重点审核技术方案、专业设计方案、修正概算文件3)施工图设计重点审核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预算文件2.政府部门对设计图的审核1)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2)是否符合设计、技术标准3)专业工程设计是否与工程所在地公共设施相协调4)设计单位资质和设计人员资格§3施工质量管理一、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系统过程(一)事前控制重点:作好实施准备工作1.施工准备工作技术准备、物质准备、组织准备、现场准备2.施工图会审及技术交底(二)事中控制重点:控制工序和工作质量1.施工过程质控2.中间产品质控3.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4.设计变更与施工图修改审查5.处理质量问题和事故(三)事后控制重点:质量检查、验收及评定1.竣工验收2.工程质量评定3.质量文件审核与归档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工作内容:工序质量控制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严格质量检验加强成品保护(一)工序质量控制(核心)工序活动条件质控工序活动效果质控施工准备控制工序活动过程的条件控制检测分析判断对策(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方法、环境、投入物料、其他)1.工序质量控制原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2.步骤检测:对样本进行质量检测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分布规律判断: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工序质量状态对策:根据判断结果,采取对策预防和纠正3.工序质量控制原则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4M1E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4)合理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二)质量控制点设置1.质量控制点的种类(12类)1.人的行为2.物的状态3.材料质量和性能4.关键工序5.施工顺序6.技术间隔7.技术参数8.质量通病9.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10.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多的薄弱环节11.难度大的工序和重要部位12.隐蔽工程(三)工程质量预控针对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提出相应对策。可用文字、表格、图形表达预控对策例如:钢筋焊接质量预控1.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1)焊接接头偏心弯折;(2)焊条规格长度不符合要求;(3)焊缝长、宽、厚度不符合要求;(4)气压焊镦粗面尺寸不符规定;(5)凹陷、焊瘤、裂纹、烧伤、咬边、气孔、夹喳等;(6)焊条型号不符要求。2.质量预控措施检查焊工有无合格证,禁止无证上岗;焊工正式施焊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每批钢筋焊接完后,应进行自检,并按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专职检查人员还需在自检基础上对焊接质量进行抽查,对质量有怀疑时,应抽样复查其机械性能;气压焊应用时间不长,缺乏经验的焊工应先进行培训检查焊缝质量时,应同时检查焊条型号。(四)施工质量检验1.施工单位质量检验“三检一评”制度1)自检2)互检3)交接检验4)工程质量评定2.业主(监理)施工质量检验1)旁战监督、现场巡查2)技术复核制度分项工程施工前,对各项技术工作进行复核性检查,包括: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序间交接检查验收工程施工预检(五)成品保护1.概念施工过程中对已完成的分项工程,或者分项施工过程中对已完成的部位予以保护2.方法防护、包裹、覆盖、封闭§4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一、分层法定义: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分层方法有:按操作人员、材料、设备、工艺方法、工作时间等二、调查表利用表格进行质量特性收集和统计。常用的调查表有:1.工序质量统计检查表2.缺陷位置统计检查表3.不合格(不良)项目统计检查表4.不合格(不良)项目原因统计检查表实例表8-4三、排列图(主次因素分析图、帕累托图)用途:分析质量问题或质量原因的主次1.排列图的绘制1)画一个横坐标横坐标表示质量问题或质量原因,根据质量问题或原因的数量将横坐标分为相应等份,按频数的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2)画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表示频数,右侧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3)画频数长方形按照各项目的频数大小画频数长方形,长方形的高等于频数4)画累计频率曲线按照各项目的累计频率,在图中点出各因素累计频率点,用曲线依次连接2.项目主次因素的累计频率分布范围A类(主要因素):0~80%B类(次要因素):80~90%C类(一般因素):90~100%例题某混凝土构件厂抽查了1000块预制板,其中160块存在不同的质量问题影响因素频数频率累计频率强度不足80蜂窝麻面40局部漏筋20局部有裂缝10其他10四、因果分析图法(树枝图、鱼刺图)用途:寻找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1.绘制步骤1)选定质量特性画出质量特性的主干线,箭头指向右侧的一个矩形框,框内注明研究的问题,即质量特性结果。2)分析影响质量特性的大原因。一般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分析。3)对大原因进一步分析将大原因进一步分解为中原因、小原因,直至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为止。4)查漏补遗检查图中所列原因是否齐全,做必要的补充及修改。5)找出主要原因选出影响质量问题较大的原因做出标记6)确定对策,限期改正2.注意问题1)应集思广益2)质量特性要具体、准确3)一个质量特性绘制一张因果图4)从大到小分析原因,逐层分析5)主要原因要具体明确,并标记例题:教材P260图8-5五、直方图法(频数分布直方图、质量分布图)用途: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分析方法。1.直方图的绘制(l)收集整理数据(数据应大于50个)(2)确定组数K、组距h(3)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4)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例:某时期混凝土质量检验,取80个抽样,分成10组,组距h=[3.5-(-6.5)]/10=1组组距中间值频数fi组位uifiuifiui212345678910-6.5~-5.5-5.5~-4.5-4.5~-3.5-3.5~-2.5-2.5~-1.5-1.5~-0.5-0.5~0.50.5~1.51.5~2.52.5~3.5-6.0-5.0-4.0-3.0-2.0-1.0012313713171712631-4-3-2-1001234-4-9-14-1300121294162728130012242716-6.5-4.5-2.5-0.51.53.5201510511337613121717频数B(实际数据分布范围)2.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1)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质量分布状态。正常直方图:对称型不正常直方图a.左(或右)缓坡型;b.锯齿型;c.孤岛型;d.绝壁型;e.双峰型;f.平峰型。2)将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分析,判断质量是否正常、过程是否稳定。T:质量标准要求的界限B:实际质量特性值分布范围六、相关图法(散布图法)用途:显示两关联因素之间的关系两质量特性之间质量特性与影响因素之间同一质量特性的两个影响因素之间1.绘制用Y表示质量特性值(因变量),X表示影响因素(自变量),将数据点绘在坐标图上。2.相关图的观察与分析相关图中点的分布,反映了两种数据之间的散布状况,有六种类型。七、控制图(管理图、休哈特图)用途:观察质量特性值随时间变化情况(反映质量动态)平均值与极差控制图(X-R控制图)(用途最广泛、最具代表性)1.控制图的基本形式横坐标:样本序号或抽样时间纵坐标:被控制的质量特征值的均值/极差控制图三条线:上控制界限(UCL);下控制界限(LCL);中心线(CL)。123456789质量特征值样本序号(或取样时间)UCLCLLCL2.控制图的绘制方法1)计算各组数据的均值和极差2)计算总平均值和极差平均值3)确定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方法:见教材P2664)描点分析3.例题:教材P2664.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1)工序过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连续25点中没有1点在限外,或连续35点中最多1点在限外,或连续100点中最多2点在限外;点子排列分布无异常。2)异常情况连续链:连续7点或以上在中心线同一侧间断链: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如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一侧、连续14点中有12点在一侧等;倾向链: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周期链:点子周期性变动点子在控制限附近出现,即在±2σ~±3σ范围内出现,如连续3点中有2点在控制限附近出现,连续7点中有3点在控制限附近出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