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大第四版)第一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对象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科学性质:自然科学边缘性科学特性:地域性、综合性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人口地理学,人口是生产布局的最基本的条件聚落地理学,研究人类居住的居民点的形态及其地域分布规律;政治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政治的地域分异的科学,研究国家的划分、类型、领土、政治地理位置、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内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边界等内容;历史地理学,就其广泛的意义来说,包括自然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地理学第三节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及其任务商业地理学—产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系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包括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和专论的经济地理学两大部分。第二章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第一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一、产业分类1.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次)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第二(次)产业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第三(次)产业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第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2.标准产业分类法3.生产结构分类法二、产业结构演变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的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第二次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在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而服务部门(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三、工业化过程与工业结构工业化:第一,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第二,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主导的时期。第三,以高技术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第二节产业布局演变规律一、产业布局模式1.增长极模式:主要是说明一国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均衡地同时在所有地点发生。总是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点率先开始,通过集聚而发展成为城市,并且成为经济增长的极核,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全面增长。2.点轴(线)开发模式:在一些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其工业和中小城镇往往围绕某一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交汇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要使这类地区进一步发展,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线。3.网络开发模式:网络型开发模式一般应用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这类地区,一方面要对老区进行整治,包括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扩散,国家亦可来取分散化的政策措施,以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另一方面又要开发新区。二、产业布局演变及其运行机制从均质布局——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是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变化是产业布局演变的根本原因。第三节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是指以一定的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利用自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2一、区域间的平衡问题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要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出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改善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地区经济布局。主要采取轴线发展方式,重点突出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三条主轴线。二、优化产业结构问题科学地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所在。三、空间结构合理化问题在一些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缺乏足以带动全区发展的经济中心,利用增长极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采用网络型开发模式。四、区域发展政策问题区域发展政策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区域产业政策、区域组织政策和区域调控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区域组织政策亦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政策,是区域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政策保证。区域调控政策是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实行中央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调控体系。第三章产业布局条件第一节自然条件一、自然条件概述(一)自然条件的涵义:自然环境里对人类经济活动——产业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的自然资源;(2)可更新的自然资源;(3)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三)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有限性;2.区域性;3.整体性和动态性二、自然条件和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一)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提供必要前提条件(二)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地区专业化生产)提供自然基础(三)成为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四)影响产业分布的空间界限第二节技术条件一、技术的涵义: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生产工具等设备、工艺流程、作业方法和技能。二、技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一)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一般影响:1.影响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2.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燃料地的地区指向;3.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组成和发展(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1.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愈益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2.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3.现代科学技术将引起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变化;4.生产向小型化和分散化方向发展,经营向综合化、大型化和国际化迈进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一: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1.含义和特点2.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重要的经济资源3.距离衰减原理及其在生产布局中的应用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对产业布局的影响1.人口数量及其变化2.人口素质与结构3.人口分布与迁移三.原有社会经济基础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四.市场条件对经济布局的影响五.体制、政策、规划和法律等对产业布局的影响3第四节产业布局条件的综合评价一、产业布局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变化(1)产业布局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2)产业发展目标的动态变化二.不同产业在布局中对条件因素的要求三.产业布局条件评价的原则(1)全面考察与突出主导因素相结合(2)辩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1,2,3,4,5,6)P52.(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1,2,3,4,5)P56第四章第一产业布局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矿业。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布局一、农业生产的涵义与特点(一)农业的涵义:人们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依靠动植物的生物机能,促进和控制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能量转换成社会需要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附属于这种生产的各部门的总称。(二)农业生产的特点1.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一起2.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3.强烈的地域性二、农业布局的概念与内容(一)农业布局的概念:是指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各部门(农、林、牧、副、渔)及其各个生产门类、项目(农耕业中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薯类等;经济作物中的棉花、麻类、甘蔗、甜菜、油料等)的地域分布,以及农业各部门及其各门类、项目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组合。(二)农业布局研究的基本内容1.农业生产条件评价;2.农业部门布局;3.区域农业总体布局(三)生产布局的原则1.以市场为导向2.实行区域化布局3.城镇、工矿区附近建立菜篮子工程4.合理开发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农业资源5.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三、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一)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P63(二)技术条件1.农业技术装备拥有量与需求量;2.当地农业技术装备的适宜性;3.农业技术装备的利用效果和现代化水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4.农业生产技术经验和技术过程的作用(三)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条件;2.工业和城市条件;3.交通运输条件;4.经济地理位置5.原有农业基础6农业生产方针政策的作用四、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环境保护(一)农业生态系统1.概念2.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3.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a.环境和物种结构b.空间c.时间d.营养结构(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1.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投入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产物2.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由人类经济活动所决定:(1)对环境的干预;(2)对植物的干预;(3)对动物的干预;(4)对微生物的干预3.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是商品交换所造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流:价值流就是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中以潜在使用价值与实在使用价值的形式交替转化而成的)(三)应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1,2,3,4,P76(四)农业环境污染与保护1.面临的重大农业生态问题2.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农业布局,保护农业环境4第二节农业土地利用一、土地的概念、属性和特点概念: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特点:1.数量有限2.位置固定3.功能不可代替4.肥力不可再生(属性:1.土地在数量上是固定的,且具有不可破坏性。2.土地具有自然物的属性。3.土地是人类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4.土地具有位置的属性。5.土地具有作为财产的属性;6.土地具有资本的属性。)二、土地资源评价(一)土地类型的评价:土地类型一般是指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貌—土壤—植被的集合体。(二)土地利用现状评价:1.土地类型和土地结构2.土地利用类型、方式和,,水平评价3.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三)土地资源质量评价1.与种植业有关的指标2.与林业3.牧业4.林业5.采集副业6.农业经营管理(四)土地潜力评价:1.土地光合生产潜力2.光温3.气候4.经济P82规定的若干利用方式或指定的管理措施及其潜力(五)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类,级,亚级,单元)四指标(六)土地的经济评价:土地的经济评价,就是以土地经营投入产出为标准,评价土地利用及其适宜性。三、土地资源利用1.土地资源的开发(方式类型,开发程序,原则)P842.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土地资源区位选择;土地资源的原则3.土地资源保护四、土地利用调查其核心内容是土地权属管理、地籍管理和利用管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制管理。第三节农业生产布局一、(1)杜能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系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农业区位论最早而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创的。(2)农业区位理论的发展1.现代的农业区位理论2.辛克莱模式二.农业部门布局原理1.种植业布局2.林业3.畜牧业4.渔业5.郊区农业布局三、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一)农业地域结构:实质是一定地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二)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而进行各有侧重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从而表现为农业生产在地域间分工的关系,这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三)农业地域专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不同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使每个地区成为以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产品占压倒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区,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是商品,并同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商品交换。农业地域专业化的优势在于:(1)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地区的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2)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实行高效率的机械化生产;(3)有利于农业劳动专业化,使劳动者在明确的专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