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摘要]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是提供物流服务的重要场所。本文从物流园区的概念和功能出发,阐述了物流园区的四种发展模式,并在分析青岛市物流园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青岛物流园区发展的模式及需要关注的问题。[关键词]物流国区;发展模式;政策物流园区是货运站和物流中心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空间概念。它主要指的是由政府规划主导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多种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企业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物流园区能够提供的综合服务功能包括运输、配送、包装、配载、货代、信息等各环节的物流服务,和其他相应配套服务,如海关、商检、税务等。1青岛市物流园区现状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拥有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和毗邻日本、韩国的优越地理环境,是省内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依托强大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政府的重视和长期投入,青岛市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需求量不断增加。2008年上半年,青岛市货物运输量20096.2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8.6%;货运周转量2344.68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53.08%;航空货邮吞吐量6.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83%;港口吞吐量1501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4.08%;集装箱吞吐量为519.63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12.47%。目前,青岛已形成了以前湾港国际物流园区、青岛空港物流园区、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青岛保税物流园区等物流园区为主的物流网络,为物流产业的持续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1.1前湾港国际物流园区。青岛港是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截止到2007年底,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8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生产泊位51个,港口总通过能力约1.66亿吨。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71亿吨,外贸吞吐量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46万TEU,分别占山东省比重达47.1%、56.5%和81.2%。青岛港由胶州湾老港区、黄岛港区、前湾港区组成。其中前湾港区是青岛港的核心港区,拥有泊位26个,年通过能力达到7660万吨,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港。1.2青岛空港物流园区。青岛流亭机场处于青岛北部经济圈,拥有便利的陆路交通,可延伸到山东半岛内陆腹地,并通过青黄公路与青岛港紧密相连,航空、公路、铁路形成了立体交通网。2007年全年,青岛流亭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867,984人次,同比增长15.85%;货邮吞吐量11.57万吨,同比增长14.29%;起降架次82,112架次。同比增长14.12%。2008年上半年:起降架次为41484次,完成的旅客吞吐量为3896740人次,完成的货邮量为63071吨。1.3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青岛市的陆路交通发达,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和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胶济铁路和蓝烟铁路贯穿青岛市域。济青高速公路、环胶州湾高速等高等级公路与国道204、国道206、国道308、国道309等一起构成了青岛市发达的陆路交通网络。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物流企业人驻,涉及钢材、木材、橡胶、棉花等多个领域,年经销额几十亿元。1.4青岛保税物流园区。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园区,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保税物流园区设立后,吸引了马士基、日通、日烟中外运、海程邦达等国内外知名跨国采购、第三方物流企业人区投资或开展业务,形成新的物流体系,不仅促进了园区的发展,也引入了现代物流的观念和技术。2青岛市物流园区发展模式2.1经济开发区模式。物流园区的经济开发区模式,是指将物流园区看作一个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或者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这类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开发和建设。政府对于要开发的物流园区制定特定的政策,并从政府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开发机构,在特定的政策下进行物流园区的规划,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开发物流园区。2.2主体企业引导模式。由少数大型物流企业利用其在物流技术、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优势,进人物流园区作为主体企业,率先进行园区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需要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制度的改革和创新。2.3工业地产商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是指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在工业园区内或其他地方获取工业土地项目,在进行项目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厂房、仓库、研发等房产项目的营建,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项目相关设施的经营、管理,最后获取合理的地产开发利润。2.4综合运作模式。综合运作模式,是对以上三种模式的综合。物流园区项目一般建设规模较大,需要政府设立特定的开发、规划等部门和机构,需要能够满足开发建设的资金,需要政府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还需要园区具备一定的经营运作能力。为了能够顺利推进物流园区项目,必须对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进行综合使用,形成综合运作模式,以满足物流园区在各方面的发展需要。3青岛市物流园区综合模式运作根据上述分析,青岛市应该选择综合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发展模式的优势,建设物流园区。首先,根据开发区模式,由青岛市政府设立专门的物流园区开发部门行使园区的土地管理、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市场管理等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园区周围的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综合园区内的交通、需求、环境、规模等因素,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其次,在首期的开发工作中,可以采用工业地产商模式,将物流园区作为工业地产项目,交由工业地产商主持进行园区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厂房、仓库、等房产项目的投资建设,地产商在项目完成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物流园区相关设施的经营和管理,取得利益。第三,在物流园区的整体建设中,以主体企业引导模式为主,通过有实力的投资开发企业和大型物流企业率先入园开发、经营,带动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如马士基、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沃尔玛等在园区内设点,利用其在国际化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庞大的客户群体带动物流园区的运作,引导其他物流企业或相关工、商业企业人驻并进行管理,逐步实现物流产业的聚集。第四,无论在哪一种开发模式下进行物流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政府的政策都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通过投资补贴和有关税费收入,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通过给予开发项目优惠的土地政策等吸引开发商进行投资开发,通过税收优惠等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人驻参与物流园区的建设,通过其他一些综合性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与园区发展有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