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山东、江苏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管理的有关企业:《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的相继建设,促进了工程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应用。为适应当前建筑业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我部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印发你们。请各地继续加大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示范作用,促进建筑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技术创新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四日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一、研究背景•1、面对金融危机形式,国家推出四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对建筑业经营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宣布未来两年将投入4万亿元强力扩内需、扩消费。其投资结构如下图•可以看出,“4万亿”近一半资金投向了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快速扩大了建筑、高铁、公路、机场的建设市场。巨量建设投入更对建筑业经营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研究时点•1)10项新技术已经历两次升级换版•建设部1994年下发了《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对于提高工程安全质量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8年和2005年,根据我国建筑施工发展的实际情况,又分别下发了《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对10项新技术进行了两次升级换版,进一步推动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建筑业快步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技术能力和综合效益的道路。•2)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召开,建筑业新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我国建设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为契机,开发应用了大量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四新”技术,使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3)升华研究既有新技术成果,已成推进建筑业10项新技术进步的当务之急。•既有建筑业10项新技术面临如下新情况:•一是已纳入新技术的10项内容,已经过大量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其技术内涵变化、技术指标提高、适用范围扩展,急需改版升级。•二是尚未纳入新技术推广范畴的新的技术创新成果,经过了成果鉴定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急需吐故纳新,引入新的内容。•三是由于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经成为土木工程行业翘首期盼的技术活动,都希望能够参与更新。•基于以上情况,既有建筑业10项新技术需要创新研究。•3.新技术示范工程推进需要新的10项新技术支撑,如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等。•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并首次把它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胡锦涛在2009年9月22日的联合国气象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中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二0二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二00五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和核能,争取到二0二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二0二0年森林面积比二00五年增加四千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二00五年增加十三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以上表明建筑业必须以推进绿色建造技术为己任,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新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需要绿色、低碳新技术的支撑。•综上所述,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与2008年末下达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课题,委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创新研究。•开题准备•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课题开始研究之前,应搞清楚如下问题:•1.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历史沿革•10项新技术自1994年8月发布推广以来,通过各地示范工程的带动,对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10项新技术的部分内容已渐渐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为此,建设部于1998年和2005年对其进行了两次修订,使其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新技术得到快速的推广应用。•2005年2月23日,建设部以建质[2005]26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这次修订在内容上较以往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扩大了覆盖面,内容包括10个大项,44个子项,93项小项技术,首次形成了建筑业新技术推广的系统文件,为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变革•1)1994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针对当时科技发展水平,有的内容具体到某一产品或单项技术,如商品混凝土、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有的具体到某一类技术但是没有具体新技术内容,如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1994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如下:•1、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3、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4、高强混凝土技术•5、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6、建筑节能技术•7、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8、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9、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10、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2)1998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1998年,建设部适时对10项新技术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使其包含的先进适用技术项目更多,内容更丰富,更具实效性,并印发了《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1998版包含10大项42小项或分类。大项已基本按建筑工程的分部及专业进行了不完全的分类,每一大项下面有2—5项推广技术或推广方面,表述不尽相同。如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没有涉及,对信息化施工技术没有涉及。1998版10项新技术如下:•1、深基坑支护技术•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4、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5、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6、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7、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8、钢结构技术•9、大型构件和设备整体安装技术•10、企业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3)2005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版在技术结构、技术内容、表达格式上进行了统一,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性文件。有10个大项,44个子项,93个小项。•2005年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顾铁路、交通、水利等其他土木工程;突出施工技术,同时考虑与材料、设计必要的衔接;突出智能检测等新兴领域的技术,也总结了传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2005版10项新技术框架如下:•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4、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5、钢结构技术•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7、建筑节能与环保应用技术•8、建筑防水新技术•9、施工过程检测和控制技术•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版)共10大项,44个子项,93个小项。•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2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1.2地基处理技术•1.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3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1.2.4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1.2.5爆破挤淤法技术•1.2.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3.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1.3.3组合内支撑技术•1.3.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3.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1.3.6高边坡防护技术•1.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1.4.1暗挖法•1.4.2逆作法•1.4.3盾构法•1.4.4非开挖埋管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2.2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3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4清水混凝土技术•2.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3.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3.1.1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3.2.2HRB400钢筋焊接网•3.2.3焊接箍筋笼•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4预应力施工技术•3.4.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2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3拉索施工技术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3液压自动爬模技术•4.4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4.4.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4.4.3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4.4.4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5.钢结构技术•5.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5.2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5.2.1厚钢板焊接技术•5.2.2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5.2.3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5.2.4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5.3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4预应力钢结构技术•5.5住宅结构技术•5.6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5.7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6.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6.1.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6.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6.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6.3.1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6.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6.4.1通信网络系统•6.4.2计算机网络系统•6.4.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6.4.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6.4.5安全防范系统•6.4.6综合布线系统••6.4.7智能化系统集成•6.4.8住宅(小区)智能化•6.4.9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5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6.5.1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6.5.2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6.5.3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6.5.4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6.5.5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6.5.6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6.5.7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6.5.8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6.6.1系统检测•6.6.2系统评估•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7.1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7.1.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7.1.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7.13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7.2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7.2.1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7.2.2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8建筑防水新技术•8.1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2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8.1.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建筑防水涂料•8.3建筑密封材料•8.4刚性防水砂浆•8.5防渗堵漏技术•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9.1.1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9.1.2施工放样技术•9.1.3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9.2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