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评课稿张桂芳听了张老师讲的《圆的面积》一课,深受启发,感觉课讲的很成功。可见张老师深入钻研教材,可以说准确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跳出教材,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学互动、学生实验操作、推理验证,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亮点纷呈,我认为这是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堂。1、教学引入以学生的知识盲点----圆的面积引入,用一个圆形卡纸贴在黑板上,回忆各个字母表示的意义,干净利落,不仅很自然的引入今天的教学,同时一开篇就有效的将学生学习起点与今天的学习有效结合,可以说这样的引入是有效的,正如那首古诗的境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提出“将圆分割,然后再拼组成学过的图形”的猜想后,组织学生分动手操作,分别将圆分成16等份和32等份,再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使学生经过推理,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并从中发现圆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参与这一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学习了一些数学方法,进一步发展了初步的空间观念。本节课中,教师着重想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即在求圆面积计算公式时,不是教师灌输式地教会学生求圆的面积公式,而是由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剪拼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整节课,始终围绕这个主题,从而创设生活情境,到提出研究的方向与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推导出公式,教师只是作为学法的指导者,适当进行点拨,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3、充分体现“高效课堂”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节课从“点——线———面”,引导学生探究圆的面积公式,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图形变换的规律,并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了观察、猜想、实验等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另外,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课堂练习,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4,练习的设计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分别设计了已知半径如何求圆的面积的小马溜溜一题,已知直径求圆的面积,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练习设计将求圆的面积的各种类型都充分考虑到了,同时练习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做到了让数学回归生活,让书本回归学生。同时练习内容不失人文性和趣味性。当然,本节课也有几个值得商榷和加以改进的方面:1、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节课可以引导学生把圆折成三角形,尝试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2、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的地方: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为了照顾后进学生,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具或课件展示,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和思考,真正感悟圆面积公式推导的整个过程。其次是在计算公式中对半径的平方还需要指导和练习,以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很好的运用。从教学效果看,效果良好。有效地渗透了转化思想。充分体现“高效课堂”理念,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张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