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必修一政治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线索:19491953195419551956196619711972197619781979199020002001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交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考点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50年代)一、考纲要求: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考点搜索:1、新中国建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意义;4、日内瓦会议;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三、主干知识梳理:(一)外交总原则和方针:(1)背景: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②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孤立新中国;③新中国首要任务是巩固革命成果,恢复国家独立和主权。(2)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外交方针: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国际环境;综合国力;意识形态等(二)外交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49.10---1950.101953年1954年1955年第一次建交高潮: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1950年2月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与孤立;巩固中苏团结,保障中国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印度(1950.4.1)——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瑞典(1950.5.9)——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英国——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大国(1950.1.6)1954.6,互设代办处人民民主国家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苏联(1949.10.3)保加利亚(10.4)罗马尼亚(10.5)匈牙利(10.6)朝鲜(10.6)捷克斯洛伐克(10.6)波兰(10.7)蒙古(10.16)民主德国(10.27)阿尔巴尼亚(11.23)越南(1950.1.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过程: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②1954年,周恩来同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③1955年,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4)意义:(1)目的:争取国际局势进一步好转和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日内瓦会议(1954年)目的:成果:中国的作用和意义: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进展,达成协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1955年)会议特点:中国的贡献:影响:万隆精神: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四、知识延伸:1、建国初期的“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不同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发展和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创新性。巩固外交的独立;成为基本准则,标志外交的成熟。目的:内容:影响:2、“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同和异的含义?背景:帝国主义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产生分歧和矛盾同异共同经历共同任务共同愿望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反殖、反帝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国人民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节选)五、史料探究:史料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指出史料“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史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史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结合上述史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哪些突出特征?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平等性。史料一: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史料二:周恩来万隆会议上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2)史料二表达了周恩来怎样的外交思想?(3)根据史料一、二,我国的外交方针有何变化?具有哪些意义?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巩固新生政权;维护和平;落实“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争取苏联援助,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8分)亚非绝大部分国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应在尊重各国差异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即“求同存异”。变化:由“一边倒”发展为“求同存异”,扩大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范围。意义:不仅保证了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而且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六、高考真题感悟:1.(2014·四川高考)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2.(2014·江苏高考)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3.(2013·广东高考)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BCB七、课时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1、完成《步步高课时练》第7讲2、完成《金考卷》考点12考点二7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一、考纲要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二、考点搜索: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中日建交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3、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4、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三、主干知识梳理:(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1、原因:2、意义:①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并支持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③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作用减弱。1971、3:1971、4:1972、2:1978、12:1979、1:1、过程:“乒乓外交”的活动,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开始走向正常化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史料1:美国方面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1972.2《中美联合公报》史料2: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1978.12《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关键):2、原因:中国:美国:改善国际地位的需要;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意识中国国际地位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深陷越南战争的沼泽;遏制孤立中国政策破产3、影响:①中日邦交正常化;②有利于遏制苏联的扩张,促进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中国:外交:国家统一:经济:教育与生活: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美建交后,美国从台湾撤军,为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我国提出“和平统一”的对台方针和“一国两制”的政策。中美建交前的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学生的主要留学地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2)世界局势:史料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尼克松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三)中日关系邦交正常化: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2、过程: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史料: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